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垃圾分類達45種 日本"零垃圾"小鎮受矚目(圖)
 
2020年7月2日,在日本上勝町拍攝的形狀像問號的一個廢物回收設施。

【人民報消息】日本德島縣上勝町是個著名的環保小鎮,當地居民多年來致力於做好垃圾分類和回收,已有顯著的成果。2020年,該鎮推出一間零廢棄旅館,邀請世界各地的人們前來欣賞鎮上美景,並體驗和學習不製造廢棄物的環保生活。 上勝町位於勝浦川上游,轄內約85%的區域爲山林地帶,規模不等的55個村落散佈在海拔100米至800米的山脈上,在日本四國地區以絕美的梯田風光著稱,但這裏也是四國地區人口最少的一個城鎮,人口只有1,500人左右,老齡化率更是高達50%。 上勝町之前也和大部份地方一樣,用露天焚燒或填埋的方式處理殘留垃圾。2000年,當地許多不符合規格的焚燒廠被日本政府下令關閉,鎮上只剩下一個焚燒廠,應付不了全鎮人的垃圾量。地方政府資金又不足,無法建新的焚化廠或委託鄰町代燒,於是上勝町開始尋求一種不使用焚化爐來處理垃圾的辦法。 2003年,上勝町制定了日本第一個「零垃圾宣言」,並提出一套全新的垃圾分類指南。自此,這座村莊以「極其嚴苛」的垃圾分類制度和高效回收率倍受世界矚目,鎮上居民的共同目標是讓當地成爲「零垃圾」小鎮。 現在,上勝町的垃圾已經細分爲45種類別,紙製品可分爲報紙、書籍、雜誌、紙箱、傳單等;罐子分成鋁罐、鐵罐、噴罐等,全都必須分開回收。塑料瓶也必須和瓶蓋分開,還要洗乾淨,並清理瓶子上的標籤,玻璃甚至要按顏色來分類。至於家裏的廚餘則須自己製成堆肥。 這裏甚至沒有垃圾桶、垃圾車,也沒有清潔工人,所有人都是自己將垃圾分類後拿到回收中心處理。然後,回收中心的工人確保垃圾已經妥善分揀並進入正確的垃圾箱。到2016年,上勝町超過80%的垃圾已被回收及再循環。 上勝町零垃圾研究院院長坂野明說:「我們的目標是到2020年實現全鎮『零垃圾』,但也遇到了一些超出我們能力範圍的障礙,另外,一次性使用物品(例如衛生用品)仍然難以分離。」 如此「麻煩」的垃圾分類手法,一開始推廣得並不順利。不過,在看到焚燒垃圾對環境產生的危害後,居民們開始慢慢嘗試,並逐漸習慣了每天分類,久而久之,居民們把垃圾分類當成了一種生活方式。有居民說,這裏的垃圾分類挺複雜,但自從搬來這裏後,他的環保意識提高了許多。 小鎮居民還探索廢物再利用手法,把不用的衣物、床單、被罩等加工做成玩具、購物袋等商品,賣掉之後籌得的款項會繼續用於垃圾回收。 2020年5月31日,上勝町推出一間旨在推廣零廢棄生活的「爲什麼旅館」(Hotel Why),其外型就像一個「?」號,因爲它的使命就是協助人們詢問和思考自身與廢棄物的關係。 在這間外型像「?」號的旅館中,圓點的部份就是旅館本身,而勾狀部份則是零廢棄中心、二手貨商店、自助洗衣店和廁所。 爲了符合上勝町的環保政策,這整棟建築是以當地盛產但被拋棄的雪松木和廢棄傢俱、門窗興建,體現出廢棄資源活用的精神。 這間旅館不但致力於創造零廢棄經濟,同時也邀請遊客參與他們的零廢棄中心的運作,並學習其它的環保經驗。△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1/4/2/7240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