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王懷忠本來是一個沒有多大才能的人,但是其爲什爲能一而再、再而三的不斷升遷到官至副省長?原因很簡單,那就是王懷忠能做假,甚至有十五屆中央領導包括江澤民等特別來安徽參觀。在王懷忠被一審判處死刑的數日後的2004年的元旦,亞洲時報在線記者趕到了中國國家級貧困縣──安徽潁上縣對該縣「大工程」存在的諸多問題做了深入調查。 據亞洲時報蘇仁、陳磊1月5日報導,王懷忠很喜歡搞一些面子工程、政績工程。貧困地區公路兩邊的農民別墅;窮山惡水處建立起了耗資上億的幾處生態公園。最後這些公園被世界環保組織評爲「世界全球500佳」。10多年間,中共十五屆中央領導人包括江澤民等都曾經視察過這兩個「500佳」。 不切合實際的各個開發區更是雨後春?地出現在貧窮而落後的阜陽大地。被徵掉土地的農民本來是要到開發區的工廠當工人的,但是這些工廠一直沒有大的起色,於是農民們是越來越窮,很多人只好到南方或者江蘇浙江去打工。 這些政績工程的決策者倒一個個成了「功臣」,並且如願以償的升了官。修建那些形象工程、樣板工程、政績工程的數億元的鉅款究竟從何處而來? 早在上世紀70年代初,王懷忠擔任亳縣縣委常委、區委書記時,就有人反映他亂搞男女關係,並且還不按規矩辦事。那個時候,當地幹部羣衆給他起了個綽號叫「王大膽」。 「王大膽」爲了達到升遷的目的,極力揣摸領導的心思,迎合上級的心理。上級領導好大喜功,他就大吹特吹,僞造政績;上級領導要抓典型,他就到處建立閃光點和形象工程。因此,儘管他名聲一直不好,卻靠着那套善於投機鑽營、見風轉舵的本領,一再被當做有能力的幹部受重用。80年代初他成了全地區最年輕的縣長之一,此後又擔任縣委書記、常務副專員、專員,直至升到阜陽市市委書記和安徽省副省長的高位。 中國大陸的幹部考覈比較偏重各類經濟指標,在經濟指標中又過於偏重「表面數據」、「泡沫數據」、「水分數據」。王懷忠等人爲追求考覈數據上的領先,層層分解不切實際的高指標,逼得從下至上層層造假,用假數字壘起來的虛假繁榮贏得了省裏的表彰重用。而王懷忠爲追求表面政績和建「面子工程」弄的民怨沸騰的事實在考覈中卻得不到任何體現,掩蓋了阜陽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真相。 王懷忠在阜陽當政後,提出「構建工業大走廊,營造外貿大都市」,「趕上海、超合肥」,要把阜陽建成「縱橫於京九隴海之上,崛起於華東中原之間的國際大都市」。當時這個口號讓許多幹部都感覺到不可思議,但是一些「伯樂」們面對王的雄心是一片喊好聲。並且還四處表揚王「有韜略、有壯志」。 後來,王懷忠大搞數字遊戲,導演了一場上世紀90年代的「大躍進」:「九五」期間,阜陽市年均GDP增長只有4.7%,但上報卻高達22%。2002年的阜陽市擠幹水分後GDP才209億元,財政收入僅17.8億元,人均收入全省倒數第一。而早在1997年,阜陽市上報全市GDP總量高達400億元,躍居全省第一,財政收入近30億元。 然而吹牛是要上稅的,每年阜陽市的財政空轉都要上繳22.5%的稅費,1997年僅此一項就損失1300萬元。 「數字經濟」導致全市縣市區、鄉鎮債臺高築。1998年至2000年,阜陽經濟連續3年出現負增長,2000年阜陽GDP負增長7.9%,人均GDP、人均財政收入不到全省平均水平的一半。 這些表面文章和做假做得最好,也讓王最爲賞識的就是阜陽地區下屬的國家級貧困縣──潁上縣。 該縣原縣委書記張華琪是王懷忠的「得意門生」兼心腹。張在潁上期間就有不少人民來信告他。但是王懷忠一直以張是個有能力的干將而一直壓制着阜陽和省裏的有關部門對張華琪進行立案偵查。 2002年的時候,在王的關心下,張華琪還「榮升」爲阜陽市委祕書長。原因還是張在潁上是幹出了大成績的人。潁上許多爲阜陽爲安徽爭光的「工程」都是在張華琪的領導下完工的。 王能當上副省長,其實也或多或少和這些工程有點關係。這些所謂的「工程」就有該縣謝橋鎮的張莊公園和縣城南邊的南湖公園。這兩個公園現在已經先後投資近8000萬元人民幣。在上個世紀的90年代初,這兩個公園先後被聯合國世界環保組織評爲「全球500佳」。 這兩個500佳的出現,不但爲安徽爭了光,同時也讓主持這兩項工程的兩個小人物升了官。其中一個張某原來是張莊的村支書,後來就是因爲其中一個「500佳」而平步青雲。直到潁上縣縣長和縣人大主任和全國人大代表。 10多年間,中共兩代領導人中,有數個光臨和視察過這兩個「500佳」。爲了趕上和超過這兩個「500佳」,潁上好幾個鄉鎮在鎮上設立了公園。有的甚至還搞起了讓全國大城市的動物園都自愧不如的大型動物園,並且還美其名曰「生態園」。 不過這些生態園一個也沒有爲地方創造出太多的經濟效益。社會效益倒是讓人「吃驚」。全國每年都有上十萬人次的人來該縣參觀取經。門票當然是不可能要的,因爲那樣一來讓人感覺到安徽和潁上人太過於小氣。而這些生態園的投資和日常開支倒讓這個本來就不富裕的窮縣不堪重負。 潁上縣地處淮北平原,是戰國名丞管仲故里,下轄三十一個鄉鎮,農業大縣,人口100多萬,外出打工人口就有30多萬,是安徽乃至全國聞名的「勞力輸出大縣」。因爲該縣有三份之二的地方屬於淮河泄洪區;每到淮河發大水的時候,國家都要在這些地方開壩放水來減輕江蘇和浙江地區洪水的威脅。 中國政府這爲做的目的就是要保護長江中下游那塊富饒的土地;但受開壩放水所累,潁上縣和周邊幾個縣的農民的土地和家園常常陷於滔滔的洪水中,全縣農民的人均收入上報數只有1200元人民幣一年。有知情人甚至認爲,真正的數字應該比這個數字要少得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