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台灣出口將進入成長週期 有ECFA保護產業變「慘業」(圖)
 
台灣財經專家謝金河表示,台灣和ECFA相關的產業,今年前11月的衰退都在20%到30%之間,都是中國產能過剩被殺戮的「慘業」。(示意圖/人民報製圖)
【人民報消息】台灣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表示,台灣的出口產業將進入成長周期,且兩岸貿易占比持續下降,那些有ECFA(兩岸經濟協議)保護的產業老早就倒趴在地,有沒有ECFA根本沒有差別! 據Newtalk新聞報導,謝金河週二(12日)在臉書發文表示,今年美國暴力升息,全球需求放緩,但台灣今年前11個月的出口額3925.6億美元,預估全年出口額在4300億美元上下,已經是歷史第三高。並且經過9月成長、10月衰退後,11月出口374.7億美元,年增3.8%,已經揭開了長達8~10個月經濟成長週期的序幕。 謝金河指出,貢獻台灣出口的兩大項目,第一是半導體為主的電子零組件,11月出口146億美元,年減3.6%。另一方面,最早開始進行庫存調整的資通訊產業,11月出口93.7億美元,年增74%。並且預言了明年資通訊產業將會是最早爬起來並領航的產業。 反觀台灣與ECFA相關的石化、鋼鐵、機械、金屬等產業,今年前11個月的衰退都在20%到30%之間。謝金河表示,這些都是中國產能過剩被殺戮的「慘業」,並且贊同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在亞太經濟合作會議(APEC)上發表的「中國特定產業產能過剩,對全球構成威脅」,並更進一步表示「這些有早收清單保護的產業,現在有ECFA保護,已經老早趴在地上了,有沒有ECFA根本沒有什麼差別!」。 謝金河也提到,今年兩岸貿易占比已經從43.9%降到35.4%,而對東協、美國的貿易占比正在持續上升,台灣對於分散市場的努力正在逐漸產生效果。 據維基百科資料,所謂的ECFA,是指《海峽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英文:Cross-Strait Economic Cooperation Framework Agreement,或者簡稱為ECFA),這是台灣與中共之間的雙邊經濟協議,由中華民國政府於2009年提出,總統馬英九視為加強臺灣經濟發展的政策;後於2010年6月29日在重慶市簽訂第一次協議,後續有貨品貿易、服務貿易、投資保障以及爭端解決協議協商從此展開。該協議在簽訂前,曾一度稱為兩岸經濟協議。△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2/14/7932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