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科幻小說之父"儒勒.凡爾納(圖)
 
文宇
 
2016年2月28日發表
 
「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的儒勒.凡爾納。

【人民報消息】十九世紀,西方文學天才輩出,法國更是巨星雲集之地。雨果、巴爾扎克、大仲馬、福樓拜……均爲十九世紀活躍在法國的文壇巨匠。當時,各種題材的文學名作紛紛問世,如天上羣星般交相輝映,而儒勒.凡爾納(法語:Jules Gabriel Verne)的科幻小說,正是這璀璨星空中的一簇耀眼的星光。 儒勒.凡爾納(1828年-1905年)出生於法國南特。1847年十九歲的凡爾納被父親送到巴黎學習法律,但在巴黎濃厚的文學藝術氛圍的薰陶下,凡爾納對戲劇產生了狂熱的興趣,他違背父親的意願,放棄法律專攻文學,並於1850年發表了他的第一部劇作《氣球上的五星期》。 據記載,凡爾納在巴黎圖書館中花費了相當多的時間鑽研地理、工程和航天等科學,繼而開始創作後來成爲科幻小說經典作品的《地心遊記》、《從地球到月球》、《海底兩萬裏》。 被譽爲「科幻小說之父」的凡爾納,其作品中許多的設想及描述在今天成爲了現實。因此,人們對他的認知從開始的小說家、科普作家、博物學家等等,進而到科學家、預言家。人們漸漸發現,凡爾納的那些「科學幻想」,並非僅僅是「天馬行空」。 當代許多科學家曾坦承,自己受凡爾納作品的啓迪,走上了科學之路。 「潛水艇之父」——美國科學家西蒙.萊克在自傳中寫道:「儒勒.凡爾納是我一生事業的總指導。」 飛躍北極的海軍上將伯德曾說,凡爾納是他的領路人。 氣球及航海探險家奧古斯特.皮卡德、無線電發明者之一的馬可尼,在談到他們的創造發明時,都說是從凡爾納的科學幻想小說中受到了啓發。 法國的利奧臺元帥甚至認爲:現代科學只不過是將凡爾納的預言付諸實踐的過程而已! 雖然世人把凡爾納當成了科學先驅,但凡爾納卻否認自己對科學有過特別的興趣——「只是對用它來創作發生在異域的戲劇性故事特別感興趣。」 凡爾納沒有接受過科學方面的教育,他自己也否認人們給予他「科學小說家」、「預言家」的稱號,他強調自己是一名作家、藝術家。 如果僅僅把這些現實化的「幻想」當作巧合,那麼這種巧合未免太多了。在世界上還未發明電報時,凡爾納已經「發明」了電報,還有「有聲傳真」——錄音電話甚至電視;在地球上第一架飛機被製造出來幾十年之前,凡爾納便已經在作品中描述了直升飛機;甚至在人類還未發現冥王星時,凡爾納在《太陽系歷險記》中已經知道海王星之外還有一顆行星…… 人類的許多「幻想」並非是毫無根據、憑空而來的。大概凡爾納並不像真正的預言家那樣明確知道自己腦中出現的念頭、影像是人類還未認知的未來世界的景象,他只是把那些當作是創作小說的「靈感」,用它們作爲他創作小說的素材。 凡爾納喜歡旅行。在他的作品大獲成功、他本人也成爲一名富翁之後,他購買了一艘大遊艇,開始環遊歐洲。 1893年凡爾納在接受採訪時談到自己的小說與他旅行的關係,「每部小說都能從我的出遊中獲益。譬如在《綠光》中便可覓得我個人在蘇格蘭的艾奧納島和斯塔法島遊覽中的經歷和視角;還可以算上那次1861年的挪威之行……至於《美麗的地下世界》則與我在英格蘭的旅行和對蘇格蘭湖泊的拜訪有着聯繫;《漂浮的城市》一書,取材於我在1867年搭乘大東方號對美國的訪問;《桑道夫伯爵》來源於自丹吉爾至馬耳他的遊艇航行。」 凡爾納一生創作了六十多部篇幅不同的科幻小說,冠以總題爲《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漫遊》。這個題目,不僅是凡爾納小說的總覽標題,同時也恰如其分地詮釋了凡爾納本人的一生。不僅是他自己,凡爾納還以他的小說,引領着讀者,與他一同「在已知和未知的世界中漫遊」。△

 
分享:
 
人氣:23,602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