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新聞簡述(圖)
 
畢藤菲
 
爲提升極地作戰能力,6月6日,美軍在阿拉斯加正式恢復了陸軍第11空降師的軍事編制,應對中俄在該地區的擴張。

【人民報消息】 在北極抗衡中俄 美軍重啓二戰時代空降師 爲提升極地作戰能力,6月6日,美軍在阿拉斯加正式恢復了陸軍第11空降師的軍事編制,應對中俄在該地區的擴張。 6月6日,美國陸軍參謀長麥康維爾在阿拉斯加的溫賴特堡舉行重新授旗儀式,這是近70年來,陸軍首次設立空降師,爲未來在嚴寒氣候下作戰做好準備。 第11空降師是美國陸軍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時期的軍事編制,曾在太平洋地區參與作戰,上世紀50年代解除編制後,在60年代短曾暫重啓過兩年。 此次恢復編制,旨在打造一支極地作戰勁旅來抗衡中俄。隨着北冰洋逐漸融化,適航期延長,獲取自然資源更加方便,中共也趁機加入到北極地區的軍事角逐中。美國不得不在此地區提升戰力,同時抗衡來自中俄的區域威脅。 歐洲議會通過印太報告 關注臺海安全 6月7日,歐洲議會全會以474票贊成,60票反對,80票棄權的壓倒性票數,通過「歐盟與印太地區之安全挑戰」報告,關注臺海安全並視臺灣(中華民國首府暫居地)爲印太地區重要夥伴及民主盟友。 報告內容多處表達對臺海安全的關切,強調中共對(中華民國)臺灣領土完整構成威脅,不利區域安全與穩定,表示反對任何脅迫及破壞臺海現狀的單邊行動,並強烈駁斥中共企圖將俄烏戰爭與臺灣安全局勢相提並論的宣傳。 報告同時歡迎中華民國在促進印太區域和平與安全發揮積極作用,並視中華民國爲歐盟在印太地區的重要夥伴和民主盟友,敦促歐盟與中華民國在多元議題加強交流合作,以及重申支持中華民國以觀察員身份參與包括世界衛生組織(WHO)在內的國際組織。 50年來首次 日本將派現役軍官駐臺 日媒報導,爲了表示對臺灣的支持,日本政府將派現役自衛官常駐臺灣。這是中共與日本建交50年來首次,以前都是派退休軍官。 日本產經新聞6月4日引述消息報導,日本政府最快今年夏天將派遣防衛省現役自衛官常駐臺灣。但考慮日中(共)關係,將派遣文職官員而非武官,與目前駐臺退休自衛官一起守衛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 報導說,因爲臺日(中華民國與日本)沒有邦交,一直由日本臺灣交流協會臺北事務所負責使館業務。事務所內部設有「安全保障擔當主任」,相當於使館的防衛駐在官,由相當於少將頭銜的退休自衛官擔任。 產經新聞臺北支局長矢板明夫指出,這將是1972年日臺(日本與中華民國)斷交後,日本首度派遣防衛省現役官員駐臺,日臺軍事交流將更上一層樓。 DHL:中共堅持清零 令全球海運價格飆漲不降 全球供應鏈及航空交通受疫情影響,變化翻天覆地,國際物流集團DHL執行長表示,中共堅守的清零政策,正導致全球海運費用居高不下。 代表航運業者的世界航運評議會聯合主席Jeremy Nixon指出,中共的做法顯然將拖累經濟成長。他說:「即使是今天(6月7日),全球仍有10%的貨櫃船被延誤,在錨地等待、靠泊,或等待港口勞工上工,目前我們仍有這種運能限制,所以供需緊張。」 DHL全球貨運的首席執行官Tim Scharwath指出,這種清零戰略已經造成港口勞動力短缺,使船隻無法迅速卸除貨物並駛向其它地方,並可能對製造商構成生存威脅,因爲他們的定價空間很小,無法吸收更高的運輸成本。 Scharwath還告訴《日經亞洲》,由於中共實施醫療和食品出口禁令,貨物被扣押的風險也更高,即使貨物清關,卡車司機也可能無法滿足健康要求,使得交貨時間被進一步推遲。 歐智庫報告:中東歐民衆對北京威脅缺乏防範意識 中東歐重要智庫「全球安全」(GLOBSEC)日前公佈了「2022年全球安全趨勢」調查報告,闡述了在俄侵烏戰爭背景下,中東歐民衆對西方、俄國以及中共態度的變化。調查發現,大多數受訪者渴望加入西方陣營,但對中共的國安威脅缺乏足夠的意識。 這份調查報告的調查對象,是保加利亞、捷克、愛沙尼亞、匈牙利、拉脫維亞、立陶宛、波蘭、羅馬尼亞和斯洛伐克九個中東歐國家的民衆。 報告指出,過去幾年沒有正確應對俄羅斯不良影響的擴大,「如今歐洲必須更妥善應對中(共)國」。「應該密集戰略宣傳、收割關鍵基礎建設、公開宣傳中(共)國影響以及中(共)國內部人權侵害都是相互聯繫的。」 「全球安全」設在斯洛伐克首都布拉迪斯拉發,其舉行的全球安全論壇剛剛於6月4日閉幕,並公佈了這份《全球安全趨勢》報告。 美軍兩棲攻擊艦停泊瑞典 參與北約軍演 6月3日,美國海軍的基薩奇山號兩棲攻擊艦出現在斯德哥爾摩的港口,它將參與北約於6月5日至17日間舉行的波羅的海作戰演習22號。據北約稱,本次有14個北約聯盟國、兩個北約夥伴國、45艘以上船隻、75架以上飛機和大約7,000名人員參加了此次演習。 4日,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主席馬克.米利將軍邀請瑞典首相馬格達萊.安德松一同登上基薩奇山號兩棲攻擊艦,並在艦上發表講話。 米利表示,基薩奇山號出現在此,「表明了對共同事業的承諾,在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中,在大國不能無償入侵小國的理念中」。米利強調支持瑞典加入北約(NATO)。 安德松說,這艘軍艦是「是美國支持的具體表現,也是在歷史的關鍵時刻發出了非常強烈的政治信號」。 (人民報記者畢藤菲綜合報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6/9/74429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