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專題 | 首頁 › 文章: |
陳光標被逐步揭開僞善的面紗(2)(多圖)
【人民報消息】(接上) 第三話、央視背書 水軍湧現 我注意到,在前兩期文章發佈後,一些持反對意見網友的評論觀點和兩年前我們那篇《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的報道刊發之後如出一轍。 仍然是類似「就算陳光標慈善數額造假,他畢竟是捐了些真金白銀,捐的沒他多的人就沒資格質疑他。」這樣的論調。其實我很奇怪這樣的論證邏輯是從何而來?就因爲他捐了些錢,他就可以隨便誇大邀功邀名,外界和媒體還不能質疑?我們可以順着這個思路往下推演,既然只要捐些錢做些慈善就不應該被質疑,那我們每個人都可以靠吹牛和信口開河做慈善家了,反正也不用受到指責,還可以收穫名利,這難道是我們希望看到的中國慈善事業?中國紅十字協會和其他官辦慈善組織已經那麼不被公衆信任,我們難道希望民間的慈善也是這個污穢不堪的樣子?更何況,故事進展還沒到高潮呢,你們怎麼知道我後面沒有更勁爆的內容顛覆你們的武斷結論呢?還是耐心點看完吧,免得自己砸了自己的腳。 言歸正傳,繼續講述報道刊登之後的故事。 一 我得承認,在2011年4月23日,我們那篇《中國「首善」陳光標之謎》的報道出街之後,事情的走向就有了它自己的邏輯。尤其在陳光標高調回應之後,他和我報報道之間的矛盾衝突本身就成爲了新聞。在我已經近6年的新聞工作生涯裏,這樣類似「炒房炒成了房東」的事情應該是第一次遇到。 從4月25日那個週一開始,方輝和葉文添就開始頻頻接到各個媒體記者打來的電話,他們不斷向這些同行們解答着關於此次報道的相關問題。媒體中最活躍的要算央視了,先後有三、四個欄目給他們二位電話,要求錄製節目。他們也都儘可能積極地配合了採訪。 但也正是央視明顯傾向陳光標的關注和報道,使這個事件不斷升溫和走樣。後來我們從側面了解到,央視的報道基調有上面的授意,到底是因爲陳光標動用了什麼資源得以和央視媾合(鑑於他當年「全國道德模範」的稱號是中央文明辦授予的,他似乎有能力申請到某些方面的保護),還是央視基於陳是其捧出來的典型而產生的「護短」表現,我們不得而知。但這讓我們感覺到,陳光標在利用現行體制弊端綁架媒體,影響輿論方面有着十分高超的本領。 當然,這些在最初方輝和葉文添接受採訪的時候是不知曉的。那個名叫張泉靈的主持人之前還在自己的微博上宣稱:「對陳光標的報道我們現在要做的是,不導演打架、不揣測人心,只盡最大可能還原真實。今天,陳光標同意接受當面的採訪,並帶來各種證明他確有捐款的發票。我們也應繼續採訪葉文添,請他對這些證據提出意見。更重要的是,我們要去受捐單位落實,證明這些錢物的到賬情況。」許是有網友希望央視進行調查報道,所以她讓大家「再等等。」 但是等到4月25日《東方時空》播出的時候,我們終於知道她這些冠冕堂皇的說辭有多麼可笑。整個報道給了陳光標充分的表演空間,讓他對着鏡頭繼續雲山霧罩、混淆視聽,方法仍然是之前的那些老套路,而對於本報記者所質疑的多筆捐贈均答非所問,拿不出有效證據。還煞有介事拿出一大本厚厚的記錄來證明自己累計捐贈已經超過14億元。而對於本報記者的採訪則基本沒用。 對於我們質疑的家鄉捐贈項目受益者實爲陳光標家族的內容,央視則請出了當地的鎮黨委書記「以正視聽」,而且是電話採訪,這位書記稱,「這些項目是慈善捐贈項目,都免費向當地老百姓開放。」 二 可能普通的老百姓不會去留意新聞業務本身的問題,但是作爲媒體同行,對央視的新聞操守和業務水平則是一目了然。首先,如果要調查陳光標的捐贈是否到位,難道不用去各個受捐單位和地方查證,僅僅採訪陳光標本人,讓他拿着一些證書和獎狀以及自己整理的記錄就可以?況且,那些所謂的材料跟我們所質疑的項目往往風馬牛不相及(鑑於這篇回顧性文字的性質,我不能一一列舉那些項目)。其次,要調查陳光標之前宣稱對老家的兩個捐贈項目的虛實,竟然可以靠一通打給鎮黨委書記的電話解決,當地的老百姓一個都沒采訪,這樣的採訪難道能夠得到事實?基層政府和老百姓的關係如何,立場如何,恐怕不用我在這裏做什麼解釋吧,大家都懂的。 但就是憑這些拙劣的調查和採訪,那個傻乎乎的主持人張宇就義正詞嚴地宣稱:「我們對《中國經營報》質疑的捐贈項目一筆一筆進行了覈實,除了900多萬元沒有查實外,其他都已經到位。」而其請來的壹基金研究院院長王振耀則希望把板子打到不透明的慈善制度上,說了一些模棱兩可的話。 更主要的,央視還只是對一些捐贈項目進行了所謂的採訪,而對於我們所質疑的陳光標的捐款來源問題則隻字未提,要爲他洗白的話,起碼也應該去調取一下其江蘇黃埔公司的工商資料嘛,看看他的營業額是不是過百億。 作爲中國最龐大臃腫的傳媒機構,央視在新聞業務和新聞倫理方面很多時候近乎一個笑話。 說的有點遠了,回到上面提到的那期《東方時空》和陳光標。 三 最讓我們感到崩潰的是,陳光標在鏡頭前對自己曾經主動發佈2010年慈善成績單一事竟然矢口否認、死不認賬。宣稱:「我從來沒有向媒體主動提供過2010年的慈善成績單,也沒有媒體向我覈實過。」 天哪!這個所謂「首善」簡直讓人抓狂,謊言信手拈來,臉不紅心不跳,經常讓我們這些信守道德底線的人措手不及。 由於我們的報道是以其公佈的2010年成績單爲由頭和基礎的,現在他否認,無疑使得我們的報道基礎遭遇挑戰。但不爭的事實是,當初人民網和《公益時報》發佈的成績單內容完全一樣,而且有他的親口題記:「我公佈自己一年的慈善事業及環保產業成績單,既是對人民的彙報,也是對自己的一種鞭策,它會鞭策我更好地爲國家,爲社會,爲人民多做一些實事。」而我們也已經採訪證實,成績單本身確是陳光標本人提供的。 非但如此,在兩家媒體爲其發佈了成績單之後,十多家地方媒體均在2011年1月12日同時刊發了內容相同的「成績單」,陳光標,哦對了,其實他當時已經改名「陳低碳」,陳低碳先生在一輛自行車上大秀優美身姿的照片被清晰地印在各個報紙的版面上。 節目播完,當晚仍在編輯部加班的領導和同事憤慨不已,大家決定,連夜撰寫回應文字,不能讓這樣一個彌天大謊就在央視的精心庇護下被再次掩蓋起來。 回應的文字必須字斟句酌,從初稿到最終版本經過了幾輪的修改,以至於最晚的領導和同事忙到了凌晨3點多。 當時我已經在經營報工作3年多,和同事們在報社旁邊的馬伊塔克酒店吃過無數次的飯,但卻從來不知道它的客房怎麼樣。拜陳光標所賜,由於4月25日要連夜加班撰寫回應文章,領導決定爲我們幾個離家比較遠的同事在馬伊塔克開幾個房間,以便忙完之後休息。而且這一住就是兩天,這也算是在北京感受了一把出差熬夜的感覺。 爲了對比方便,我們將我報質疑的捐款條目和陳光標的回應逐一比對,製作了一個表格,以揭示陳光標的各個漏洞。並說明本報將繼續深入調查。我十分同意當時回應文章裏的一句話:「誠信有瑕疵,善的根基就不穩。」雖然通過後來的調查證明,陳光標的慈善所涉及的遠不僅僅是「不誠信」那麼簡單。 不出所料,第二天的各大媒體、網站,均紛紛關注了我報的回應,我們作爲媒體又一次成爲了新聞本身。 四 但隨即另一個始料不及的情況發生了。 4月26日,我在馬伊塔克酒店房間舒適的床上一直睡到將近9點,洗漱完畢到樓下餐廳吃完早飯,然後回到編輯部。 此時的編輯部已經相當熱鬧,電話響個不停,前臺、編務、編輯、主編,同事們在輪流接聽。原來從早晨上班開始,報社的公開電話就被打爆了,而內容幾乎清一色的是責難和謾罵,剛開始大家不明所以,還耐心地進行解釋,然後就發現,對方根本就是來故意謾罵的,只能放棄相關解釋,義正詞嚴地正告對方或者直接掛掉。 我所接過的一個電話裏,那個傢伙上來就說:「你們報紙什麼**玩意,憑什麼質疑陳光標,***」帶有生殖器的髒字接連不斷,我只能回敬他一句:「請先把嘴洗乾淨」,然後粗暴地掛掉電話。 到後來,我們終於明白這些電話爲什麼會如此集中地到來。是的,這就是傳說中的「水軍」,他們不光在網絡空間裏製造大量的謾罵垃圾和言論煙霧,還把這種習性延伸應用到了現實中。 我們的前臺接待曾經接到一個傢伙的謾罵電話,上來就是劈頭蓋臉罵一通,我們的小姑娘很耐心聽他罵完,然後對方終於忍不住說:「你還真有耐心,其實我們也是受人之託,收了錢幫人辦事而已。」這個段子一度在編輯部流傳,也讓我們更加自信的面對所有謾罵電話。 一個頂着全國道德模範名號的人不惜動用如此卑鄙下作的手段來對待質疑他的媒體。這正說明,他心中充滿了恐懼和不安。果不其然,幾天之後,謾罵的電話就如潮水一樣退去了。僱傭軍終歸是沒有長性的! 對於正式出刊的紙質週報,我們隨即策劃了一個大體量的專題,一來證實陳光標不承認「2010年成績單」系他親自提供給媒體,二來希望將話題的討論引向深入,引向我國現行慈善制度體制的不完善和現代慈善制度的要求上來。8個版的專題動用了報社十幾位記者通力合作,這在中國經營報的歷史上並不多見,至少在我所在的幾年裏沒有出現過。 就這樣,原本是留作資料的一些前期採訪資料成爲了我們第二期專題報道的一部分,我們將其進行了再次的調查覈實,發佈成績單的十幾家媒體一家沒漏,除了拒絕回應的,絕大部分都承認成績單是陳光標主動提供給他們發佈的,且都是走的廣告經營部門,也就是說,陳光標不惜花費鉅額成本把這個成績單宣傳的天下皆知。 另外,比證明成績單的真假更重要的是,我們決定繼續調查陳光標的捐款來源和「慈善事業」的具體運作方式。 第四話、南方系出劍 新線人現身 我在這個連載的開頭就說過,2011年質疑陳光標的前前後後,讓我看到了一個真正的陳光標,看到了中國慈善界的污穢積垢,看到了官媒操守的不堪,也看到了民衆情緒的分裂和人性的百態。寫這個系列文章的一大目的也是爲了還原事實的本來面目,連毛澤東都已經從神壇上摔下來了,在改革開放30年之後,我們沒有理由再去相信這個世界上有什麼「聖人」,那些整天把自己打扮成聖人模樣的,不是投機分子就是別有用心。 另外,正是由於中國慈善事業剛剛起步,公立慈善業有着太多的官方色彩,慈善業的立法和相關監督管理機制都沒有建立起來,導致民衆信任度很低,給了陳光標通過高調慈善來博得名利的機會。當一個慈善家做慈善的主要目的是爲了獲得並保住自己的名望光環,而不再把扶危濟困作爲自己的行動準則,他將把慈善帶向何方? 古人說,「爲善而必欲人知,必非真善」。純粹的慈善,是發自內心的呼喚,與聲名無關,與利益無關,與報答無關。但在中國的文化語境內,這種理想化的慈善模式尚未深入人心。 這兩天看到一篇評論,裏面的一段話我頗爲認同:「陳光標的高調慈善乃至『暴力慈善』,儘管頗受爭議,但並不缺乏被認同的土壤。只不過,既然高調慈善成爲施予者的選擇,那麼,高調質疑就很容易成爲公衆的選擇。這不是苛求,而是權利的對等。」 繼續我們的故事吧。 一 2011年4月29日,我們經過一週努力專門針對質疑陳光標風波製作的專題刊發,八個版的專題命名爲「慈善的歸慈善 光標的歸光標」。這種論戰在報社的歷史上似乎沒有出現過。如果不是陳光標的指責報道98%失實的可笑回應,不是他對自己發佈的2010年慈善成績單矢口否認,不是央視罔顧事實的偏袒報道,我們本不打算耗費那麼多的人力物力,花費那麼多的版面去證明幾句謊言。想不到的是,後來據發行部的同事說,那期報紙賣的倒是出奇的好。 讓我們格外欣慰的是,就在籌備那期專題的那一週,以南方報系爲首的其他媒體均刊發了對於陳光標的重磅調查報道,使得我們不再是孤軍奮戰。 4月27日,《南方都市報》刊髮長篇調查《陳光標舊事再調查》,緊接着,同屬南方報系的《南方人物週刊》也刊發封面報道《中國「首善」陳光標光環的背後:人脈「慈善」生意》。 我們始才知道,南方報系早在一年前就懷疑陳光標的慈善有假,對其對外大肆誇耀的慈善項目和「發跡」經歷進行了深入調查,他們發現了其家鄉捐贈項目實爲自傢俬產的事實,「哪裏是什麼捐贈,分明就是他們陳家的私人後花園」,有村民這樣對南方系記者說。南方都市報的記者還詳細調查了當年江蘇泗洪縣的一起強拆打人事件,爲了解決陳光標號稱捐建的農貿市場人員冷清的問題,陳和地方政府聯手對一個商業老街進行了強拆,導致怨聲載道。 也發現了他的歷史並非如他自己宣揚的那樣純潔高尚,還發現他那些先進事蹟實爲炒作,比如汶川地震時所謂的千里馳援,其實根本不存在,南方人物週刊記者也對其14億捐贈中的項目進行了儘可能的核查,結果和我們的調查一樣,很多捐贈項目沒有落實,很多捐贈根本就不存在…… 當年經過艱苦調查寫就報道的南方人物週刊記者陳磊,在自己的微博中描述了當時正如日中天的陳光標不可一世的真實嘴臉。他保留了當時採訪時,陳斥責和威脅他們的錄音以及短信。後來我們從陳磊那裏得到了那份錄音,陳光標在鏡頭之外的形象着實讓人吃驚,他面對記者對他的一系列疑問,有這樣的對話: 人物週刊:你曾說要把自己財產全部捐出去,舉行個公證儀式,什麼時候公證? 陳光標:你還年輕,小夥子,可以搞其他人,到我,你要注意,我只能這樣提醒你。……到時候可能你連怎麼進去的都不知道。……我現在就可以告訴你,(有關部門)正在爲這個很惱火。已經有部門點到你了,你要把這些事情搞清楚…… 人物週刊:那麼,陳總你還知道去年貴公司在工商登記上面的銷售額是多少錢嗎? 陳光標:這個我沒有必要跟你講我經營的情況……你擾亂了社會和諧。 人物週刊:我們看到一個數據,你的拆遷工程60%都是通過慈善得來的,是這樣嗎? 陳光標:沒有60%……(發怒)告訴你們,你們怎麼去採訪的,何時去的,我都知道,包括住哪個賓館,坐誰的車……△(未完待續) |
|
|
相關文章: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Copyright© renminbao.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