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中國新屆政府應該讓農民看到希望 (圖)
 
【人民報消息】中國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而中國的農民又佔中國總人口的大多數。因此,中國農村經濟的發展和農民生活水平的高低,對於中國的經濟發展具有重要的意義。

據美國之音報導,今年中國的糧食產量連續第6年下降。由於收益太低以及地方政府攤派過重,大批農民撂荒,離開農村去城裏打工。其結果是糧食進一步減產,農民的收入進一步下降。旅美學者、《當代中國研究》雜誌主編程曉農說,這種現象造成中國農產品供不應求:「農業已經連續數年處於減產狀態,今年到了一個極限的階段。所以到了今年將近年底的時候,由於農產品的數量逐年在下降,出現了農產品短缺。其結果導致今年10月到11月全國的農產品價格大幅度上漲。」

程曉農說,農產品價格上漲從短期來說對農民是有一定好處的,因爲種植農產品的農民收入在今年年底和明年年初將會有所上升。也就是說,農民連續多年經營虧本的狀況會有所改善。程曉農認爲這是市場經濟導致的自然結果:「這個情況並不是政府政策的結果,而是市場調節的必然結果。就是說,剝奪農民多少年以後多少有點反彈。現在讓農民有一個喘氣的機會。」

*農民負擔太重 農村人口外流*

程曉農認爲,中國造成農村人口外流的一個重要原因是農民覺得農村基層幹部太多,農民負擔太重,地方政府向農民攤派的太多,農民感到吃不消:「基層幹部的人數平均已經達到20個農民到25個農民養活一個幹部。這個比例是幾千年來中國歷史上最高的,遠遠超出農民的承受能力。」

程曉農說,雖然過去幾年中國政府曾經試圖削減農民的負擔,減少農村的幹部。可是最後共產黨意識到這樣做的結果可能嚴重削弱他們在農村的統治,所以最後中央政府的選擇是,寧肯維持攤派負擔,也不能減少幹部數量。而在今年上臺的新屆政府,看來也不打算改變過去的方針。也就是說,新屆政府在農村問題上、在三農問題上的基本政策沒有給農民帶來希望。他說,因此,今年農民和幹部之間爲了攤派發生的一系列摩擦仍在加劇。

*農民進城加大城市就業負擔*

程曉農說,現在看的很清楚,農民在農村就地發展恐怕是沒有辦法獲得新的生路。所以政府實際上是在準備大批農民湧進城市。可事實上城市的失業率已經居高不下。因此,在這種情況下,奢談城市人口增加多少億是毫無意義的:「問題不在於多少農民湧進城裏,而是政府在城裏能創造多少就業機會。如果根本不存在新的就業機會,農村人口湧進越多越糟糕。所以換句話講就是,如果2020年中國城市人口真的達到多少多少億,恐怕是個災難性的消息。」

*農村需要政治改革*

程曉農認爲,中國農村還需要搞進一步的改革,特別是政治改革。否則,農村問題不可能解決。也就是說,到底是農民爲政府服務,還是政府爲農民服務。這就是現在中國農村問題的根本。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12/21/2919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