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蘋論:撒切爾夫人比李光耀有見地
 
【人民報消息】當企業、個人依然無法在一套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下競爭、當走後門及特權依然深植在經濟制度內時,年輕人的求知慾再強也將無用武之地。

由於中國經濟持續高速增長,不少學者、分析員甚至政治領袖紛紛推斷中國將在甚麼時候超越日本、甚麼時候超越美國。最新的例子是新加坡內閣資政李光耀先生,他最近就在一個國際座談會上表示,由於中國的新一代年輕人求知慾強,對知識如飢似渴,他們將可驅使中國持續高速發展,令中國在二○五○年時趕上美國的發展水平,令世界局勢產生重大變化。

■淪爲「笑話」

像李先生這樣的推斷無疑可以造成鬨動的效果,但我們認爲李先生的預測跟九十年代初估計日本將超越美國的推測一樣,只是種一廂情願及基於片面事實而作出的推斷而已,到頭來極可能像「日本第一」那類預言一樣淪爲「笑話」。

應該看到,經濟發展從來不是一個直線向上的過程,過往的發展情況,根本不能保證未來可以有同樣的發展速度,日本及東南亞經濟近幾年的表現就充份反映了經濟發展的脆弱性及多變性。試想想在九○年時有誰會想到在六十年代每年增長百分之九、七十年代後每年增長百分之四的日本,會在整個九十年代陷於零增長甚至負增長的情況呢?

更重要的是,年輕人求知慾很強,根本不是促進經濟發展的重要因素。就以大部份發達國家包括美國爲例,他們的青少年不見得比其他地區的青少年更用功、更渴求知識,但這些國家完善自由經濟制度、法治制度及對私有產權的較佳保障讓青少年以至社會上大部份人能不斷求變、不斷發展潛能,這才是推動發達國家包括美國不斷增長、不斷保持競爭力的原因。換言之,良好及有效的自由經濟制度才是發展的關鍵。偏偏中國在這方面的發展是最緩慢、波折最多的;到目前爲止國企改革的進程依然舉步維艱,自由市場體系的一些基本配套如法治制度、訊息的自由流動更是遠遠未及水準。當經濟制度依然有大量漏洞、當企業、個人依然無法在一套公平、公正的遊戲規則下競爭、當走後門及特權依然深植在經濟制度內時,年輕人的求知慾再強也將無用武之地、也將會處處被掣肘,或是被迫到其他國家或地區爭取機會;在這樣情況下,求知慾強對經濟發展作用不是很輕微嗎?事實上在中國近百年的歷史中,每一代中國青年的求知慾都不會比現時的青年弱,例如五十年代中國的青年不是熱火朝天的努力學習、建設國家嗎?但他們的努力卻被無效率的制度、高壓的計劃經濟制度給消耗掉了。這不是說明了青年人的求知慾跟經濟發展沒有多少關係嗎?

■須徹底改革

跟李光耀先生相比,我們認爲英國前首相戴卓爾夫人對中國經濟前景的預測中肯得多。她在不久前出版的新書——「治國方略」(Statecraft)說:「中國無疑正朝經濟超級強國之路邁進,但要達到目標,中國必須進行非常徹底的經濟改革,但這樣重大的改革到目前還未有成功的例子。」

蘋果日報5月24日社論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5/24/2105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