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共高壓下 中國流行「軟抵抗」
 
袁斌
 
【人民報消息】12月10日,中共央廣網報導中共海警船與菲律賓船隻在南海發生衝突,表示責任全在菲方。 評論區裡有5萬多條評論,儘管其中不乏呼應黨媒宣傳,發洩民族主義情緒的,但絕大多數人卻不約而同的都在討論天氣,而且從南到北,全中國各地的人都有。 許多人說,「廣州又熱了,哎,什麼時候下雪」、「今年什麼時候才能穿新買的羽絨服,廣西熱死了」。 「深圳今天穿短袖,熱啊。」 「貴州也降溫了。」 「昆明晚上冷,白天熱也是醉人。」 「成都什麼時候下雪?」 「寧波週六開始降溫了。」 「江西昨天下雨了。」 「南京這兩天老下雨煩人!」 「蘇州今天有點冷。」 「保定徐水下雪了。」 「呼和浩特的雪下的特別大。」 還有人說,「咋都聊天氣了」說完這一句,這位竟然也跟著說「江蘇這裡也變冷了」。 數萬人七嘴八舌,卻完全不理會中共喉舌的「傾情演出」。 一位網友總結說,「評論區都神人也」。 同樣是12月10日這一天,在中共和港府的嚴格操控下,香港舉行了2023年區議會直選。這次選舉被外界稱為「鳥籠式」選舉,所有參選者必須「愛國愛港」,而且民主派被全部清零。投票前,香港政府已經估計到選舉投票率會很低,稱投票率的高低不能代表選舉的質量,但又採取多項措施試圖鼓勵選民投票,包括做宣傳,辦音樂會,讓選民免費參觀博物館。結果投票率還是創下了27%的超慘紀錄,而上屆投票率則達71%。 無論是黨媒報導中菲南海衝突,網民不談新聞卻談天氣,還是2023年香港區議會直選,大多數選民不參與投票,都凸顯了中國民眾面對中共高壓的一種新的抵抗方式:「軟抵抗」。 不言而喻,「軟抵抗」是相對於「硬抵抗」而言。 如果說「硬抵抗」是對中共直接進行批評、批判和反抗,是毫不避諱的開炮,那麼「軟抵抗」則表現為對中共不合作、不響應和不理睬,包括用遊戲的方式對其進行嘲諷與戲弄,以表達對它不滿和鄙夷。 如果說「硬抵抗」是針尖對麥芒,是短兵相接,那麼「軟抵抗」就是旁敲側擊,是迂迴包抄。 黨媒報導中菲南海衝突,目地是什麼?無非是想煽動國人的民族主義情緒。大多數網民的留言並沒有直接揭穿這一點,更沒有明確表示反對,而是對黨媒的宣傳毫不理睬,轉而大談天氣,以這種特殊的方式,表達了對中共宣傳的輕蔑和無視。這就像是人們在網絡上經常刷到的一些視頻,網絡詐騙犯們雖然在極為投入地認真演戲,但是卻被電話的另一方盡情的戲弄。有人笑稱,「這就是沒安排『輿論引導員』的後果,也是真正的民聲——不讓反對,不願讚美,那就聊天氣嘍~」。 而這一次的香港區議會選舉,儘管官方為了儘可能多的吸引選民參與,事前動了不少腦筋,費了不少心思,但大多數選民仍不為所動,就是不參與,以投棄權票的方式表達自己的不合作。蓋《港版國安法》一實施,香港就變成內地城市了。如今能跑的都跑了,剩下的跑不了的,投不投票不重要了,決定權已經不在投票者手裡了,乾脆直接躺平。我不投票,你能奈我何? 與「硬抵抗」想比,「軟抵抗」的風險和成本都要小許多。而另一方面,其形形色色、層出不窮的形式,則令中共防不勝防,頭疼不已。 「軟抵抗」與「硬抵抗」齊頭並進,已成為當下中國民間反抗活動的新趨勢。△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4/7931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