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這麼個吃法!江澤民非急不可(圖)
 
【人民報消息】近日到上海南方商城家樂福大賣場購物,發現三樓食品櫃檯增添了一個新品種。一隻只拳頭大小的動物,被壓得扁扁的,燻得黃黃的,既分不清頭,也看不出臉,一看名稱,赫然寫着「燻拉絲」,18.8元/斤。實在看不懂,只好問營業員,起初他還不肯說,在記者的一再追問下,才環顧一下四周,小聲道:「蟾蜍」。

蟾蜍,就是人們印象中奇醜無比的癩蛤蟆。不知從什麼時候起,上海郊區民間盛行的吃蟾蜍的風氣,已逐漸蔓延到上海市區,目前上海賣「燻拉絲」的絕非家樂福大賣場一家。在廣東,蟾蜍也悄然登上一些酒家的食牌,從清蒸、蔥油燒、姜蔥炒、椒鹽炸,到蟾蜍火鍋湯、蟾蜍水蛇粥等,食用方法五花八門。廣東的南海、番禺、順德等地吃蟾蜍(廣東人叫田雞)最盛行的時候,每到晚上,在鄉間的曬穀場上,燈火如晝,百多張桌子食客滿座,一個個吃得痛快淋漓。

自古以來就有吃蟾蜍風俗的上海市郊青浦、金山等地,目前已經很難找到土生土長的蟾蜍了。當地人將蟾蜍扒皮、洗淨、用油燻、拌以佐料製成的風味小吃--「燻臘絲」,近年來被「發揚光大」,吃風日盛,甚至被當作地方上一種特色旅遊產品向外推銷。在每年的5至8月吃蟾蜍旺季,青浦區的練塘鎮和金山區的楓涇鎮還一度發展成華東地區蟾蜍的「地下集散中心」。

據了解,這些活蟾蜍都是從浙江、安徽、江蘇、山東等外地販運到上海,當地的收購價只有幾毛錢,在上海以每斤1.80元左右出手,上海的批發商再以每斤2.50元左右的價格賣出,等到把「臘絲」扒皮、跺頭、淨腳、用油燻好,製成「燻臘絲」,零售價每斤可賣到9元,如果有門路登上超市、大賣場的大雅之堂,搖身一變爲「燻拉絲」,價格也隨之翻番,每斤高達18.8元。

中國各地都能找到經營田雞菜的餐館。聽說現在連外國人也喜歡吃蟾蜍,因此中國的蛤蟆還出洋過海,遠銷到歐洲和美洲國家。據說 河北是中國蛤蟆捕獲量和出口量最大的省份。據該省政府有關部門統計,河北現在每年光是出口的蛤蟆腿就超過2,000噸。就是這樣在國際市場上也還是供不應求。

如此規模龐大的人爲地消滅蟾蜍,蟾蜍很快就會在地球上滅絕。

據說江澤民是蟾蜍王轉世,就是蛤蟆的頭兒。無論怎麼個吃法,餐館的廚師都是抓過來,首先把蛤蟆頭砍掉!這麼宰殺,不但蟾蜍在人間的子子孫孫被海內外的人民抓盡吃絕,而且照蟾蜍天天被砍頭兒的紅火勁兒看來,江頭兒的氣數已盡,沒有了頭的蟾蜍還能蹦達幾天咯!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7/21/22076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