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江澤民全國人大英文大顯 新華社老外後悔沒用中文
 
何桐
 
【人民報消息】江澤民在此次的全國人大會議上,同江蘇代表團座談時,一度使用了上海話、揚州話和英語等在大陸並不通用的語言,讓人歎爲觀止,但官方通訊社中新社卻肉麻地報導說:「讓人感到親切」云云。

 讀過這篇新聞的人不禁要質疑:「在沒有幾個懂英文的江蘇代表團裏,聽到江澤民的英文,會有幾個人感到親切?」

 江澤民作爲一個堂堂國家主席,在對國內百姓講話時,非得用英文,只有兩種可能,一是藉此賣弄學問,二是他無法用中文表達自己,只好用英文來表達,但英文表達的效果,是讓在場的大多數人聽不懂,也感到不受尊重。

 其實江澤民的英文也只能在不懂英文的部分國內老百姓百前「秀」一下,就如向一羣沒見過「天龍八卦掌」的人展示他那不地道的「醉拳」一樣。九○年代北京就廣泛流傳一個笑話。初掌大權的江澤民爲控制輿論,親自到新華社視察工作,當他見到一名外國專家時,我們套用一句中新社的話說,是真的「感到親切」,於是主動用英文向他打招呼,問他來自哪個國家。那位專家回說「New Zealand」,江沒聽懂,追問一句,對方再回答一遍,江還是不知所云。對方只好用中文回說「新西蘭」(紐西蘭)江才恍然大悟。事後這位專家一直後悔沒有直接用中文回答他。

 中國大陸推廣普通話多年,甚至連廣東人、香港人都被強制排除萬難,要學普通話。但江澤民作爲國家領導人卻經常不分場合,見什麼人都講上海話、揚州話甚至還來幾句湖北話,這除了說明他有語言天賦外,對推廣普通話實在沒有什麼好處,更會讓大多數感到「不親切」。況且,方言代表的是故步自封,是自守。曾提出「三個代表」理論的江澤民是否要提「四個代表」理論,加入代表方言這一項?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3/14/19682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