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太陽報:中國是這個地球上最無歡樂可言的地方
 
【人民報消息】在國際奧林匹克委員會即將決定2008年奧運會主辦城市的前夕,世界各地報紙繼續就奧委會是否應當讓北京主辦奧運會的問題展開熱烈討論。反對北京主辦奧運的一方繼續譴責中國的人權記錄,支持的一方則強調與中國保持接觸、促進中國開放改革的重要性。

據美國之音報道,多倫多太陽報的專欄作家費舍爾表示,中國沒有資格贏得奧運會的主辦權,儘管包括他自己在內的幾乎所有人都認爲北京的呼聲最高。他在星期一發表的一篇評論中說,「中國是這個地球上最無歡樂可言的地方之一。」費舍爾說,1993年國際奧委會投票選擇悉尼主辦2000年奧運會被認爲是對現實的承認,而如今,中國的人權狀況比七年前更加糟糕,國際上對中國人權狀況的爭論也比七年前更加激烈。費舍爾說,有些支持北京的人認爲奧林匹克是促使中國開放和接受西方標準的途徑,但是,歷史證明恰恰相反。他說,1936年柏林奧運會變成了希特勒宣揚其荒謬論調的場所,1980年莫斯科奧運會絲毫沒有改變前蘇聯統治者勃列日涅夫,而1984年薩拉熱窩奧運會也沒有能夠幫助南斯拉夫維持統一,八年後,奧運會運動場變成了戰場。

華盛頓時報星期一的一篇評論也有類似的觀點。評論說,中國承諾,北京如果主辦奧運會,中國將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改善環境、交通、醫療和通訊等事業,但是文章認爲,「中國政府不應當需要奧運會來爲人民辦這些最有利於人民的事情」。評論在列舉了中國關押異議人士、拘留美籍華人學者、壓制法輪功等侵犯人權的例子之後表示,「奧林匹克向來是體現人類力量和活力的象徵,在中國政府利用多種手段壓制這種人類精神的時候,讓北京來高舉奧林匹克火炬是一種恥辱」。

然而,星期一出版的金融時報則認爲,國際奧委會從來沒有對奧運所倡導的道德問題表示過多少興趣。另外金融時報評論說,「儘管中國政府的一些行爲醜惡,但是,整個世界卻願意從政治、經濟、文化等各層面上與中國打交道。」

在香港,網絡郵報雖然表示支持北京的申奧努力。不過,這份報紙星期一的一篇社論告誡說,如果北京申奧成功,中國領導人不要把這看作是外部世界表示接受中國幾乎毫不容忍異議人士的一種信號。相反,申奧成功應當能夠促進中國領導人開始人們翹首等待多年的政治改革。這篇社論表示希望,成爲奧運會主辦城市能夠有利於北京轉變爲一個國際化城市,使北京更多地與外部世界交流溝通,從而有助於把北京主辦奧運會變成一個推動中國人權的有意義的活動。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7/10/1438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