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施琅热」使大陆高烧
 
【人民报消息】中国时报报导,大陆电视台刚播完年度大戏「康熙帝国」,马上有大陆学者急忙投书媒体指陈说,戏里关于施琅与台湾关系的史实几乎全盘皆错,并批评这种历史剧脱离史实的不当。

  据指出,「康熙帝国」在一些时间点上发生错误,如施琅为清廷收回台湾郑成功政权所有的金门、厦门,时间是在康熙十九年,而不是康熙廿八年;清廷收复台湾的时间,是康熙廿二年,而不是康熙卅二年。

  再有,施琅为清廷失复台湾时,「康熙帝国」指郑成功的儿子郑经自刎身亡,但根据正史,当时郑经早已病故,是由他的次子郑克爽代表降清;「康熙帝国」指康熙下密旨,要求施琅不得入台,而根据历史,施琅不但入台接受郑克爽的投降,还在台湾做了三个多月的安抚工作。

  犯了关于施琅的历史错误,「康熙帝国」可以说是踢到铁板了,因为出于当前两岸关系的因素,施琅研究早已经成为大陆的台湾研究显学。回顾历史,施琅原本只是中国几千年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小小军事将领,唯一的可书之处,就在他为清廷收复台湾,但正因为如此,大陆学术界对施琅的研究及赞扬,已经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

  由于施琅祖籍福建泉州,泉州因此成为施琅研究的重镇。一九八三年以来,大陆史学界就多次在晋江、泉州、厦门等地召开施琅学术研讨会;一九九六年,泉州成立施琅研究会;二○○○年,厦门也成立施琅研究会,并定期出版「施琅研究」论文集。此外,福建各地还兴建了施琅纪念馆,举办「施琅杯」华文诗词比赛、「施琅杯」灯谜锦标赛,并新编历史剧「施琅将军」等多种以「施琅」为名的活动,而关于「施琅与国家统一」的研讨会,更是年年举行,参加的大陆学者动辄数百人。

  大陆对施琅的研究热潮,并不限于福建或是历史学者,几年前,在两岸关系紧张的时刻,也传出中共军方热衷于研究施琅的攻台战略,只不过这种对军事问题的强调,在两岸关系趋缓之后,又被历史问题压过。

  大陆学者热衷施琅研究的意义自不待言,主要在施琅为清廷收复台湾,厦门市中共官员在一次施琅学术讨论会的发言中就明白指出:「施琅留给我们后人最珍贵的思想遗产:一是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光荣传统;二是以军事手段促成台湾问题政治解决的战略思想。这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重大的现实意义。」

  事实上,历史学者受当代政治左右而选择研究主题者,并不只是中国大陆独有。日本殖民台湾时期,日本学者热衷研究郑成功,原因在于郑成功具有日本血统,可以充实日本对台湾的统治合法性。台湾早期对郑成功的研究,不也是混杂在「田单复国」、「毋忘在莒」的春秋、战国历史中,一度成为显学。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1/5/18137.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