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湖北河南多地下特大暴雨 丹江口泡在了「習巴克」咖啡裡(圖/視頻)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在 14 日遭遇強降雨,城市被淹。(翻拍自X平台@熊維尼)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方逍临綜合報導)7月14日,湖北省、河南省多地繼續遭遇特大暴雨,許多城市被淹。 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在 14 日遭遇強降雨,官方通報在丹江口城區 12 小時累計降雨量高達 350 毫米,刷新了當地氣象站有紀錄以來的新高。強降雨導致襄陽丹江口轄區部分路段、社區出現嚴重淹水,道路封閉,居民受困等災情。 據當地媒體報導,14日當天上午,丹江口的城市主要道路、低窪地區嚴重淹水,大量車輛卡在路上,臨時打雙黃燈停在道路中間,鄰近的商店街被雨水灌入,丹江口市則緊急轉移受困居民 562 戶、1,865 人。
X用戶「熊維尼」發帖說:「湖北十堰丹江口和襄陽都在淹水」。從「熊維尼」發布的影片可以看到,整座城市汪洋一片,在居民區,許多汽車象餃子一樣「隨波逐流」,在居民樓之間狹小過道上,許多汽車被沖到擠在一起,水位已淹沒大部分車輛。斜坡上滾滾泥流仍持續沖刷,災情慘重。 網上有人發消息指出,因上游三峽大壩洩洪,才是造成這次嚴重水患的最大原因。 「熊維尼」表示,「看了一下雨量,就這雨量能734座水庫超汛量?這要不是新聞主播腦子壞掉,肯定就是又沒在所謂的「暴雨」來之前提早洩洪所致。不過最高44mm的時雨量,我實在不知道叫啥暴雨。」 由於夾帶著泥土的洪水呈現出「拿鐵」咖啡的顏色,從空中拍攝,房子、樹木和街上的汽車等,整個座城市彷彿被浸泡在咖啡當中。 中國網友紛紛表示「整個城市都泡在了習巴克咖啡裡」、「水災可以說是制度性的水災」、「治了五千年,治不好水災」、「重慶都起水了,大半個滯納等著喝咖啡吧」。
X用戶指湖北十堰丹江口當局在山上修建水稻田,引發「大水下了山」。(翻拍自X平台@frederic_gold)
X用戶「frederic_gold」發帖批評湖北當局在山上修建水稻田。從畫面可見,整座山修建了層層梯田,所有的樹木都被挖光。土地沒有植被,大水一衝就會引發泥石流。他表示:這只是冰山一角!湖北十堰丹江口水稻上了山,大水下了山。(在山上)建設高標準農田150萬畝。 許多X用戶氣憤的指出,再大的強降雨也不會造成千年、百年不遇的大災難,恰恰是中共當局漠視百姓生死,經常不預先發出警告就命令多個水庫同時洩洪,這才導致百姓家破人亡的最主要原因。 X用戶「窪地老劉」:今天襄陽又是暴雨,到時候沿著漢江,與三峽大壩放出來的水,(由於重慶一帶繼續大雨,三峽的放水力度還會進一步加大)在武漢匯合,所以,過一兩天,我們就會變成武漢人了。 X用戶「ZHANGDONG」:「洪水本是自然災害,而政府封鎖消息,開閘洩洪不及時通知民眾,則造成巨大人禍。」他還提到湖南平江,由於多個水庫同時洩洪,整個平江縣被淹。民間自己統計,現在大水退去了,還有3萬多人也不見了。他說,「這個天災人禍官媒集體沉默,官府忙於封鎖消息。」 X用戶「於春飛」:在災難面前,中共慣用的「為人民服務」口號顯得異常空洞。每逢大災大難,總是百姓自救,而官員們忙於作秀和粉飾太平。解放軍的缺席,正好揭示了中共在危機管理中的無能與冷漠。人民的生命安全成了被忽視的代價,所謂的「人民軍隊」不過是宣傳機器的一部分。獨裁統治下的「強國夢」,在這樣的現實面前,顯得多麼虛偽和可笑。 每逢大大雨,人們都記起三年前鄭州「720超級暴雨」中無數民眾死於地鐵被淹、無數汽車被泡在橋下的可怕畫面。△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4/7/16/8394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