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分欄目 › 文化 › 文章: | |
明察善斷 古代官員巧判盜牛案(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歷史上是一個農業大國,與民生息息相關的耕牛的地位相當重要,古代一些王朝禁止隨意屠殺耕牛,偷竊耕牛更是犯罪行爲。古籍中記載不少古代官員巧斷侵吞他人耕牛和盜牛案的故事。 顧憲之讓牛自己認主 晉代著名書法家顧愷之的孫子顧憲之,在南北朝時期南朝宋時曾任建康縣令,南朝齊時被拜爲衡陽內史、豫章太守等職務。他爲官公正清廉、體恤百姓,多次拒絕有權勢之人的請託,唯按照法律公正處理,因此得到百姓的愛戴。史家稱讚顧氏祖孫「時移三代,一德無虧,求之古人,未爲易遇」。 在任建康縣令時,顧憲之曾斷過一起盜牛案。有一個村民的耕牛被盜後,在一戶人家發現自己的耕牛,但該戶人家堅稱牛是自家養的。沒辦法,兩人對簿公堂,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前任縣令根本無法決斷,案子就一直這麼拖下去了。 顧憲之上任後,兩家又來打官司。顧憲之了解整個案子後,對兩家人說:「不用多說了,我知道怎麼辦。」 他下令解開牛的繮繩,讓牛自己隨意地走,結果牛直接回到原來的主人家。盜牛者啞口無言,只得服罪。 顧憲之斷案公正又足智多謀,時人號曰「神明」,加之他「性又清儉,強力爲政」,故京城內飲酒者得到好酒都稱「顧建康」,以讚美顧憲之爲官如美酒一樣清醇。 於仲文巧斷爭牛案 於仲文是北周和隋朝時有名的大臣。他自幼好學,年少時就十分聰敏,讀書不倦。長大後,他最初在北周任趙王宇文招的屬官,不久遷任安固太守。後被徵爲御正下大夫,封延壽郡公。隋朝時被授予右翊衛大將軍,掌管文武官員人選事宜,後進位光祿大夫,深得皇帝信任。 在任安固太守時,於仲文曾處理過一起失牛案。當時有任、杜兩家各丟失一頭牛,後來有人找到一頭牛,兩家都說是自家的,州郡官員無法判斷誰是誰非,因此遲遲不能決定牛的歸屬。 當時的益州長史韓伯俊說:「安固太守於仲文自小聰明細心,可以請他來決斷這件事。」 於仲文了解事情經過之後說:「這案子很容易解決。」 他讓兩家把各自的牛羣趕過來,然後把找到的那頭牛放開,結果那頭牛跑到任家的牛羣中。只有這樣可能理據還不夠充分,於仲文又暗中派人給牛弄出了點兒小傷。看到牛的傷口之後,任家人嘆息難過,而杜家人卻安然自若。 於是,於仲文判定牛歸任家,並斥責杜氏作假,杜氏承認欺瞞的罪行後離去。 裴子云出奇策斷案 唐代裴子云曾在衛州新鄉擔任縣令,他在斷案時常常能想出奇策。 一天,有個叫王敬的年輕人來狀告自己的舅舅。原來,五年前王敬應徵入伍,被派去戍邊,臨行前,他請舅舅李進代養自己的六頭母牛。待他回來後得知,母牛在這五年間共生了三十頭小牛,價值超過十貫錢。 王敬找舅舅打算要回母牛和小牛,但舅舅卻說這五年間已經死了兩頭母牛,也沒有生下小牛,只能歸還他四頭母牛。王敬很生氣,到縣衙狀告舅舅。 裴子云仔細研究這個案子後,想了個辦法。他先將王敬關在縣衙的監獄中,然後將李進傳喚到縣衙,對他說:「本縣發生一起偷牛案,現在偷牛賊已被抓獲,指證說是與你一起偷的三十頭牛,並把牛藏在你家了。」說罷用布衫將李進的頭蒙上,讓他站在南牆下,當面與偷牛賊對質。 李進嚇壞了,驚慌之下吐露實情:「家中的三十頭牛都是我外甥寄養的母牛所生,實在不是偷來的。」還說外甥可以爲自己作證。 裴子云命人除去李進頭上的布衫,李進這次看到眼前站的「偷牛賊」正是自己的外甥。 裴子云道:「既然牛是外甥的,那就把牛還給他吧。」李進這下無話可說了。 緊接着裴子云又道:「念在你辛辛苦苦養牛五年的份上,可以給你數頭小牛作爲報酬,其餘的都歸還外甥。」 王敬和李進都很滿意,案件得到圓滿的解決,全縣都佩服縣令的精察之力。 (參考數據:《梁書.顧憲之傳》、《隋書.於仲文傳》、《朝野僉載》)△ (有刪減) | |
| |
| |
相關文章: | |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 | |
|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