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百年《大公報》紅朝蒙羞
 
【人民報消息】在實行數千年帝制的中國,報紙的面世是很晚的事。而能在激盪的現代史中穿過百年風雨,保存至今的報紙,非《大公報》莫屬。

今年是《大公報》創刊100週年,海外多家傳媒都發表了許多紀念文章,香港鳳凰衛視也播出了精心製作的多集電視片。無可否認,百年老報《大公報》在中國的新聞史上佔有獨特而重要的地位,它記錄了現代中國興廢榮枯的諸多脈絡,《大公報》本身也深深介入了時代的裂變,它貢獻出了一大片中國知識分子的精英,其中不乏可歌可泣的故事和人物。

然而,這一百年中的後半段,《大公報》的光榮歷史卻黯然蒙塵,在所有紀念文章和電視片中,關於《大公報》後50年的事蹟均語焉不詳,能省則省。而且,被鳳凰衛視電視片集採訪的歷史見證人中,漏掉了一批現時已和共產黨分道揚鑣的老報人,羅孚先生就是其中一位。

羅孚自1941進入報社,前後在《大公報》工作了41年,他正是重要的時代見證人。本次節目專門採訪了羅孚先生。羅孚認爲,百年《大公報》的前50年是值得人們追憶和紀念的,而後半段只能餘亦無言了。他認爲《大公報》「百年一半是虛名」。

這分野就是1949年,那時北京《大公報》、上海《大公報》是它的主幹,天津、香港《大公報》是它的旁枝,但首先是北京和天津《大公報》被共產黨軍代表接管,完全變成了黨報,連報名都被抹去;繼而上海《大公報》也被接管。香港《大公報》不在共產黨治下,全面接管是不可能的,但當該報的主幹都不復存在,香港報社的財政自然出現問題,這時候就由共產黨撥款支持,每年有專項預算,把香港《大公報》支撐下去。雖然不是由報社內的黨組織直接管理,而是有知名統戰人士來辦報,但實際上垂直管理香港《大公報》的是香港新華社。

百年《大公報》一向有「四不」的座右銘,即「不黨、不賣、不私、不盲」。然而《大公報》一旦成了黨產,非黨勿言、非黨勿動、非黨勿視、非黨勿聽,還有什麼「不黨」可言?它變成變相黨報之後,銷路愈加萎縮,一切財政都由黨來包乾,又有什麼「不賣」可言?它必須依照一黨之私去定調,按黨的方針去辦報,它是黨的私產,不再是大衆的公器,還有什麼「不私」可言?它因一黨之私而盲,沒有自己的語言、自己的眼光,首先從思想上就盲從於黨,又有什麼「不盲」可言?

羅孚先生追憶肅反、三反五反、五七年反右、大躍進和文革……香港《大公報》都是緊跟不捨的,從他本人來說,開始是相信,而後半信半疑,最後完全不信,但還是要按黨的指示辦報,羅孚先生痛心地說:這是「盲目、盲心、盲從!」

羅孚再舉八九民運之例,那時他已被軟禁於北京若干年了,但他知道香港《大公報》在「黨意」不明時,曾經跟着民意作報導和發議論,允許員工參加遊行,在報館門口掛起支持民運的標語。但戒嚴令一下達,北京形勢突變,門口的標語就被清理得乾乾淨淨,報紙口徑就從反對李鵬到支持李鵬……這就是「黨、賣、私、盲」一應俱全了。

羅孚先生表示,紀念《大公報》百年報慶,他也頗有懷舊的滄桑之感,懷念那些風雨雞鳴的日子。但刻骨銘心的不單是「風雨」,而是「雞鳴」,只有新聞自由、言論自由真正降臨中國,才能有羣雞齊鳴的明天。

轉載自明慧網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2/8/19/22573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