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人大”、“政协”两会结束,按照国际媒体的普遍说法:两会“什么也没有干”。闭幕的当天,总理朱镕基照例举行了“记者招待”。在该次“记者招待会”上,印象最深的一幕,是这位最善于舞台演出的中共大员,主动否定自己不是“赤字总理”。 据说,“赤字总理”这一称号,是香港媒体授予朱镕基的。指明在他任内,年年提出庞大的“赤字预算”,目的在于强行维持8%或7%的经济增长。 朱镕基否认自己是“赤字总理”,列出的根据是:第一,今年预算赤字占国民生产总值的3%左右,共拖欠国债余额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这两个数字都在公认的国际警戒线以内;第二,这个赤字不是用来弥补经常性的预算,而是用于基础设施建设;第三,“朱镕基内阁”数年间共发行国债5100亿元,带动了银行资金和其他资金流动,一共完成了2万亿元的工程,包括10万公里的公路、500万千瓦的电站等。 朱氏借机夸耀说:“我留给下届政府的不只是债务,而是2万5000亿的优质资产。”因此,朱镕基自己认为,这些“积极的财政政策”“恰到好处”,他“为此感到自豪。”否则,“中国经济早就垮了。” 那么,朱镕基究竟是不是“赤字总理”? 国家财政赤字连年递增,是朱镕基任内的最大特色。今年,即2002年的预算赤字高达3098亿元,这一赤字规模,创下了中共建政以来的最高记录。财政赤字超过国民生产总值的3%,本身就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危险指标。 国债累积已达2万5600亿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16%,离国际警戒线即20%也为时不远,这是另一种形式的“赤字”。仅从这两点而言,朱镕基是当然的“赤字总理”。其中不论功过,皆不可没。 最重要的,除了公开的财政赤字,中国的隐性财政赤字更是惊人。根据世界银行对中国实际国情的研究资料: 首先,中国养老金债务高达12万亿元;仅1994年的1.9万亿元,就已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0%。1997年,中国劳动与社会保障部社保所测算的隐性债务,为3.4万亿元,占到当年国民生产总值的58%。 其二,国有银行不良贷款,即呆帐坏帐,达3.5万多亿元,相当于2000年国民生产总值的40%;其他研究机构甚至认为,国有银行的呆帐坏帐,可能使政府债务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高达70%。如果不是由于国内的高储蓄率对消化债务构成支撑,国内银行体系的金融危机早就已经出现了。众所周知,中国银行储蓄高达6万亿元,所以,发行国债,或者预算赤字,其实,花的都是老百姓的钱。 其三,国有企业负担中,必须转移到中央政府的社会福利支出部分,每年高达国民生产总值的3.3%,相当于中央政府1997年的总支出。 其四,世界银行1997年的报告还表明,包括医疗、教育、扶贫、年金、基础设施及环境保护在内的重要财政支出项目,中国每年至少短缺资金占国民生产总值的4.6%,相当于中央政府1997年总预算的135%。 此外,世界银行估计从1995年到2004年,中国在基础设施方面至少需要投入6万亿元,相当于1995年全年的国民生产总值。 “朱镕基内阁”强行维持8%或7%的经济增长,目的显然在于维持中国经济的表面繁荣,进而维持所谓“社会稳定”。与其说是经济目标,不如说是政治目标。然而,即便是这一强制维持的中国经济增长数字,也受到世界上的广泛质疑。比如,中国公布去年经济增长率为7.3%,国际上却认为只有3.5%左右,缩水一半。 而且,高速的经济成长率,却与高失业率与低通货膨胀率、以及下滑的能源消费共存,这些不可思议的矛盾经济现象,更引起各国专家的怀疑。 最后,还有股市泡沫,互联网泡沫,以及国营企业以“债转股”形势的虚假脱困,等等,都属于隐性赤字的种种。 因此,从隐性赤字的角度而言,朱镕基也是当仁不让的“赤字总理”。 耐人寻味的是,朱镕基在记者招待会上,竭力把赤字增长的原因,解释成基础建设的需要,或扩大内需的需要,只字不提的却是,在这一增长中,军费增长占了多大一块?美国今年军费预算增长14.4%,是因为反恐战争的需要;中国在和平时期,却无故狂增军费17.6%,又是为了什么样的需要?中国官方公布今年军费开销1660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6%,已经令国际社会吃惊。而外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实际军费开支,还应该是当局所公布数字的几倍,有的专家甚至认为可能高达15倍。果如此,又加上了一笔天大的隐性赤字。 不过有幸的是,美国《华尔街日报》3月17日发表的评论以及《华盛顿邮报》3月16日发表的长篇文章似乎将朱镕基“赤字总理”的称号“两笔”钩消。 华尔街日报评论道,可能于明年卸任的中国总理朱镕基,已由一九九一年时意气风发地表示誓死打击贪官的副总理,沦落到今日敲桌子吓唬人的「跛脚鸭」。华尔街日报认为,在中国政坛,一个人的背景通常显示他拥有的权力,而非他占据的职位。当总理的职位掌握在周恩来这样的人手 时,这是个很有权的职位。相反,朱镕基却是中国最弱的总理之一,在许多领域,他没多少影响力,对人事任命也说不上多少话。部分原因是他缺乏建立起自己政治根基的能力。他的权力来自两个来源:一是来自他的上司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二是来自他的个性。 《华盛顿邮报》的长篇文章,介绍了朱镕基过去四年来的成败,并暗示,朱镕基未能达到人们预期的主要限制在于江泽民等人的制肘。报道认为江泽民是个玩弄权术的领导人,他需要朱镕基的经济专长和在中国及西方的威望,但同时又感到受威胁并限制朱镕基的权力。作者说,总之,江泽民要利用朱镕基的形象,但又时时处处捆住朱镕基的手脚。 观察家道,上述两家刊物的评论对于否定朱镕基“赤字总理”的称号似乎并非毫无价值。众所周知,起码在消减军费──一笔天大的隐性赤字的问题上朱镕基是心有余而力不足的。 资料来源(新世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