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小說:大梁英雄傳之王者歸來(30) 相府(圖) |
|
李神洲
|
 圖為清 高其佩《山水》,台北國立故宮博物院藏。(公有領域)
【人民報消息】第三十章 相府
危急時刻,只見白雲飛額頭綻放數道金光,額頭處赫然出現第三隻神眼,匯聚天地日月之精華,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白衣童子此時光明大顯,幻化成千手童子模樣,施展神通將骷髏魔王瞬間化為灰燼。
這邊,曾青肉身消亡,形神全滅。
這神奇的場景把莫長老、童瑤、清雲等五位清字輩弟子及虛雲、慧覺、雲霄、蕭明遠、楚臨淵和張大壯,還有清風寨寨主蓋九霄、黃霸天等人都看得目瞪口呆。
曾青一死,那些傀儡失去控制,不再自爆,但藥性還在,如木偶般原地不動。
此時,眾人看到白雲飛身現神跡,都倒地便拜。
白雲飛見曾青已死,大陣已破,逐漸收斂神體,恢復本來模樣,站立身形,向大家喊道:「莫長老、童瑤,各位道友、蓋寨主、黃寨主,大家快快請起。」
眾人慢慢抬頭看白雲飛,都激動萬分。眾人劫後餘生,紛紛感謝白雲飛的救命之恩。
白雲飛道:「天色不早了,我們還是先到相府要緊啊。」
眾人收拾戰場,將傀儡之人捆綁,隨同趕往相府。
白雲飛等眾人收拾行裝,剛走出如意巷,忽然看見又來了一隊人馬,不禁大吃一驚。
眾人仔細一看,是丞相府的趙管家帶領相府侍衛前來迎接。
原來,白雲飛和曾青打鬥時驚天動地,蕭丞相派人探查,看裝束和談話知道是太子等人前來。
趙管家看到白雲飛,慌忙施禮道:「參見太子殿下。」
白雲飛忙上前攙扶道:「趙管家,快快請起。聽莫長老說過,你曾到天山派尋我,這回終於見面了。」
趙管家雙目含淚起身道:「能見到太子殿下,真是天佑我大梁啊。」
於是,太子在眾人的陪同下來到丞相府。大門處,蕭丞相看到太子急忙要施禮,被太子洪啟隔空扶起。
太子道:「此次能夠順利回到京城,多虧蕭老丞相運籌帷幄,安排得當啊。」
蕭丞相眼裡含淚道:「多年的心願達成,老臣死而無憾了。神明在上,天佑大梁啊。」太子一行隨蕭丞相入丞相府。
直至來到丞相府,大家一路懸著的心才終於鬆口氣。太子轉身,對著一路上跟隨自己的各大派弟子及清風寨寨主等人道:「洪啟感激諸位出生入死,捨命相隨,在這裡謝過了。」
眾人道:「天佑大梁,太子安康。」
蕭丞相吩咐趙管家安排眾人休息,命相府侍衛把在如意巷俘獲的傀儡暫時關押在相府,單獨把太子領到府裡內室。此時,太子已施展天山派神功,將易容術解除,恢復本來面目。
只見相府內室,書案旁正站立一人,頭戴紫金鳳凰釵,雍容華貴,容貌威嚴,太子和蕭丞相一見,慌忙倒地跪拜:
「兒臣參見母后。」
「微臣叩拜太后娘娘。」
劉太后此時看到多年未見的太子,再也控制不住,已經泣不成聲,哭著說道:「我兒,快快起來。蕭丞相快快平身。」待太子起身,母子二人抱頭痛哭。
哭了一會兒,劉太后忙擦拭眼淚問道:「洪啟,你這些年過得還好嗎?」
太子道:「都託母后的洪福,兒臣一切安好。都是兒臣做得不好,讓母后掛念了。」
劉太后不愧是當今太后,母儀天下,很快調整情緒,正色道:「太子,既已回京,如潛龍入海,鳳鳥還巢。下一步,作何打算啊?」
太子洪啟胸中早有籌謀,凜然說道:「當年是禁衛軍統領韓夜和劉浪與宗親王合謀,在京城郊外獵場設伏暗算我和鎮遠侯。如今,攝政王身居高位,大權在握,而且已然知曉兒臣回京的消息。依兒臣之見,應速下決斷,兵貴神速。今夜就動手,折其羽翼、斷其臂膀。」
劉太后笑著說道:「太子所言甚是。」轉頭對著蕭丞相道:「蕭愛卿,遺詔和攝政王一夥的名冊都準備好了嗎?」
蕭丞相看著眼前太子決斷的一幕,激動地說道:「老臣早已準備妥當,只等太子殿下歸來。」
太子看著蕭丞相遞過來的名冊,翻到京城大臣那頁,說道:「京城守備同攝政王是一夥,今夜動手必須將他先換掉。」
劉太后道:「哀家早已將換防的軍中虎符帶在身上。」說完從懷中拿出調兵譴將的兵符交給太子。
太子接過兵符,問道:「距離京城最近的將領,可是大將軍李威?」
蕭丞相道:「正是大將軍李威。」
太子道:「好,那就依計畫而行吧。」
三人商議完畢後,太子和蕭丞相各自行動。
劉太后看到太子的英姿和籌謀,甚是心慰,出了相府內室,在宮中侍女的陪伴下,出門乘坐鸞駕,奔慶儀宮而去。
第二日清晨,大梁朝文武百官走上朝堂,驚奇地發現劉太后早已立於龍位之旁。
攝政王昨天知道計畫敗露,太子將要還朝。當晚做了兩手準備,一文、一武。
一是聯繫王公貴族、皇親國戚和這三年來投入自己府上的門生,在朝堂上發難,逼太子退位;二是聯絡軍中將領和昔日部下,集結軍隊布防京城和朝堂周圍。
攝政王今日來到金鑾殿上,感到不同尋常。首先是朝堂上,文東武西的百官中,自己昨夜安排的人馬一個都沒有來;再看,朝堂周圍的禁衛軍也都是陌生面孔;三看,皇位龍椅之旁,站著劉太后。
攝政王和文官、武將跪倒齊呼:「參見太后娘娘。」
劉太后笑道:「眾卿家免禮平身。」
攝政王和文武百官紛紛起身,攝政王正在狐疑、猜測的時候,只見大殿東側,蕭丞相出列。
蕭丞相跪倒稱:「啓稟太后娘娘、攝政王,微臣有要事啟奏。」
劉太后威嚴地說道:「蕭愛卿,所奏何事?」
蕭丞相從懷中掏出當年梁文帝的血詔,對著劉太后、攝政王和文武百官道:「微臣這裡有當年先帝的遺詔。」文武百官一時間議論紛紛。
攝政王聞言臉色大變,大聲斥責道:「先帝的遺詔是真是假,為何現在才拿出來啊?」
蕭丞相不慌不忙地說道:「是先帝的遺筆,諸位請看。」說完將詔書在大殿上展開,引得文武百官都來觀看。
眾人正仔細觀看之際,早有御書院大學士當堂辨認,確認是先帝的遺筆。
朝堂發生的一切正按原計畫進行。此刻劉太后沉著冷靜,心知此刻決不能有半點差錯,威嚴地說道:「呈將上來。」
太監急忙來到蕭丞相身旁,雙手捧回遺詔,轉身畢恭畢敬地跪呈給劉太后。
劉太后接過遺詔,當堂念道:「奉天承運,皇帝詔曰。事關江山社稷,突發緊急,朕將皇位傳位於太子朱洪啟。開元初年三月九日。」
群臣聞聽,面面相覷。劉太后用緩和而又不失威嚴的語調說道:「蕭愛卿,為何才來啓奏,太子失蹤一案可有下落?」
蕭丞相忙道:「因當年太子失蹤,故而隱藏這份遺詔。現如今太子已尋回,老臣對先皇也好有個交代了。」(待續)
(轉自《大紀元》)△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0/8/92636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