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报消息】前几天,一位画商来到我纽约曼哈顿的古玩店,谈到他最近参加了一场在北京举行的当代中国画拍卖会,拍卖场内人潮汹涌,举牌者此起彼落,争夺异常激烈,一些标价十余万的作品飞速拍到几百万、上千万,让你目瞪口呆,心惊肉跳,不知是哪路财神大驾光临。 事后从内部了解到原来这一切都是假的,拍卖师举锤是假的,跟着起哄不断往上加价的买家也是假的,卖方所雇哄抬价格者竟达60多人,而且台上台下的配合默契,看似滴水不漏,“天价”成了“天假”。其实,当今中国大陆艺术品拍卖,不少成交价格存在很大程度的失真。2006年7月,傅抱石的《雨花台颂》在北京拍出4620万元人民币,据大陆媒体报导,所谓的买家为深圳某钻石公司的总经理。后经有心人在工商部门查证,深圳并没有此公司,而与此画来源有关的新疆却有与该公司名称相同的公司。该画拍卖的真实性值得怀疑。 在海外,拍卖公司对于高价拍卖品的买家往往都是守口如瓶,卖家多是相当低调,不愿现身。而在中国大陆,有的拍卖会刚一结束,卖家就已现身在媒体上,并且是侃侃而谈,好像在证实拍卖的真实性。 再浏览一下“2006年度中国书画拍品总成交前100排名榜”,从表面就不难发现至少有1/3存在着“假拍”的问题,特别是当代书画尤为突出。去年8月,上海一家拍卖公司以132万元人民币拍出了一件一位在当代并无影响力的画师作品,尺寸只有60厘米长,70厘米宽。于是很快在“当代中国书画价格指数排行榜”上,该画师的名字便位居第三,每平方尺高达34.9万元人民币,并排在几位公认的名家之上。这样的排名合理吗?这样的成交价格其真实性到底有多少?实在引人深思。 众所周知,拍卖这种艺术品交易形式源自于西方,对于中国大陆来说不过只有短短的十几年历史。由于拍卖这种形式交易公开,机会均等,故而对于价格有着较大弹性的艺术品来说有着非常大的买卖优势。然而凡事有利亦有弊,拍卖这种交易形式,由于买卖双方不直接发生关系,便于幕后操作,而且拍卖现场的氛围往往会影响到竞买人的意愿,使之作出情绪化的判断和非理性的决定,中国大陆的拍卖法规又不健全,很容易被投机者钻空子。因此,“假拍”在中国大陆应运而生。 “假拍”不存在真的买卖,只要卖家和拍卖行谈好交易条件即可,通常是卖家付给拍卖行少于正常买卖的佣金,通过公开拍卖的形式,借以制造虚假成交价格,买家无需真的付清货款,以达到抬高价位的目的。 其实,艺术品价位的高低,本在于其艺术水平的高下,艺术家本人的历史地位与道德修为,和市场的需求。人为炒作,弄虚作假只能适得其反。“假拍”这种欺骗行为,不但极大地损害了拍卖公司的诚信,败坏了画家本人的声誉,而且更严重地挫伤了广大艺术品收藏投资者的信心。 真诚待客,买卖公平,以良好的经营信誉,赢得天下客的是自己。自作聪明,自欺欺人,自毁信誉而失去天下客的也是自己。目前大陆许多上拍的艺术品大量流拍,不就是一个重要的信号吗? (戴东尼是古玩书画鉴定收藏家、艺术投资顾问)
******************全世界中国舞舞蹈大赛详介
谁有幸参加这个舞蹈大赛,谁有大福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