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歐美企業警告:中國經濟將拖累全球(圖)
 
2023年8月10日,中國遼寧省營口港的起重機和集裝箱。 (STR/AFP via 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疫情結束後,本以爲中國經濟會迅速反彈,但近幾個月來中國經濟的急遽放緩,給全世界敲響了警鐘。許多歐美企業家警告,中國經濟復甦緩慢將衝擊全球經濟。 幾十年來,從化工、汽車、醫療保健和旅遊等,中國爲各種產品與服務提供了一個蓬勃發展的市場。然而,目前中國的各項貨品進口都在下滑。中國的進口額在過去10個月中,有9個月出現下降。 此前,包含消費品巨頭聯合利華(Unilever)、汽車製造商日產(Nissan)以及美國機械製造巨頭開拓重工(Caterpillar)在內,許多全球企業警告,中國的需求比之前想象的更差。美國總統拜登也說,中國經濟問題是顆「定時炸彈」。 據彭博社報導,全球投資者已從中國股市撤資超過100億美元,並大量拋售藍籌股。高盛集團和摩根士丹利都下調了中國股市目標。 截至6月份的第二季度中,中國國內生產總值(GDP)僅增長0.8%,低於前三個月的2.2%。如果中國經濟增長繼續放緩,鐵礦石或銅礦石等大宗商品也可能會受到影響,這將對澳大利亞、南美和世界其它地區的礦商造成衝擊。 在中國減少購買汽車和芯片之後,日本7月份的出口出現兩年多來的首次下降。韓國和泰國央行行長之前以中國經濟復甦乏力爲由,下調了經濟增長預期。 經歷大流行與封鎖,加上疲軟的經濟,已抑制了中國人的收入,長達數年的房市低迷也意味着屋主擁有的資產價格下跌。這表明,海外旅遊可能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回升到大流行前的水平,泰國等依賴旅遊業的東南亞國家將受到衝擊。 許多西方企業已發出警告,中國黯淡的商業前景可能會對全球產生影響。 BCA Research首席全球策略師貝雷津(Peter Berezin)在接受彭博採訪時說,中國的通貨緊縮對全球經濟來說「並不是一件壞事」,「但是,如果世界其它地區,如美國和歐洲陷入衰退,中國仍然疲軟,那麼這將是一個問題,不僅是中國的問題,而且對全球經濟也是如此」。△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8/30/7747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