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壓住火!講幾個讓江核心一聽就冒虛汗的故事(圖)
 
齊禪
 
【人民報消息】唐朝是中華民族文明史中最輝煌的盛世,爲世代傳頌的「貞觀之治「,在中國歷史上獨領風騷,無與倫比。究其因,則是因爲唐太宗的聖德所爲。

老江,你口口聲聲喊着要「德治」,你知道什麼是德治嗎?如果要求你按照唐太宗的「德治」標準去做,嚇死你,你也不敢再講什麼「德治」了。

吞下蝗蟲代民受災

正見網把以下兩則栩栩如生的貞觀初期故事呈獻在我們面前。

貞觀二年,唐朝京城附近鬧蝗蟲。有一天,爲民而憂而思的具成湯王之德的君王唐太宗進入禁苑中,看到蝗蟲,就拈起幾隻,禱告說:「人民靠穀物活命,你卻吃掉了莊稼,如今我寧願讓你吃我的肺腸。」就想把蝗蟲吞下去,身邊的人勸他說:「這種壞東西吃下去會生病的!」他說:「我願意代人民受災,還怕什麼疾病呢?」還是把它們吞下肚去。據說這一年雖有蝗蟲,卻沒有成災。

貞觀二年關內地區發生旱災與饑荒,有很多百姓賣掉子女來換取衣服和食物,唐太宗下令將皇家倉庫中的金銀絲綢拿出來,替災民贖回小孩,還給他們的父母。他在詔書中還說:「如果能讓年成豐收,天下平安,即使把災禍移到我的身上也甘心情願。」不久天降大雨,緩解了旱情,百姓都很高興。

現在,蝗災、旱災、水災、旱災、瘟疫、怪病肆虐中華大地,一年比一年厲害。從聖德之君唐太宗的所爲來看,中國目前的天災人禍,不是天災造成的人禍,而是江禍造成了天災。

直言上柬受讚揚

秦王李世民繼皇位後,秦王府有一些人抱怨侍奉秦王這麼多年還沒有升官。太宗對他們說,「皇帝只能以大公無私折服於天下,我和你們的衣食都取之於民衆,設置官職並選擇賢良之人做官也是爲了民衆,不管賢良與否就讓自己的老部下做官怎麼能行呢?」

太宗對一些官員受賄的情形十分憂慮,祕密派人假扮行賄者試探這些人,有一個司門令史接受了一匹絹,太宗打算殺了這個受賄的官員。民部尚書裴矩勸阻說,「做官受賄,確實犯了死罪。但是陛下派人行賄,設法使人落入法網,也不符合『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的古訓」。太宗聽後很高興,告訴文武百官說,「裴矩做官能夠據理力爭,不因爲在皇帝面前就惟命是從。如果每件事情都這樣,何必擔心國家治理不好呢?」。

有一次,民間有人上書請求清除佞臣。太宗問到,「誰是佞臣呢?」上書人說,「皇帝可以假裝憤怒來試探,據理力爭的是直臣,害怕皇帝威嚴順從的就是佞臣」。太宗說,「皇帝是河水的源頭,羣臣是大河的水流。源頭污濁了卻要求河水清澈,不太可能。我使用了詐術,怎麼能夠要求羣臣耿直呢?我以至誠之心治理天下,常常對過去的皇帝喜歡用權謀對待羣臣感到恥辱。你的計策雖然好,我也不想採用。」


唐太宗幕僚房玄齡
太宗有一天問房玄齡、蕭禹,「隋文帝和我比怎麼樣?」 房玄齡、蕭禹說,「隋文帝勤於朝政,和五品以上的官員一起討論朝政,吃飯的時候都是衛士送飯。他雖然性情算不上仁厚,也是一個勤勉的皇帝。」太宗說,「你們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隋文帝很多事不明白卻總想搞清楚。不明白就有考慮不周的地方,總想搞清楚就必然多疑。什麼事情都自己決斷,而不依靠羣臣。天下這麼大,事情這麼多,累死了也不會什麼都料理好!羣臣了解隋文帝的習慣,就等現成的,雖然心裏有不同意的地方,也不敢進諫,所以隋朝兩代就滅亡了。而我不是這麼做。我把天下的人才找出來授予其官職,讓他們處理天下的事,我來聽取報告,辦得好就獎賞,辦得不好就懲罰,誰會不盡心盡力呢!這樣就不會擔心天下治理不好了」。

怪不得江核心不但要篡改自己的歷史,還要篡改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歷史呢,因爲史實爲鏡,江澤民一照,能不冒虛火嗎?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3/7/8/27040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