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天安門驚傳定時炸彈 廣場氣氛空前緊張 (圖)
 
【人民報消息】




天安門到處可以看到警察、便衣

國慶期間從4日開始到今天6日爲止,令到天安門廣場旅遊的遊客感到大煞風景的是突然變得異常嚴厲的搜身檢查,究其內因據說是因爲3日晚間,警方在廣場上發現了一個定時炸彈而引發的有史以來沒有過的緊張。

據大紀元記者趙子法報道,4日以後,除了通向天安門廣場的地下通道都有警察嚴密把守以外,四個地面入口處的每處也都被十幾名穿著制服的警察排成「口」字型包圍,他們命令路過的遊人打開全部的大小包裹、內外上下衣服口袋接受檢查,甚至連礦泉水也要問上兩句。在十一歡慶期間,北京警察竟然不避人目,公然的列隊進行氣氛森嚴的搜身檢查,令許多遊客大惑不解。

牽著大黑警犬的男女警察則不間斷的在廣場上轉來轉去(而以往只是間斷的轉上幾小時而已),警察還定時換狗換人繼續在廣場上監轉來轉去的監視。

據說,天安門廣場上的便衣人數劇增,約佔遊人的三分之一之多。

3號晚上突然大量出動的城管也令以往賣小國旗和風箏點綴了廣場氣氛、深得孩子歡心的小商小販們感到特別緊張。而到3日爲止,警察和城管對他們的販賣是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默許。4日以後他們的物品被全部沒收,並嚴令不准他們出售。甚至4日上午,負責天安門廣場的城管局局長和主任等六七名城管的官員們也親自出動,他們聚集在天安門東邊的地下通道入口處站立商量,據說這些領導們平時不會親臨廣場。

從4日以後,天安門各處氣氛分外緊張。而廣場上的武警和警車配備數量則一如既往沒有太大的變化。

接受採訪的人士表示這是天安門廣場檢查有史以來的嚴厲,「我是3日下午不到5點離開的廣場,那時天安門廣場還和以往一樣。4號以後爲什麼這麼緊張?而且抓的這麼狠?天安門廣場上的北京市民都說,你們還不知道呢,3日晚上六七點鐘,一個孩子發現了不知道誰放的定時炸彈,孩子以爲好玩就拿起來了,讓便衣發現交給防暴的,讓防暴的當時給破了。這還不是一個人講的,好多人都講是個孩子發現的。」

「從那以後,進入大廣場的哪個路口都有很多警察,穿制服的男女警察站兩排,兩邊門站一排,進去的道站三個、四個檢查,形成個方塊「口」字型的,把進口地方讓開了。(遊人)那怕是個小包,他也要打開檢查一下。有一個人手裏拿著礦泉水,他也問一下是不是水。我手裏的東西、兜全部都被抄了一遍,我穿著牛仔上衣都給我脫了,我後面兩個小年輕的像是旅遊的,那個女的背著的兜都讓打開搜。特別緊張!」

「地下通道和廣場上的便衣還特別多。他們和遊客不一樣,遊客都是東瞅西看的,匆匆忙忙的,便衣就是挺悠閒的,一個個都是賊溜溜的,眼睛盯著來往的人。從4號以後,廣場上的遊客有三分之一是便衣。這樣的緊張馬上就可以發現。」

「廣場上遛狗的比以前多,不停的遛,兩個年輕的遛完了再換兩個人換條狗再遛,成天沒完沒了的,遛來遛去。過去遛時,總是那兩個人遛,身上還纏著塊布──『警犬』,現在不纏布了,到處遛。過去頭午遛完了下午就看不見了,或者下午遛一會他就沒了。現在就是不停頓的遛。」

十一期間,在廣場上扔下炸彈幾乎是不可能事,因爲裝飾著花草的景色都圍起了警戒線,有警察站在裏面嚴密的把守不能靠近;十幾個垃圾桶都在遠處的地下通道入口處;清潔工人則不停的四處清掃,即使在遊人比較密集的紀念碑、毛澤東紀念堂、國旗前也幾乎看不到紙張。如果有人在廣場上扔下什麼,是很難逃過這麼多便衣的眼睛。不過,從傳聞以及廣場氣氛看,這不可能的事情似乎還是發生了。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4/10/6/3276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