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傳統文化:孝順、仁德的漢文帝
 
【人民報消息】漢文帝是漢高祖的第四個兒子,從小就非常懂事。在他當皇帝之前,是代州的領主,所以也有人稱他爲代王。

文帝對母親薄妃非常孝順,早上起床後第一件事,必定先去跟母親問安。晚上臨睡前也會再請安一次。文帝對母親說的話,從不敢違背。

有一次,薄妃生病了,躺在床上動彈不得,文帝急得不得了,每天除了處理政事外,一步也不敢離開母親的身邊。薄妃吃的藥,文帝一定要自己先嚐過。確定藥不會太燙、太苦、藥性不會太強後,才親自喂母親喝。

三年後,薄妃的病終於漸漸好了,大家都說這全是因爲文帝的細心照顧。從此後,文武百官更加尊敬文帝,百姓也更加愛戴他。人人紛紛效仿文帝,一時全國上下都以孝順父母爲榮。

文帝做代王時,與百姓接觸頻繁,深知民間疾苦。所以當上皇帝后,非常體恤百姓的辛苦,決不隨便增加百姓的負擔。

有一次,他想建造一座露臺,經工匠估價後,需要一百斤黃金。文帝知道了,就打消了建露臺的計劃。因爲一百斤黃金在當時就等於十家百姓的總財產。可見,文帝不僅擁有一顆孝心,更是寬厚愛民。

爲了了解百姓的生活情況,文帝經常出巡。有一次,一個小女孩跪在馬路中間,要見皇上。原來,這個小女孩是漢朝名醫淳于意的小女兒緹縈。淳于意有個怪癖,凡是碰上無法醫治的病人,他就會拒絕下藥。因此他得罪了很多人,遭人陷害,被判了肉刑。緹縈是來替父伸冤求情的。

緹縈說:「父親已經上了年紀,禁不起肉刑的痛苦。民女願意入宮爲婢,爲父親贖罪,希望皇上開恩。」

文帝看緹縈小小年紀,這麼有孝心,非常感動,當時就赦免了淳于意的罪。回宮後昭告天下--廢除「肉刑」。

在政治上,文帝設進善旌、誹謗木、諫鼓,鼓勵百姓檢舉貪官污吏;言論上崇尚自由,人人都可上諫政府;還設有書經和詩經博士,以推展學術,整個國家在文帝的治理下一派欣欣向榮,國家富足強盛,民間更是豐衣足食。

文帝在位二十三年後去世,他的兒子景帝繼位後,一切皆承襲文帝的制度。漢朝歷經兩位皇帝的仁政、充份的休養生息後,成爲當時最富強的國家,這就是中國歷史上有名的盛世--文景之治。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7/6/4095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