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2021年1月9日
发表
人气:35,855
分享:
|
|
|
| 毒婴儿霜惹祸 女婴成大头娃(图) |
| |
| 大陆一名5个月大女婴使用一款婴儿霜两个月后,出现“大头娃娃”类似症状。左图是该婴儿正常时的样子,右图是患病后的样子。
|
【人民报消息】大陆再爆“大头娃娃”事件,含超强激素的婴儿霜导致出生几个月的婴儿出现过去毒奶粉所致“大头娃娃”的类似症状,受害婴儿病情严重。
综合媒体报导,大陆一名女婴“柚子”2020年6月7日出生,几个月后家长发现孩子体重每月增长大约3斤,但身高没有长,婴儿脸部异常肿胀,且像石头一样硬,额头和全身长出黑色浓密汗毛,而且发育迟缓、表情呆滞、眼睛无神,与之前大陆毒奶粉导致的“大头娃娃”症状相似。
涉事公司注册地为福建漳州,漳州市卫健委工作人员1月7日表示,该部门元旦期间已接到浙江消费者举报,正积极调查。
在柚子5个月大时,体重已经飙升至11公斤。家长前往多家医院检查,均显示正常。柚子出生后一直喝母乳,医生怀疑是使用的激素药膏所致,可能是婴儿霜的问题。一名护士告诉柚子父母,此前医院出现过4个类似病例。
据报,该家长为柚子使用的是“嗳婴树”牌“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他们随后联系一个进行产品测评的团队“老爸评测”,请求帮忙测试。
“老爸评测”去年11月下旬将这款婴儿霜送往实验室检测,检测结果显示其含有大约30mg/kg激素(氯倍他索丙酸脂),而通常零点几毫克就已经是非常高。
同时接受测试的还有另一款婴儿霜“开心森林”。这两款产品此前都获得官方的“(闽)卫消证字”许可证号,说明书上写有“可以用于日常护理”。
媒体翻查数据发现,涉事公司2019年5月曾在官方微信号上公布“权威检测报告”,指出根据浙江宁波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检验检疫技术中心当年3月出具的多份委托检查报告,“益芙灵多效特护抑菌霜”检测结果正常,并称结论是嗳婴树产品不含激素、抗生素。
民众对于官方检验出来的合格产品居然激素过高,让消费者对政府许可质量再次打上问号。
柚子的父母把这一问题在网络曝光后,遭到厂家的警告,被告知“不要在群里乱讲,你要是瞎说的话,我们就可以告你的”。
柚子母亲表示,商家宣称该公司的检测报告显示该婴儿霜不含激素、抗生素,该厂家随后还更新了一张“0激素公告”。
“老爸评测”1月7日将测试结果曝光。婴儿家长说:“我们天天给宝宝用的是毒药。”
1月8日涉事厂家响应称,其产品没问题,怀疑家长利用短视频平台炒作,称已经下架相关产品送交卫健委检测。
漳州市卫健委称,生产厂家已经暂停生产,但没提及受害家庭的后续补偿问题。
有医生表示,如果长期使用这种婴儿霜,可能会令几个月大的婴儿骨质疏松、肾结石、停止发育,以及性早熟,浓密汗毛可能要好几年才能退掉。另外由于婴儿呼吸系统没有发育完全,过胖可能存在随时出现喘不过气致死的风险。
此前2019年,网络曝光过6款含有激素的婴儿霜,这些产品自称“纯天然”、“无激素”,但检测后发现有的产品中含有多种强效和超强效激素。
2018年大陆江苏电视台报导,一名四十多天的女婴患有湿疹后,其父母为其使用“紫娃牌紫草维肤膏”,两三个小时就见效,但用到婴儿8个月大时发现孩子患上了高血糖、结石,面部像“充了气”一样,经检测是这款婴儿霜内含超强效激素所致。
此前“大头娃娃”事件在大陆长期存在,且遍及各地,多数是因毒奶粉所致。从2003年安徽阜阳毒奶粉事件开始,到2020年5月湖南“假奶粉大头娃娃”事件,再到如今的激素婴儿霜,近20年来此类事件屡见不鲜。
评论表示,在独裁统治下,出现什么事都不足为奇,只是悲剧不能总是重演和续演。他认为,大陆民众不应该冷漠对待他人的悲剧,要有阻止悲剧再次上演的意识。△
|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9/71994.html |
|
打印机版
|
|
|
|
|
|
 |
 |
 |
|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