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善惡之報 如影隨形(圖)
 
「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是爲人處世的經驗之談,更是天理神意的果報原則和定律。

【人民報消息】古語云:「積善之家,必有餘慶;積不善之家,必有餘殃。」「禍福無門,惟人自召;善惡之報,如影隨形。」這確是爲人處世的經驗之談,更是天理神意的果報原則和定律。 高鳳翰刻瓢 助失明乞丐 高鳳翰,字西園,號南村,晚年又號南阜老人,當時的世人及後人多尊稱他爲高西園。他是清朝康乾盛世時的一位傑出藝術家,博學多才,能詩善畫,尤其擅長山水、花卉,同時也很擅長篆刻,當時的書畫大家鄭板橋的許多印章就出自於他手。最難能可貴的是他有一顆惜貧憐苦、濟困扶危的善心。 高鳳翰一日外出時,偶遇一個失明的乞丐,他見乞丐衣衫襤褸,手捧着討飯瓢向路人乞討,非常孤苦可憐。 高鳳翰心生憐憫,很想幫這個乞丐做點什麼。當時他身無分文,一時不知如何相幫是好。當他看見乞丐手裏拿着的討飯瓢很好看時,馬上有了主意。 於是,高鳳翰將乞丐領到自己家中,好好款待他一頓飯。乞丐吃完飯後,高鳳翰就將這個要飯瓢洗滌乾淨,並在上面篆刻了一段話,揭示出失明討飯人的悽苦處境:「黑地昏天,前路茫茫,着腳難奔天涯,叫不出一碗王孫飯。」乞丐千恩萬謝,告別而去。 當時的高鳳翰已很有名氣,名人軼事往往都很受人們的關注。高鳳翰爲失明乞丐題詞刻字的故事好像長了翅膀一般,被人們傳得越來越廣,越來越神奇,人們都想一睹這個討飯瓢爲快。 再加上這句話語句風雅,筆法刀功秀勁,因此這個失明的乞丐捧着這個討飯瓢,無論走到哪裏,人們都爭相請他吃飯,只求能欣賞一番高鳳翰的親手大作。從此,這個乞丐到處都能得到善待溫飽。乞丐去世時,好心人也靠把此瓢賣掉而替他籌到安葬費。 種善因 結善果 乞丐去世後不久的一天夜裏,高鳳翰做了一個神奇的夢,他夢見乞丐進了他的家門,鄭重其事地說道:「我此來只有一個目的,特來報答恩公爲我題詞刻字之恩,使我晚年免受飢寒交迫之苦。」 說來也真就這般神奇,恰好那天夜裏高家的僕婦生了一個白白胖胖的兒子。高鳳翰悟到這個孩子就是那個乞丐轉世,因此給他起名瓢兒。這個瓢兒長大也當了高家的僕人,伺候高鳳翰非常盡心,其用心程度遠遠超過其他僕人。 高鳳翰晚年得病癱瘓在床,走動都要人攙扶,這個瓢兒就盡心竭力地伺候高鳳翰,早晚形影不離的照顧、無微不至的關懷,很令人感動。瓢兒還經常攙扶着高鳳翰出去漫步散心,兩人可以說是恩同父子,情如骨肉。(參考資料:《秋燈叢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2/9/16/7490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相關文章
 
  近期最受歡迎文章  (2022/9/16)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