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又見官商搶銀行 中行損失6億多(圖)
 

行人走過中國銀行北京總部前
【人民報消息】(大紀元記者韓山報導) 4月2日北京消息,中國銀行新聞發言人王兆文透露,中國銀行北京分行被北京華運達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的「森豪公寓」騙取6億4千多萬元人民幣貸款(約7千 8百萬美元)。3月初,北京市已立案調查,並將涉案的關鍵人物華運達房地產開發公司董事長鄒慶、中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處副處長徐維聯和2個律師事物所的負責人孔衛東、戰軍等人正式逮捕。

上市在即 冰山相繼浮出

在北京市黃金地段的「森豪公寓」外銷樓盤,當初的對外銷售價格爲2500美元/平方米,由中國銀行提供7成20年期房屋貸款。2002年初,整個工程就完全停頓了。當時任職中國銀行北京分行零售業務處副處長的徐維聯,不久被撤銷了副處長之職,並被中行北京分行開除。

據悉,事件過了2年多,舊案重提是因爲近期中行正準備申請上市,國際著名獨立審計機構普華永道(Price Waterhouse Coopers)去年曾對中國銀行進行審計,而審計署也受命對中行進行內部審計。發現了中行北京分行在個人貸款方面的鉅額不良貸款。

個人住房貸款有兩大優勢,年利率低且使用週期長。華運達公司以虛構的購房資料,向銀行申請房屋貸款。編造從購房者身份、銷售合同、首付款證明到收入證明相關資料;以騙貸6.4億計,若每人貸款200萬元,則需借用300多個身份證明和所有相關資料。

醜聞頻傳 影響海外吸金

近年,中國國有銀行計劃在境外上市,通過獲取海外資金來解決銀行內部經營壓力。但醜聞頻頻傳出,對中國政府信用的打擊非常大,讓外界再度記起中國銀行業不穩定狀態,即技術上已資不抵債,貸款飛速增長,從而不斷積累新的壞賬。

中國的國有銀行動輒監守自盜,其監督機制流於形式,飽受抨擊,但這一類事件仍然不斷髮生。香港富昌證券董事長藺常念認爲,最基本的問題是一個監管的問題,人的素質的問題,還有是一個政治制度的問題,如果沒有政治跟道德上的改革,這個問題永遠會不停不停的發生。

中國的銀行早已被掏空

在兩會記者招待會上,財政部長金人慶宣佈,剝離後的國有商業銀行1.4萬億元不良資產,仍將由中央財政來負擔,換句話說也就是由「全國人民買單」。

自從胡錦濤當政後,中共官員「與時俱進」,「緊掏」國庫,貪污的金錢早已不是百萬或千萬計,而是以億爲單位。醜聞不斷的中國國企,監守自盜的速度比中共的印鈔機還快。中國四大銀行都在虧損,壞帳太多,早在朱鎔基時,北京政府就把1萬3千億的國有資産壞帳銷除了。過了3年,溫家寶上臺,又有了虧損,這次給了中國銀行和建設銀行450億美元,合人民幣3千多億;答應給工商銀行600億美元;農業銀行也要求1千6百億美元彌補虧損。年初用1萬5百億,置換農村信用社的不良貸款。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說,按照國內標準的三級分類,中央壞帳是35%;但按照國際標準的巴塞爾協定規定的話,就增加到75%的壞帳。這還不包括剝離的壞賬,如果算上已經撥出去了1萬3千億和450億,再加上銀行的,已經超過100%。

沒有經濟實體做基礎,用印刷機印出來的鈔票,就如海市蜃樓般易幻滅。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5/4/3/35257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