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钦差下乡 中共假民主出了问题
 
傅国涌
 
【人民报消息】今年7月以来,由中纪委、中组部、中农办、农业部等10个部门组成的“村干部廉洁自律建设督察调研组”分赴八省乡村,进行了2个月的“调研”。最后有两个问题引起了最高层的关注,一是农村一些地方“两委”关系紧张,村书记和村主任争权夺利;二是一些地方重选举,轻管理,村干部在土地的征用、承包、转让,以及扶贫、移民、退耕还林等方面,都存在着违法违纪的现象。

钦差下乡发现的这些问题并不新鲜,也不只是个别地方存在,而是带有普遍的。村书记和村主任争权夺利的现象表明,所谓的“村民自治”不过是虚有其名,如果真的实现了村民自治,不具有法律地位的“书记”是没有办法与村民选举产生的村委会争权的。正因为现在农村的政治结构是畸形的,一面要讲村民自治,一面又不愿放弃党治,所以才会出现这样的争权。

依据法律,村民拥有选举权,也拥有监督、罢免权,然而真到了村民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行使自己的权利时,往往难度极大,村干部也好、书记也好,一旦与乡镇及其他更高层次的权力机构结盟,就会利用包括警察、司法等力量在内的一切可能手段,维护他们特殊的既得利益。

村长、村支部书记的腐败更是时有曝光,在沈阳市新城子区原道义镇一个并不算富裕的郭七屯村,支部书记邢仲凯就利用职权贪污、侵占公款达200余万元,像这样的腐败到处都有。在最广大的农村,村民自治只是停留在选举这几天,更多的时候,村民很难有办法制约自己选举出来的村委会,更不要说书记了。

按照“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思维惯性,这一次,之所以大规模地派钦差下乡调研,也可以想见农村有一种危机感,包括“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提出,都隐含着农村不稳定的潜台词。在多数地方,村长、书记往往是既得利益,与村民处于相对立的地位。由于我们的现实中,政治改革依然是一个禁区,舆论高度一律,只许歌功颂德,不准批评,在没有全体公民自治的情况下,孤零零地推行所谓的村民自治,要想真的做到村民当家作主确实难乎其难。

既得利益的力量在当代中国已具有支配性,一切法律条文都从属于这样的既得利益。可以说,从城市到乡村,从上到下,都是如此,强势的既得利益和弱势的人民之间已经泾渭分明,前者拥有特权、轻而易举地占有了最大多数的资源,后者只能在求温饱的路上不断地挣扎。依靠钦差下乡调查实情的做法也太奢侈了,钦差下乡发现的问题,只要中共不放弃党治,也不可能找到可靠的解决方案。

(文章有改动)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11/1/38160.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