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央喉舌一不留神 上海帮挨打 李长春要动手
 
【人民报消息】胡温上台后,为加强反腐败力度,强调舆论监督,因此,尽管中央媒体无法直接监督中央,但却可利用“中央喉舌”的名号对地方实施一定程度的监督。但中共现任军委主席江泽民当政13年,从中央到地方大力扶植亲信势力,地方腐败与江系人马的牵连纵横交错、千丝万缕,以致“喉舌”们稍不留神就可能给江家帮引出大麻烦。“上海首富”周正毅案就是由中央媒体到地方调查后捅出的,并让上海帮多位大员好好的惊恐了一场。因此,最近江泽民的亲信,负责宣传及意识形态政策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治下中宣部已形成十条“主流意见”,规定以后中央媒体到地方报道,必须先跟地方政府“打招呼”。

据亚洲时报记者冯良8月24日报导,最新一期《了望》披露,中宣部已经形成了十条所谓“主流意见”,对《党内监督条例》第八节有关舆论监督的部份如何进一步细化为更具操作性的规范作出建议。

这十条建议中,最具争议性的当数第九条。该建议认为:“中央媒体在进行舆论监督时,要注意与地方政府沟通,取得地方有关部门的支持。”“拿不准的重要稿件,要请主管部门看一看。”

必须指出,过去不少重要的大案,例如辽宁劣质奶粉案,广西南丹锡矿透水事故,辽宁有毒豆奶案,上海周正毅案等,在地方都遭到宣传部门封杀,若不是有中央媒体到地方调查并揭露真相,涉案人等随时可以逍遥法外。

有中国记者认为,假如这项建议最终落实,中央政府跟地方政府打了招呼,则一切调查都不可能,而把“拿不准的重要稿件,要请主管部门看一看”,更是等于扼杀了舆论监督。有人又关注到,一些中国的地方势力似乎是得到某些中央领导的支持,他们害怕腐败行为被中央媒体揭露,于是想尽办法收紧控制媒体。

可圈可点的是,《了望》的文章也不点名指出:有一些党政机关及某些负责干部对新闻舆论监督的意义认识不足。文章认为,某些干部“过于担心新闻舆论监督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因此总是左顾右盼,顾虑重重,怕这怕那,缺乏勇气”。

该文又不点名批评“某些负责干部”,指他们怕新闻舆论监督会“影响团结”、“伤害同志”;怕揭露问题、批评缺点会“给党抹黑”、“给国家添乱”。有的则因为自身有短处、有疮疤而惧怕批评。

《了望》补充:抱有这样一些认识,自然不会主动拿起新闻批评这一锐利的思想武器,自觉运用舆论监督这一有效的民主形式。

事实上,有关的所谓“主流意见”,立即引来“李长春自打嘴巴”的猜疑。原来,2004年4月16日,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看望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栏目组全体人员时指出,曾亲口说:“舆论监督只能加强,不能削弱”。

事实上,有关的所谓“意见”,肯定是违反了中国中央领导的精神。2004年1月12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锦涛在中央纪律检查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中强调,要坚持以领导机关、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为重点,紧紧抓住易于滋生腐败的重点环节和重点部位,综合运用党内监督、国家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等多种形式,努力形成结构合理、配置科学、程序严密、制约有效的权力运行机制。

2004年4月26日,李长春也曾出席了胡锦涛主持的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二次集体学习。当时胡锦涛再度强调,要进一步加强各项监督制度建设,把党内监督、专门机关监督、群众监督和舆论监督紧密结合起来,保证把人民赋予的权力真正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胡锦涛当时指出,把舆论监督作为权力运行机制的重要建设内容,确保“权为民所用”,将舆论监督作为依法行政、从严治政的重要保障,作为建立市场监管体系、金融监督体系的重要内容。有一种意见认为,假如有关建议落实,只证明了一点,就是李长春对胡锦涛的讲话是阳奉阴违。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8/24/3231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