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著名女預言家的真實預言:用預言天賦來預言天賦
 
作者:李正
 
【人民報消息】珍妮·迪克遜說過,她一直相信,她使用自己的特異天賦的真正目地,是試圖幫助其他人─不是爲他們解讀他們的未來,而是幫助他們發現人人都具有的、自己獨特的天賦,並把這些天賦應用到日常生活中去。不管他們曾經是多麼的膽怯、低下、貧困,或者看起來已被人遺棄,只要他們試圖自助並能找到自己的天賦,他們就能站直自己的身軀,變得高大、自豪,容光煥發。

其實,珍妮從小就是這樣作的。當她才九歲的時候,有一位女士慕名而來,向她自我介紹說,她叫瑪麗·德熱斯勒(Marie Dressler),並說她正打算開辦一個供膳的寄宿處,因爲她當女演員並不成功。當小珍妮觀察自己的水晶球時,發現裏面「冒出的火光就象國慶節晚上空中爆開的禮花。」在描述自己看到的形象時,珍妮說:「從禮花射出許多一百元、一千元的鈔票,我的解釋是,她有一天要成爲大明星並掙許多錢。我告訴她,她必須放棄開辦供膳寄宿處的想法,把全部精力用到演出上。」就是說,她的天賦確實是在演出業,只是沒有努力到家。

後來,當瑪麗的名字在全國的電影大幕上閃爍的時候,她經常告訴人們,如果不是小珍妮·平克特,她早就放棄影劇院了。(瑪麗·德熱斯勒,曾與卓別麟一起演過電影,並於1931年獲奧斯卡獎,是當時極有名的影、劇大明星。)

作爲一個大預言家,珍妮的親友們自然可能首先受惠於她的預言天賦。她的丈夫就是一個由於珍妮的預言天賦而發現了自己意想不到的隱藏天賦的典型例子。

迪克遜房地產公司的顧員們都知道他們的老闆吉米·迪克遜在業餘時間裏寫作音樂,還知道他的作品之一,「哥倫比亞特區是我的故鄉」,經常在華盛頓的公衆活動中被演奏。但很少有人知道,他是怎樣發展起這一業餘愛好的。

作爲一個新娘子,珍妮經常主動給丈夫讀一些東西,但吉米總是太忙。至少,那是他找的理由。但珍妮最後堵死了他的退路,她拿出了自己的水晶球,興趣盎然的觀察着眼前出現的象徵性符號。「嘿,吉米」,她驚叫道,「你能創作音樂!你既能寫曲子又能寫歌詞。」

吉米只在小時候半心半意的玩過一陣小提琴,因此覺得珍妮的話很可笑:「唉呀,珍妮,我不能寫音樂,人家會嘲笑我的。」「那有什麼關係」,她固執的說,「只要你是在發展一種上帝給予你的天賦?你是通過這條渠道和宇宙保持和諧的,你還能通過音樂爲其他人帶來快樂。你所能知道的最高榮譽和最大的滿足將會來自你的音樂創作。」

緊接着,珍妮的父親逝世了。她趕回加利福尼亞爲父親奔喪。在回來的火車上,她遇到一位不斷抹眼淚的小青年。他是去華盛頓見他父親,一位上校軍官。小青年在家鄉奧馬哈和一位姑娘訂了婚,但他還不到十八歲,他必須得到父母的許可才能結婚,而父親卻不同意他們結婚。

爲了讓青年振作起來,珍妮安慰的說道:「別擔心。我丈夫會爲你寫一首歌曲去寄給你的女朋友。把你在華盛頓的地址給我,我會保證你得到一份歌曲的副本。」把這件事與吉米聯繫起來之後,她要求吉米幫她守自己的諾言。

這就是吉米碰巧開始音樂創作的起因。他爲此而創作的第一首歌曲「有一顆甜蜜的心在內布拉斯加」被沙皮諾·伯恩斯坦公司發表了。

由於這第一次音樂冒險的成功,吉米便持續的創作歌曲並在各種聚會上用他的男中音向人演唱。他成了各種音樂協會中的積極分子,並被提名爲約翰·菲立普·索薩記念館的副指導和主席,後來又被指定爲約翰·肯尼迪文化中心執行委員會的成員。

1964 年7月26日,在水門舉行的海航樂隊音樂會上,美國樂隊指揮家協會把埃德文·弗朗科·戈德曼記念獎(Edwin Franko Goldman Memorial Award)授予了吉米·迪克遜,以後又爲他在馬丁·沃格爾(Martin Vogel)女士家中舉行了由華盛頓公務界和社交界人士參加的慶祝聚會。珍妮的預言又一次兌現了。

珍妮特別善於發現青年人隱藏着的天賦和專業潛能。當她的侄女瑪麗·弗朗西斯·平克特八歲的時候,珍妮告訴她哥哥和嫂嫂,他們的孩子有藝術才能,應該加以鼓勵。「將來有一天,她會通過繪畫爲自己掙得名聲」,她這樣預言道。

由於預言家是很少在家中得到承認的,瑪麗·弗朗西斯的父母沒有幹任何事情來鼓勵這位小姑娘在繪畫方面的發展。作爲她的初級中學正規課程的一部份,她在藝術課的學習中獲得令人滿意的結果,但也不過如此而已。

後來,加利福尼亞州舉辦了一個創造性繪畫比賽。就在投稿參展截止日期的頭一天晚上,瑪麗·弗朗西斯走進自己的房間去開始繪畫。當平克特女士拿着一杯牛奶回自己房間時,她看到十四歲的女兒正站在自己的畫架前。瑪麗·弗朗西斯沒有出來吃晚飯。到了就寢時間,平克特女士向女兒的房裏看了一眼,注意到她還在畫畫。第二天早上,平克特女士去女兒的房間想要叫醒她,卻發現她正在洗她的畫筆。

「唉喲,媽媽,我都要死了啊」,小姑娘嘆着氣說。

平克特女士這才意識到女兒已經畫了一個通宵。於是她朝着畫架掃視過去。當她仔細審視那幅日本藝妓姑娘的想象畫時,禁不住大聲的讚美起來。瑪麗·弗朗西斯疲憊不堪的匆匆上床睡覺去了,但她的母親趕緊把繪畫送到裝框店,等到立刻裝框後,再趕着送到參展的地方去。那幅藝妓姑娘得了第一名,並且成了博物館的陳列品。

珍妮隨時隨地都在幫助別人發現自己的天賦和特長,好像都成了她的生活習慣了一樣。

在1964 年的早春時節,珍妮去波士頓接受波布·肯尼迪的九十分鐘電視表演的採訪。她的角色是回答電視觀衆的電話提問。但在節目開始前她轉身對她的主持人建議說: 「你可以去選學你正在考慮的歌唱課程」。事後回憶起此事時,肯尼迪先生說:「除了我妻子以外,世界上沒有一個人知道我正在考慮選學一些聲樂課程。」

1964 年春天,一位朋友陪伴她去克里弗蘭參加邁克·道格拉斯的電視表演。有人把她介紹給瑪格麗特·懷丁(Margaret Whiting)。她們剛一握手時,珍妮就告訴她說,「你應該寫一本書談談你的父親。你和你父親有許多共同點。你們都是生就的音樂天才。」那位朋友問她知不知道對方是誰,珍妮不知道。朋友告訴她,那是一位頂有名的電視歌星,而她的父親,已經過世的理查德·懷丁(Richard Whiting),曾經譜寫過諸如「在愉快的羅利泊普船上」、「我不能從你身邊逃走」以及「當你微笑的時候」等轟動一時的歌曲。

或許是因爲珍妮幫助人們發現自己天賦的故事特別能激發人們的上進心理,或許是因爲多數人都希望通過自己特殊的天賦來掙得自己的前途和幸福(什麼都不想幹但卻希望過得很舒服的懶人畢竟是少數),因此,在珍妮每天收到的大量信件中,總有大約三分之一的寫信人都是請求珍妮給予他們指導,以便能發現他們自己的獨特天賦和生活目的。

(正見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5/15/3593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