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貿易摩擦升溫 中共對歐、美、日、台啟動反傾銷調查
 
【人民報消息】中共商務部星期日(5月19日)公告,決定即日起對原產於歐盟、美國、臺灣和日本的進口共聚聚甲醛,進行反傾銷立案調查。此前一日,中共央視旗下的社媒賬號曾警告稱,歐盟對中共接連發起反補貼調查,「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 據美國之音,中共商務部公告表示,根據多家公司代表中國共聚聚甲醛產業提交的反傾銷調查申請,審查後決定自2024年5月19日起開始立案調查。期限為明年5月19日前,特殊情況可延長6個月。 傾銷調查期為2023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產業損害調查期為2021年1月1日至2023年12月31日。被調查產品名稱為共聚聚甲醛,又稱聚氧亞甲基共聚物,或聚氧化甲烯共聚物。 根據中共商務部介紹,共聚聚甲醛可以部分替代銅、鋅、錫、鉛等金屬材料,可直接用於或經改性後用於汽車配件、電子電器、工業機械、日常用品、運動器械、醫療器具、管道管件、建築建材等領域。 中共曾於2017年發布對南韓、泰國和馬來西亞進口的共聚聚甲醛徵收反傾銷稅,在5年期的措施到期後複審,又裁定自2023年10月24日起繼續徵收5年的反傾銷稅。 最近,歐美和中共的貿易摩擦持續升溫,觀察人士指出,中共和歐盟之間的貿易緊張可能演變成一場全面的貿易戰。 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5月14日宣布,他將對中國電動汽車大幅提高關稅至100%,並對計算機晶元、太陽能電池和鋰離子電池徵收新稅。 此前,歐盟已對中國製造商是否在其市場上傾銷補貼商品展開了多項調查。 歐盟執委會去年10月啟動針對進口中國電動車的反補貼調查。根據相關法規,此案應於13個月內調查完畢,但啟動調查9個月後便可針對中國電動車施加臨時措施,外界預期布魯塞爾將很快會對中國電動車加徵臨時關稅。 今年2月,歐盟對中國鐵路巨頭中國中車公司(CRRC)的子公司「中車四方股份公司」展開調查,「中車」之後退出了保加利亞火車項目的競標。 今年4月,歐盟委員會針對中國太陽能企業競標羅馬尼亞太陽能發電園區進行反補貼調查。調查啟動後,兩家企業撤回了競標申請。 這些調查是根據2023年7月起實施的歐盟《外國補貼法案》啟動的,根據該法案,企業有義務通知歐盟委員會,然後歐盟委員會必須評估補貼是否會讓企業能夠提出過於有利的報價,進而對歐盟市場造成負面影響。 然而,這些調查引起中共不滿。中共央視旗下的社媒賬號「玉淵譚天」星期六(5月18日)發帖透露,中共準備對歐盟進行報復。 「玉淵譚天」點名批評歐盟負責人烏爾蘇拉.馮德萊恩(Ursula von der Leyen)對中國電動汽車的反補貼調查,是「與美國政客亦步亦趨」,「渲染中國電動汽車的威脅」,並反批歐盟也在能源和農業上提供補貼。 「玉淵譚天」稱,中國業界對歐盟的補貼政策和惡劣做法非常不滿,認為這嚴重地損害了中國產業利益,呼籲政府利用一切手段予以反擊。 「玉淵譚天」說,中方其實也有充足的反制手段,「如果歐洲繼續採取行動,中方很可能不得不採取一系列措施予以回擊。」△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5/20/8289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