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看江澤民統治下,這位縣委書記的故事
 
【人民報消息】中新網北京8月24日消息:只因披露縣委書記杜保幹5年來轟轟烈烈搞「形象工程」,《工人日報》在河南盧氏縣竟被有關部門通知收繳。

8月10日《工人日報》新聞週末在一版頭條刊登長篇報道《貧困縣河南省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保幹大幹「形象工程」實錄》(附後),盧氏山城沸騰起來了,人們奔走相告,爭相購買,山城人民民心振奮當天,《工人日報》火遍盧氏縣。幾天內賣出《工人日報》及羣衆自發的複印件一萬份。

可是,8月15日,叄門峽市委宣傳部某副部長給盧氏縣郵政局局長打來長途話,通知收繳《工人日報》新聞週末及《法制文萃報》和《金劍》雜誌等。

~~~~~~~~~~~~~~~~~~~~~~~~~~~~~~~~~~~~~~~~``
(附:貧困縣河南省盧氏縣原縣委書記杜保幹大幹「形象工程」實錄 )

「形象工程」,又可稱「首長工程」、「獻禮工程」,顧名思義,是指那些主要由政府投資興建並承擔着一定「政治」功能的公共工程項目,其「政治」意義表現爲它們要被裝扮得冠冕堂皇以便如期迎接上級領導的視察。

因爲要上下其手裝點門面,於是偷工減料、敷衍塞責。「金玉其外,敗絮其 中」的情形便在所難免了。「形象工程」往往傷痕累累,最終暴露出其「獻醜工程」、「豆腐渣工程」的本來面目。它不但浪費了大量政府投資和納稅人的血汗錢,而且有時還釀成重大責任事故,導致衆多人員傷亡,真可謂禍國殃民、罪孽深重。

像河南省盧氏縣杜保幹那樣熱衷於大搞「形象工程」的,的確不是孤立偶然的。那麼其中的制度性原因是什麼呢?

盧氏縣是位於豫西邊陲的一個國家級貧困縣,人口38萬,農業爲主,工業基礎薄弱。1996年初,杜保幹上任該縣縣委書記,大搞勞民傷財的「形象工程導致民怨沸騰。他一手抓權,一手稱金賣官。2001年6月4日,根據羣衆舉報和中 央領導批示,杜保幹被檢察機關刑事拘留,6月18日被執行逮捕。盧氏山城隨之掀 起一場反腐風暴,一批貪官污吏相繼落網,居民三呼萬歲……因此案目前河南省兩級檢察機關正在繼續偵查過程中,今天本報獨家披露的是杜保幹5年來的轟轟烈烈的「形象工程」。

貧困縣裏的闊書記

在這個1986年被國務院確定爲國家級貧困縣的盧氏縣,杜保幹是一個婦孺皆知的人物,他的知名度之高,令人瞠目結舌。記者試探性地詢問一個從幼兒園放學回家的小男孩知道不知道杜保幹,小男孩脫口唱出兒歌:杜保幹,真是好,又愛花,又愛草。再問,才知道全縣所有的幼兒園都在傳唱這首兒歌。在盧氏縣城區,只要女交警站得筆直,警車來往穿梭,城區氣氛驟然緊張,老百姓就知道,是杜保幹從市裏回來了。

杜保幹每次從外面出差回到盧氏,盧氏電視臺的人就忙亂起來。杜下車伊始縣直各單位的頭頭腦腦聞風而至,先是杜在前呼後擁下繞城巡視創「叄優」。繼而站在街邊某一位置開會,杜手舞足蹈,把「叄優」創得不好的單位頭頭大罵一頓,被縣電視臺的記者們一一錄入鏡頭,爾後,記者們風風火火返回臺裏,中斷正常節目播出,打出「重要新聞」字樣,接着,盧氏縣38萬老百姓就能看到杜保幹頤指氣使的「風采」。這樣的「重要新聞」的播出,有時是白天,有時是晚上,總之,是杜隨到隨拍,隨拍隨播,而且是滾動播出,當地百姓有一民謠說:打開電視不用看,裏面全是杜二蛋(二蛋系盧氏方言,謂之性格火爆、做事不計後果之人)。

最讓各鄉鎮頭頭腦腦們頭疼的是杜保幹下鄉檢查工作。每次杜保幹出行,都要帶上幾十輛車,前有交警開道,後有公安護衛,浩浩蕩蕩,甚是威風杜喜歡紅色,也不知出於什麼目的,1996年上任伊始,他下令將209國道、鄭 盧省道及縣鄉公路兩側的居民房宅及公房全部刷成紅色,連古色古香的盧氏藥城城牆也不例外。一時間,盧氏大地,舉目所見,一片紅色。縣城專營銷售氧化鐵 紅的商店生意十分火爆。居民對此莫名其妙,杜保幹也不作任何解釋。

常去盧氏下鄉的官員爲此編了一則順口溜:走進盧氏城,望見一片紅,遠看似故宮,近看是藥城。2001年仲夏,記者在盧氏採訪時,仍能看到藥城的紅牆,只是幾度風雨侵蝕,已經脫色不少。據當地一位官員估算,此項涉及幾萬戶居民,每戶開支按20元計算,就爲羣衆增加負擔100多萬元杜保幹或許以爲把盧氏搞成經濟強縣難度太大,就把目光盯在縣城創「三優」上,爲此不惜血本,營造「南國風光」。早在1996年,杜保幹在盧氏人民沒有穩定脫貧的情況下,就耗資1396萬元,在4平方公里的城區搞起了夜景工程、綠化工程、隔離帶工程、人行道鋪花磚工程等10個重點建設項目。

在這些工程中,羣衆意見最大的是綠化工程。所謂的綠化工程就是在縣城裏建7條不同風格的街道。把過去幾十年已長大的梧桐樹一律砍掉,代之以棕櫚樹一條街、雲杉一條街、 垂柳一條街、法桐一條街、翠竹一條街、黃楊一條街、四季桂一條街。據當地羣衆反映,這些花木大多數是從杜保幹家鄉鄢陵縣購買的,不僅價格高得驚人,而且成活率較低。幾百元一棵的棕櫚樹死了刨,刨了再植,植了再死.

杜保幹還喜歡在公路上做些文章,在杜的安排下,縣直各單位在從靈寶進入盧氏縣的209國道上樹起了近百個「龍門架」,上面書寫着一些標語口號,或「中國某某先進縣,中國某某第一縣」之類的東西。每個龍門架耗資幾萬元,總的算下來,也是一筆不小的數目。據介紹,類似的牌子在全縣不下200個,好的還有不鏽鋼或是鍍鋅的,每個花費不下十幾萬元杜保幹在盧氏還搞了幾個項目,一個是杜關的石峪牧場、東灣的蔬菜大棚和洛河灘的中藥材種植園。不管這些項目的效益如何,杜必責令下屬把門樓修得氣勢雄偉,造價不凡。

據說這叄處門樓每個不下20萬元。石峪萬頭牧場投資數百萬元,又是修公路,又是修建蒙古式牧舍,又是架電提水,真正用於購買牛羊的投資寥寥無幾,於是乎,每逢上級領導參觀,便有鄉村領導出資讓當地百姓去鄰近的靈寶市蘇村鄉親友處借牛羊濫竽充數,並塗上顏色以示區別。上級檢查應付之後,鄉里將所借牛羊送還,由於數量龐大,因此,在送還時有弄錯認錯送錯的,因此出了不少洋相。

都是「形象工程」惹的禍

自1986年盧氏縣被確定爲國家級貧困縣以來,黨中央、國務院每年都要給該縣投放數目可觀的資金用於解決老區人民的脫貧問題,到2000年底,盧氏縣扶貧資金已超過1.3億元。此外,這個縣還有河南省財政發展基金、全國山區農業合開發專項資金和天然林保護工程基金。有了這些投入,盧氏縣本該發展前景觀。但是,杜保幹毫無節制地擺弄花架子,耗資巨大,導致財政枯竭,教師、幹部的工資常常靠「借貸」發放,另一方面,杜保幹則聽任一些鄉鎮向百姓搜刮。有可靠消息說,盧氏縣鄉兩級財政已虧空數億元。沒有錢花的鄉鎮職能部門就把目光盯在農民的口袋上。

1998年4月14日,盧氏縣潘河鄉30多名機關幹部和派出所民警驅車來到海家村 前河組,在兩位鄉領導的現場指揮下,他們不顧當地羣衆阻攔,撬門砸鎖,強行拉走當地羣衆的電視機、縫紉機等財物。原因是該組羣衆拒絕到杜保乾的「四通兩建」工地上出義務工。村民何留彥、何富成爲阻止鄉幹部搶拉傢俱,將洛河上 的獨木橋拆掉,鄉領導下令抓人,何富成被押入警車帶走,何留彥奪路而逃,情急之中,只好跳入洛河中,順流而下,餘怒未消的鄉幹部竟用石塊砸水中的何留

一位鄉領導說:脖子粗沒有刀子快,誰不服找杜書記告去!

杜保乾麵對羣衆的控告總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一些地方的職能部門因此倍受「鼓舞」,罰款花樣名目繁多,老百姓防不勝防。去年年底,木桐鄉林站用兩個農民到河口村後山組把該組9戶羣衆在牧坡上放牧的耕牛強行趕走,被憤怒的羣衆從途中奪回。2001年5月中旬,鄉林站從縣林業局請來兩名打手,將9名羣衆強行帶到了鄉林站,罰款1000餘元,沒有開具任何罰沒手續,也沒有處罰決定書。河口村委證實,羣衆放牧的地點是鄉村指定的牧坡,栽有界樁,並非林區。但這夥人說,誰不交罰款讓他到縣裏看守所「歇幾天」。當天,杜保幹就在木桐鄉檢查工作,面對成羣結隊來交罰款的農民,身爲縣委書記的杜保幹熟視無睹,甚至談笑風生。

盧氏縣東方實業公司經理王六靈之妻吳佔用向媒體投訴,他們公司在杜關鎮窯峪村所開的鉛鋅礦口被一夥歹徒血洗,致楊站立等6名民工受傷,2萬元現金及物品被搶劫,受害者多次向縣委杜書記和公安機關控告,要求抓捕涉案犯罪分子。讓人不可思議的是,公安機關不但沒有抓獲犯罪分子,反而將四處告狀的王六靈以合同詐騙爲名抓進監獄。

據王的律師介紹,王六靈與他人完全屬經濟合同糾紛,根本談不上詐騙。年4月13日,盧氏縣公安局將王抓起來後,至今已3個多月,仍沒有一個準確的說法」。一位熟知內情的人說,杜保幹很反感告狀的人,嫌他們給盧氏縣抹黑。


杜保乾的一系列「形象工程」還直接導致盧氏經濟整體滑坡,1999年6月14日至25日,縣政協組成視察團對盧氏縣非公有制經濟發展情況進行了考察,結果是「大吃一驚」。一是優惠政策沒有落實。二是稅費負擔重。叄是經濟環境差.在私營業主座談會上,羣衆反映交警亂收費、亂罰款的問題較多。他們說,交警見外地車就罰款,罰得外地車不敢從盧氏過。司機中流傳着「盧氏路好車難。潘河鄉反映,八寶山鐵礦石銷路很好,因爲罰款太厲害,山西的貨車不敢 到盧氏拉礦石。

1990年,全縣有個體工商戶4588戶,從業人員8866人,註冊資金44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9093萬元(記者注:杜保幹1996年元月上任)。1998年,全縣個體工商戶下降到3130戶,從業人員4697人,註冊資金下降到1750萬元,社會商品零售額下降到3510萬元。1998年底,官道口鎮還有個體工商戶86戶,1999年以來,已經倒閉14戶,請長假2戶,佔18.6%。由於投資環境差,許多個體工商戶紛紛離開盧氏到鄭州、洛陽、叄門峽、西安等地謀生。如1995年被樹立爲全縣個體工商業十面紅旗之一的石紅軍跑到靈寶,北關賣牛肉湯的回民有4戶去了洛陽,就連1995年以前開礦發財的幾戶大款 大部分也都離開了盧氏。

盧氏縣政協視察團考察結束後給縣委和杜保幹鄭重其事寫了份報告,建議放寬政策,改善投資環境,解決「養雞和取蛋的」關係問題,切實減輕非公有制經濟負擔,杜絕行政命令的盲目性和隨意性。這些純粹爲盧氏人民謀利益的金玉良言,杜保幹一句話也聽不進去,將這份報告束之高閣.

在盧氏縣,從1997年開始,杜保幹一聲令下,大街小巷一律不準吸菸。杜是從健康衛生角度出發,還是想一鳴驚人,我們不得而知。這下子可苦了那些進城趕集的鄉下人和外地人,不明縣規者,一俟吸菸即遭巡警重罰,稍有辯解即拳腳交加,甚至手銬加身。把以經濟建設爲中心轉移到以城區創「叄優」爲中心,是 杜保乾的一大創舉。爲了保持城區清潔衛生,杜將縣城大街小巷劃爲若干區段,由縣直各單位承包,任命各單位一把手爲街巷路長,要求每個單位領導每天兩次帶隊上街撿拾紙屑,同時,四大班子每日兩度巡查,稍有懈怠者即電視曝光……
各中小學生每人備一個紙袋,早出晚歸,成羣結隊撿垃圾,搞衛生創「叄優」在盧氏縣成了「正業」。以至於周邊近百個不明底細的縣市組團來盧氏考察參觀城市創「叄優」,而老百姓的口袋卻一天天癟了下來。

在杜保乾的影響下,一些鄉鎮領導爲撈取政績,造假成風。

杜關鎮前幾年在209國道旁耗資幾百萬元扶貧款建起一座錳鐵合金廠,從建之日起,沒有生產過一兩錳鐵。某日,市鄉鎮企業檢查團到盧氏縣參觀,該廠爲了營造紅紅火火的生產氛圍,在鎮黨委書記張××的安排下,工人們準備了大量的麥草,然後沿路安排專人放哨,發現市領導車隊過來,立即傳話讓工人點燃麥草,讓煙囪冒煙,所幸市某領導沒有到鍊鋼爐附近視察,「造假」才得以「瞞天過海」。因此,「麥草煉錳鐵」的笑話傳遍豫西山區,當地羣衆因此總結出一句 笑料:張××辦企業,猛(錳)貼(鐵),杜關鄉改鎮,白換名更有甚者,一些鄉鎮爲了向老百姓橫徵暴斂,竟隨意虛報農民純收入,農民負擔因此加重。磨口鄉螞蟻嶺村支部書記楊風君告訴記者,1998年這個村人均純收入不到800元,農民負擔達80元/人。這樣的負擔在全鄉還是最輕的。他介紹說,去年同屬磨溝口鄉的磨溝口村農民負擔達人均140元,龍駒村人均125元。

由於負擔過重,1998年,盧氏縣範裏鄉的許多村民交不起稅費。於是,鄉里想出了交不齊稅費的家庭孩子不讓上學的做法。9月1日,新學期開學的時候,一部分因爲家長交不起稅費的孩子就被學校拒之門外。

由於杜保幹動輒耗巨資搞假政績工程,縣裏財政嚴重虧損,就在去年上半年 ,盧氏縣連續搞了六次稅收突擊月,隨意向個體工商戶加徵稅賦。杜還將稅收任 務分解到各鄉鎮,這樣,每個鄉鎮幹部包括教師都成了「稅收徵管人員」。有的鄉鎮爲了完成徵稅任務,還將往年已攤收完畢的集資建校費重新向農民攤派。農民在交納完農業稅、農林特產稅及「叄提五統」之後,被迫又向縣交納本不屬於 他們應納的「稅」。有的鄉鎮書記、鄉長甚至貸款交稅。

造福乎?造孽乎?

從1998年以來,杜保幹爲了在短時間內造出驚人「政績」,他把目光投向了 盧氏山區漫山遍野的櫟樹林。

當年春天,杜保幹異想天開在盧氏縣西南七鄉公路沿線搞起了「食用菌百里長廊」,掀起了規模空前的砍樹行動。然後,動員羣衆剷除公路邊麥田裏正在生長的小麥,把香菇架、段木節堆放在公路沿線,目的是便於上級領導參觀。

盧氏縣西南各鄉過去有種植黑木耳、香菇的習慣,但必須在潮溼背陰處、小 河邊才有利於食用菌生長。杜保幹不管這些,他要營造的是形象工程、政績工程 .羣衆有無收益,他不管那麼多。

1999年5月份以來,杜保幹多次主持召開現場會,要求各鄉鎮一年兩季砍樹香菇袋料。杜在大會上宣佈,那個鄉鎮行動不力,完不成任務,書記、鄉長就地免職,並明確表態:老百姓不願搞,可以採取拉傢俱、牽耕牛的辦法對付。杜保 幹說,這叫官逼民富。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1/8/25/1535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