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兩岸熱門話題精彩問答:中共解體後新政權會否支持兩國論?
 
【人民報消息】2006年3月4日在佛州舉行的「2006海外華人新思路」佛州研討會上,與會者提出了許多兩岸民衆關注的熱門話題。 作家章天亮先生等的精彩回答贏得觀衆的陣陣掌聲。

聽衆問:以前臺灣李總統的兩國論,大陸中共反對。民意調查很少人主張統一,但大陸大多主張收復臺灣。現在假如我們支援法輪功,把共產黨打敗,新的政權起來,新的政權會不會贊成一中一國,或兩國論?大陸同胞談一談。

章天亮 :我忽然想起一句話:話說天下大勢,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實際上我想在中共倒臺以後,中國大陸的民意可能會是另一番景象。中國的民意在現在很難有真正的顯現。當年薩達姆的時候,他號稱是以100%的民意當選的。可是當薩達姆政權倒臺的時候,民衆把它的銅像拉倒,用鞋抽打銅像的臉。

大陸現在很多人對臺灣的認識,是喊打喊殺的,因爲共產黨幾十年對臺灣喊打喊殺,把大陸人都喊出習慣來了,也跟着喊打喊殺。其實現在在大陸的意識形態已經破產的情況下,除了民族主義,它沒什麼其它招可以使了。這就是爲什麼當時中共通過《反分裂法》,因爲它看到了九評退黨,束手無策。怎麼辦呢?轉移一下視線吧。結果沒想到這一招是臭棋。當時在臺灣搞了一個反反分裂法大遊行,上百萬人蔘加。30萬份《九評共產黨》,幾個小時就發完了。大家認爲「九評」是反分裂法的解藥。因爲如果把共產黨的問題解決了,以後的事就不存在了。

未來政府對於臺灣會是什麼態度,我想大家如果關心這個問題的話,除了關心大陸的民主問題,必須要注重大陸的道德重建。這一點非常重要。

巴勒斯坦的哈馬斯是民選政府,是激進組織。但卻被老百姓的選票選成了政府。現在美國感到很棘手。所以你看到,光有民主,這只是一個方面,它需要道德保障,非常高的道德保障。

美國的民主制度之所以成功是因爲它建立在基督教的道德文明的基礎上。如果說,共產黨天天這樣喊打喊殺,有一天共產黨垮了,共產黨黨員也換下來了,在老百姓的心中仍然是喊打喊殺的,這樣一種心態的話,對臺灣來講仍然存在一定威脅。所以我們在考慮除了幫助大陸推進民主進程外,還要幫助大陸推進道德重建。

怎麼道德重建?告別共產黨這一套思維方式,告別黨文化,告別共產黨。所以還是回到我們的主題,我們要廣傳九評,力促三退,從心理上擺脫共產黨這一整套不珍惜人命的思維方式,靠鬥爭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人和人之間重建和諧文化。很多事情大家可以坐下來談。我覺得這點不只是我們在努力,我們希望暫時沒有受到迫害的人包括臺灣的人,也能夠跟我們站在一起。

凡是認同中國文化的,包括臺灣人,可能都有一個「大中國」的夢想。統一還是分裂,我倒是想引用孔子的一句話「故遠人不服,則必修文德以來之。」

聶森教授:統一和獨立的問題在臺灣和海外僑社一直很熱門,很敏感。我記得在二、三十年前,菲律賓曾經作過一次民意調查,題目是要不要申請做美國的第51州。這個菲律賓在太平洋,和美國一點都聯不上關係。因爲美國比較自由,生活比較好,人權人性受到尊重,他們願意跑過去統一,變成美國一州。所以,臺灣不願意統一,是臺灣的問題還是共產黨的問題呢?共產黨它對中國的老百姓這麼壞,都殺了八千萬那麼多,幹什麼要和它統一受它迫害呢?所以在統一和獨立的後面,本質的問題還是萬惡之源共產黨。假如說,中國大陸民主自由發展得很好,大家生活過得好,甚至向美國的程度接近,這個統一和獨立的問題就一定不會那麼嚴重了。這個問題已經存在了 50多年。始作俑者就是中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3/12/3970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