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读者园地 
567891011
12131415161718
19202122232425
262728293012
34
 
 
 

1. 正视历史:温家宝和谁一起打掉江安排的接班人薄熙来(多图)  (733,888次)

2. 海军司令张定发死前受江命 暗杀胡锦涛 墓碑成这样(多图)  (531,881次)

3. 江曾肝儿颤颤 星岛中时齐上阵 赵薇露脸拼图让我笑喷!(多图)  (454,785次)

4. 朱镕基卸任后看一纸哭晕 温家宝灭口金人庆之说为何出炉(多图)  (398,383次)

5. 这相声忒棒!孟晚舟回国什么在等她? (图/2视频)  (353,426次)

6. 哇噻!江泽民亲自上阵 用这办法组建起海航(多图)  (322,814次)

7. 孟晚舟回国 墙国敲锣 任正非静悄悄不露面(图/3视频)  (305,869次)

8. 爱国生意做昏了头 北京当局喝令刹车(图)  (283,461次)

9. 方菲访谈李有甫:从大禹治水看今天中国水患(下)(图/视频)  (281,580次)

10. 太好看的短片!这一天过的…… (图/视频)  (279,034次)

11. 精彩视频:时事小品 晚舟坑爹(图/4视频)  (269,479次)

12. 《抉择》影评:每个情节都来自真实的中共国(图/视频)  (265,329次)

13. 不可错过!新世纪影视9月15日免费播映《抉择》(图/视频)  (256,417次)

14. 从家具的变迁 看一朝天子一朝风俗(多图)  (251,455次)

15. 血战长津湖 被中共掩盖的骇人真相(多图)  (241,738次)

16. 官媒争报孟晚舟回国 不提两加国人质获释与孟晚舟法庭认错(图)  (220,466次)

17. 解密西非奇特部落 男女为何说不同语言(多图)  (203,791次)

18. 一场躲不过的劫难(图)  (181,264次)

19. 神的启示!三个女孩眼中流出石头水晶和钻石(多图)  (178,511次)

20. 视频新闻:中共国前首富许家印与曾庆红家族关系非同寻常(图/2视频)  (172,977次)

 
 

 
 
2021年10月5日 分享: Facebook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从家具的变迁 看一朝天子一朝风俗(多图)
 
华世谷
 



跪坐是华夏古人的传统坐姿,正确的跪坐姿势优雅,体现中华文明端庄和谦恭的仪态。



唐之后胡风盛行,才渐渐改为高坐,也就是「胡坐」。



从琵琶女高坐演奏的画卷可以得知,宋代女子可以与男子平坐。



胡床不是床,胡床是古代一种可以摺叠的轻便坐具。胡床功能类似小板凳,人所坐的部份不是木板,一般是用可卷折的布或类似物,两边的木腿可合起来。

【人民报消息】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五千年神传文化给世界留下了璀璨的记忆。连平时坐的椅子、床等都在历史的过程中不断发生着变化。

据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迄今为止最古老的床(低矮型),为后世各类床具首开先河。秦汉时,形成了供席地起居完整组合形式的家具系列,此时期可视为中国低矮型家具的代表时期。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古代家具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过渡时期:上承两汉,下启隋唐。这时从少数民族传入了高型坐具:胡床。经过演变,渐高家具圆凳、方凳等等开始渐露头角。卧具床、榻等也渐渐变高,可垂足坐于床沿。但从总体上来说,低矮家具仍占主导地位。

隋唐时期是中国古老的起居方式由席地而坐向垂足坐转变的过渡时期,典型的高型家具椅子、凳、桌子等已经出现,并且在上层社会中流行。这时期是高型与矮型家具共处的阶段。到了宋代,高足床、高几、巾架,垂足而坐的椅、凳等高脚坐具已普及到民间,从而结束了几千年来席地而坐的习俗。宋代也是中国家具史中空前发展、空前普及的时期,为明清家具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中国古代家具的演变可以看出,古人起居方式从席地而坐完全转变为垂足坐只是宋代以后近一千年来的事。难道古人从来没有想过能坐得高点,脚垂着会舒展一些?古人真的必须由胡床的出现才意识到自己可以坐在凳子上吗?当然不是。是历史的安排造成的。

◎ 传统跪坐体现内涵与养生

跪坐(正坐)是古人的传统坐姿,正确的跪坐姿势优雅,体现中华文明端庄和谦恭的仪态。历史上先秦汉唐的人们身穿宽大飘逸的服装跪坐于地,有一种大气的美韵。从「促膝谈心」和「举案齐眉」等成语也可看出古人的文化。跪坐不仅体现出一种修养和风韵,从养生角度看,对人体健康也大有益处。

跪坐是一种对对方表示尊重的坐姿,也叫正坐。姿势就是席地而坐,臀部放于脚踝,上身挺直,双手规矩的放于膝上,端庄大气,目不斜视。有时为了表达说话的郑重,臀部离开脚跟,叫长跪,也叫起。乐羊子妻劝丈夫拾金不昧时,就用这个姿势说话。

古代行武之人是在左侧佩剑的,所以坐下来前,成单腿跪姿态;随后再弯曲右腿,膝盖距离一拳宽度;站起来时,先起右腿,再起左腿。文人的坐法是先弯腰,成鞠躬姿态,身体重心降低,随后双膝着地。坐后和女子一样,是双膝盖并拢,双手平压在前面。平日起居可以用前一种,但是祭祀、跪拜必须用后一种。

◎ 始有礼仪之正 方可有心气相通

古人的坐姿可分为席地而坐和垂足两大时期。远在商周时期,古人「坐」的姿势是两膝着地,两脚脚背朝下,臀部落在脚踵上。如臀部抬起上身挺直,就叫「跽」,又称长跪,是将要站起来的准备姿势,也是对别人尊敬的表示。

在《战国策》里提到「范雎说秦王」这段历史,秦王就是跽见范雎的。

范雎(发音居)魏国芮城(今山西省芮城县)人,战国时期著名军事谋略家,后来成为秦国宰相。

魏国人范雎来到秦国,秦昭王在宫庭里迎接,秦王对范睢说:「我很久以来,就该亲自来领受您的教导,正碰上要急于处理义渠国的事务,而我每天又要亲自给太后问安;现在义渠的事已经处理完毕,我这才能够亲自领受您的教导了。我自己不明事理,思考也不灵活。」于是秦王以正式的宾主礼仪接待了范睢,范睢也表示谦卑。

接见范雎的这一天,看到秦王用如此庄重的礼仪场面接待范雎的人,无不脸色变得严肃起来。随后,秦王屏退左右的人,宫中没有别人了,秦王跪着请求说:「先生拿什么来赐教寡人?」范雎说:「对,对。」过了一会儿,秦王再次请求,范雎说:「对,对。」如此三次。

秦王长跪着说:「先生不肯赐教寡人吗?」范雎回话说:「是我不敢啊!」范雎举历史上的一些例子,说怕秦王也受到小人谗言,自己尽了忠而被杀,如此天下人就会锁住嘴、裹住脚,再也没人敢来秦国了。

秦王直跪着说:「先生这是什么话!秦国远离中原,僻处西方,寡人又笨拙而不贤明,先生竟能光临此地,这是上天要寡人来烦劳先生,从而使先王的宗庙得以保存啊。寡人能够受到先生的教诲,这是上天赐恩于先王而不抛弃他的儿子啊。先生为什么要这样说呢!事不论大小,上到太后,下到大臣,希望先生全都教导寡人,不要怀疑寡人啊。」

范雎向秦王拜了两拜,秦王也向范雎拜了两拜。范雎受到秦昭王信任和重用,成为秦国宰相。

这一段历史记载,充分表达了「君视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唐代画家闫立本所画的唐太宗接见西域使团的画中,也是如此。跪坐是一种恭谨虔诚的方式。

◎ 跪坐渐失的根本原因所在

从晋开始,跪坐的礼节观念逐渐淡薄,坐姿随心。到南北朝,高形坐具出现。入唐后,席地起居的习惯逐步有所改变。不仅椅凳多见,高形桌案也开始出现,但跪坐仍存在。唐代处于交替时段。宋代,桌椅开始真正进入人们的生活。但是,桌椅的流行,在上层社会还有颇大的阻力。

陆游《老学庵笔记》卷四记载,「徐敦立言:往时士大夫家妇女坐椅子,兀子,则人皆讥笑其无法度。」可见北宋时期士大夫家内的妇女还不得坐椅子,否则即被视为不懂规矩。到了南宋,女子高坐已普遍。

宋之后跪坐被逐渐取代,但到了清朝还是有跪坐,这种坐姿并没有彻底消失,清朝之后就彻底消失了。跪坐在明朝永乐年间郑和下西洋时传到日本,并被保留至今。

中华民族五千年神传文化与其它国家不一样,其它国家称为「国」,而中国历史的发展是朝代,一朝一代,一朝衰亡了,又一朝接替,唐、宋、元、明、清,一朝天子一朝臣、一朝服饰一朝风俗,从各个角度体现了不同民族的民族特点。因此,从「跪坐」到「椅坐」,「立体」起居,表面上看是社会发展造成的,其实只不过是按照早就写好的历史剧本在走而已。(文/华世谷)△

(人民报首发)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10/5/7327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给予捐助,哪怕3元5元也是鼓励和支持。让我们一起打拼未来!

 
              


分享至: Facebook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分享至手机:
 
 
相关文章
 
图片文章导读
 
从家具的变迁 看一朝天子一朝风俗(多图)
 
 
法国参议院重磅报告 揭孔子学院影响学术界(图)
 
 
十年如一日 老警察默默维护车祸遇难者纪念碑(图)
 
 
遏制中共军机扰台 美英三航母冲绳海域军演(图)
 
 
当代著名灵媒 与天堂对话—灵魂对我说(6)(图)
 
 
岸田文雄正式出任日本首相 组新内阁应对挑战(图)
 
 
一场躲不过的劫难(图)
 
 
只为十八斤肉(图)
 
 
 
买上帝的孩子(图)
 
 
印度宣布 成立核潜艇加常规潜艇舰队(图)
 
 
海军司令张定发死前受江命 暗杀胡锦涛 墓碑成这样(多图)
 
 
日本最大军舰试飞F-35B 二战以来首次(图)
 
 
精彩视频:时事小品 晚舟坑爹(图/4视频)
 
 
破解奇梦报大仇 善恶有报是天理(图)
 
 
夜灯坏了 婴儿不睡觉 电工及时帮修好解围(图)
 
 
神的启示!三个女孩眼中流出石头水晶和钻石(多图)
 
 
 
 
轮回再转生 偿命了仇怨(图)
 
 
汽车被盗陷困境 单身母亲意外获赠一新车(图)
 
 
女孩被罚150个深蹲致残 校方赔偿39万元(图)
 
 
7.20郑州暴雨后 灾民群起上访投诉(图)
 
 
哇噻!江泽民亲自上阵 用这办法组建起海航(多图)
 
 
祁奚以道德荐才举贤(图)
 
 
停止抱怨 你的好运就会上门(图)
 
 
吉林暴力限电令 民众苦不堪言(图)
 
 
各地维权事件不断 国殇日前大抓捕(图)
 
 
孟晚舟回国 墙国敲锣 任正非静悄悄不露面(图/3视频)
 
 
花10万元维修 郑州泡水车不到一周自燃(图)
 
 
新闻简述(图)
 
 
同恶者难逃(图)
 
 
湖北企业主上访 被囚精神病院(图)
 
 
爱国生意做昏了头 北京当局喝令刹车(图)
 
 
滕处厚甘做迂腐人(图)
 
 
 
 
购买进京火车票 江西冤民被打(图)
 
 
配合盟友围堵中共 印度进行史上最大军改(图)
 
 
两创业男孩购物钱不够 陌生人帮付款解围(图)
 
 
朱镕基卸任后看一纸哭晕 温家宝灭口金人庆之说为何出炉(多图)
 
 
日本制定新网络安全战略 首次将中俄朝列为威胁对象(图)
 
 
身为酷吏 绝无善宿(图)
 
 
卖老爷车为爱猫筹医药费 结局意外感人(图)
 
 
深圳父母迷麻将 中秋节3岁女忘车上热死(图)
 
 
报告:英国缺乏细致中国策略 需新方向应对北京(图)
 
 
河南12岁女打疫苗死 母讨说法遭殴打(图)
 
 
当代著名灵媒 与天堂对话—来自灵界的讯息(5)(图)
 
 
恒大理财暴雷 多位受害人轻生(图)
 
 
《反活摘之世界宣言》 团结人类制止中共暴行(图)
 
 
这相声忒棒!孟晚舟回国什么在等她? (图/2视频)
 
 
男子目睹建筑物倒塌 不顾安危爬入废墟救老人(图)
 
 
修身齐家为国尽职 唐名臣柳公绰有古之遗风(图)
 
 
证人指证 重庆当局阻挠追查活摘器官(图)
 
 
官媒争报孟晚舟回国 不提两加国人质获释与孟晚舟法庭认错(图)
 
 
轮回传奇:他一夕成了冥府官 调解冤魂索命债(图)
 
 
法国智库报告 起底中共军队"三大战法" (图)
 
 
感人的孝妇故事(图)
 
 
两岁童困在游乐场索桥上 10岁男孩耐心解围(图)
 
 
正视历史:温家宝和谁一起打掉江安排的接班人薄熙来(多图)
 
 
清除时弊的宋憬(图)
 
相关文章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enminbao.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