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一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的痛与恨(多图)
——──怀念文革死难者
 
力虹
 

一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画作。

【人民报消息】去年到宁海县城探望二位八十年代的诗友,这里是徐霞客写下他的第一篇著名《游记》的地方,又是明代大儒方孝儒的故乡。在游览了新开辟的“浙东小三峡”之后,我们路过县城的市中心已是华灯初上,只见一个现代风格的偌大广场展现在眼前,让这个小小的县城顿时气派了不少。朋友告诉我,这是新建的“潘天寿文化广场”。

看来,潘天寿家乡的人们终于觉得有必要拉这位艺术大师(1897~1971)来装点门面了。不知道宁海人还记得否──1969年初,病中的潘天寿被从杭州押回家乡游斗时,乡亲们是用怎样的残忍方式,让他受够了凌辱?这位画如其人的铁骨铮铮的艺术大师对浙江美院红卫兵造反派的抄、烧、批、斗,似乎尚能倔强地承受,但父老乡亲的无情践踏,却击毁了他内心的最后一道堤坝。

带着浑身伤痕与唾沫返回杭州途中,潘天寿捡了一张香烟纸,在烟纸背面写下了一生中最后一首诗“莫嫌笼狭窄,心如天地宽。是非在罗织,自古有沉冤。”从此病情急速加剧,不久便含冤死去……不管今天的“潘天寿文化广场”有多么的富丽堂皇,大师之心早已零落成灰。

1897年潘天寿出生在浙江宁海北乡一个名叫“冠庄”的青秀山村,原名天授,字太颐,号寿者。父亲敦厚朴实,被人尊为“达品公”,母亲周氏聪敏贤达,持家有方。潘家薄有祖产,但因世道不顺,家境渐趋困顿。自童年起,潘天寿就开始帮家里砍柴放牛。冠庄西山有一座青葱的雷婆头峰,是他与小同伴常去樵牧与戏耍的地方。潘天寿晚年自号“雷婆头峰寿者”,其中寄寓了他对家乡的美好记忆。

在村里的私塾和县城的正学小学里,他的艺术天赋已如雨后新芽,显露无遗。 1915年秋,潘天寿说服父亲,考取了浙江省第一师范。浙江一师是当时省内最高学府,吸收日本明治维新后的教育体制及思想,对社会上各种先进思潮相迎不拒,学校里的思想非常活跃。从上海聘来的李叔同先生儒雅通达,人格高洁,为潘天寿深深折服。

1918年,李叔同剃度出家,潘天寿想追随而去,但被李师打消了念头。直至晚年,李师所赠的一副对联仍悬挂在他的书房:“戒是无上菩提本,佛为一切智慧灯”。

五四运动爆发,一师马上成为浙江五四浪潮的中心,也唤醒了少年潘天寿的爱国心。他参加了学生运动,感到自已该为国家民族做点有益的事,因此一心一意想通过振兴民族艺术来振兴民族精神。这种艺术良知,后来成为他一生为中国国画艺术卓绝奋斗的精神动力。

潘天寿27岁那年来到上海,见到了仰慕已久的80高龄的海派大师吴昌硕,并成了忘年至交。吴昌硕亲切地叫他为“阿寿”,还特意送他一副集古诗句的篆书对联: “天惊地怪见落笔,街谈巷语总入诗”。吴昌硕给潘天寿的诗文书画予以毫不掩饰的好评,表示出特别的器重,这给了潘天寿无比的信心。


潘天寿画作。
接下来,年轻的潘天寿一面在上海美专授课,一面写作《中国绘画史》,作为美专的教材。同时深入研习石涛、八大、扬州八怪等画家的画作,希求让自己恣意狂放的画风有一个坚实的依托。上海五年,为潘天寿打开了广阔的艺术视野,又在对古代传统和吴氏画风的揣摩与实践中,独立自省,选择了自己独特的艺术发展道路。

1928年国立杭州艺专在杭州成立,请已成大名的潘天寿回浙出任教授。此后直至抗战爆发,这一时期是他在生活上最稳定的一段日子。潘天寿刚到国立艺术院的时候,国画系只他一人,于是他包揽了所有的课程,直到李苦禅加入。为了捍卫中国画的独立性,他对校长林风眠所主张的国画系和西画系合并为绘画系,始终不敢苟同。他在《域外绘画流入中土考略》一文中,考察了外来绘画与传统绘画之间碰撞与交流的历史发展脉络,提出东西方绘画“根本处相反之方向,而各有其极则”的观点,并认为“若徒眩中西折中以为新奇;或西方之倾向东方,东方之倾向西方,以为荣幸,均足以损害两方之特点与艺术之本意”。

七七事变打破了他的艺术梦。1937年10月,日军进逼杭州,艺专开始向后方撤退,潘天寿随之西行去了昆明国立艺专的新校址。这时,校长已由滕固接替,同意了潘天寿提出的中西画分科教学的设想,从此国画专业课时大大增加,独立性与专业性也得以加强。这期间,他曾因家事请假回乡二年,在故乡大量作画,并编写了《中国画院考》,整理了诗集《听天阁诗存》。而他离开了两年的艺专,此时已处于人事的更迭和矛盾中,在多方的力邀之下,在一片混乱中,潘天寿无奈地出任了校长。

像当年浙一师的恩师李叔同一样,潘天寿信奉身教重于言传,信奉高尚的人格可以感化师生,同时他锐意整顿校务,力图振兴艺专。他不搞派系,对持不同艺术观的教授都以礼相聘,还专门派人请回林风眠来校执教。1945年抗战胜利,国立艺专迁返杭州,10月开始正式上课。八年流离的生活至此结束,潘天寿也厌倦了纷繁的校务,于是辞去了校长之职。

随着1949年中共夺取政权,艺术家噩梦才真正开始。新来的校长兼党组书记江丰在一次会上居然说:“中国画不能反映现实,不能作大画,必然淘汰,将来是有世界性的绘画出来。油画反映现实,能作大画,是有世界性的。”让潘天寿吃惊又感到困惑,年轻教师也开始批判他的艺术思想“是封建社会剥削阶级的腐朽思想,光玩弄笔墨趣味,对革命斗争抱旁观态度。” 接着,中国画与西画又合并成绘画系。

他也曾试图为 “革命文艺”付出努力。他随师生下乡参加劳动,创作了一些宣传画似的作品。但对传统绘画的忽视和鄙薄仍充斥美院,潘天寿被排除在教学工作外,像沈从文一样,只让他“整理民族艺术遗产。”后来“民族虚无主义”遭到批判,潘天寿获得“重视”,被任命为中央美术学院华东分院副院长、浙江美协筹委会主任,继而被聘为苏联艺术科学院名誉院士,补选为全国人大代表。

不久,大跃进运动袭来,艺术界也不能例外,师生下乡大炼钢铁。潘天寿对这一切忧心忡忡,但还是冷静地画着自己的画,以排谴郁积。中央美院华东分院改名为浙江美院后,1959年月潘天寿出任院长,中国画系学生的文学课也大幅度增加,教师们还定期举行中国画展。1961年4月,在全国高等学校文科教材会议上,潘天寿提出了中国画系人物、山水、花鸟三科分科意见,得到采纳。文革前的五、六年时间里,浙江美院在潘天寿教学思想的指导下逐步臻于完善,成为海内外现代中国画教学的翘楚。1964年,久未归乡的潘天寿以全国人大代表的身份到家乡宁海视察,受到的热烈接待可想而知。

1966年文革爆发,潘天寿成了浙江美院第一批被揪斗的对象。他被关牛棚的时间最长,吃的苦头也最多。但无论哪一次揪斗、陪斗、游街、示众,他都强制怨恨,默默承认。他说文革是一场灾难,和自然灾难一样,是无法预期和无法控诉的。有一次,他对一位老友说:“人总是有这么一天的,年纪大了的人倒无所谓,担心的是国家和年轻人。国家的损失无法估计,年轻人失去了宝贵的青春,永远无法补救。”

这期间,他被诬为“反动学术权威”、“文化特务”以及“国民党特别党员”,从文革开始直到他去世,“革命干将们”从未停止过对他的折磨。1968年夏秋,浙江美院的 “打潘战役”达到了高潮。《浙江日报》以“浙江美院大批判办公室”名义,整版发表了《文化特务潘天寿为什么能长期独霸浙江美术界》、《秃鹫是特务的化身》等五、六篇文章,一下子将潘天寿推上了万劫不复的受刑台。

随后,报纸、广播、大字报、大标语、漫画以及各式各样的小报、刊物,铺天盖地而来。潘天寿在杭州的家被抄得底朝天,革命干将们拉走的珍贵书画文稿达六、七车之多,连笔墨纸砚也抄了去。他的作品被列入墨画名单,被人毫不留情地在上面打上各种标记,踩上一个个鞋印……在没日没夜的折磨下,这位体质强健的老艺术家渐渐垮了下去……

1971年5月,专案组派人向重病在床的潘天寿宣读了定性材料,即定案为“反动学术权威、为敌我矛盾”。潘天寿气愤之极,当晚大量尿血,昏迷不醒。紧接着就发生了文中开头的那一幕:病中被造反派押回宁海老家,交给当地群众作为“活靶子”批斗,百般凌辱……他在写下那首绝命诗后从此不起,9月5日凌晨,他突然气喘得厉害,双腿剧烈地抖动,汗如雨下。他用最后的意志努力控制自己的双腿,嘴里还喃喃地说:“我想叫它不抖……不成功,……我想……让它……不要抖……”


潘天寿。
黎明前,一代国画大师潘天寿带着“士可杀不可辱”的傲骨,带着“自古有沉冤”的无声呐喊溘然长逝!

30多年后,横加在大师身上的凌辱以另一种方式继续着:抗战期间他有二年在老家蛰居,经常写生于田头山间,特别对水牛情有独钟,画了许多随手送给乡亲。一次,邻居大伯家计窘迫,他便送了一幅刚画好的巨幅《水牛春耕图》,大伯不解,他却嘱其好收藏着。40年后的80年代,此画被一子孙随便贱卖给了古董商,后听说该画在台湾拍出了巨价而后悔莫及……

2004年,上海朵云轩拍卖公司春季拍卖会中,署名潘天寿的画作《锦葵红杏》以112.2万元的价格成交。后经书画专家鉴定,此系伪作。同年,在中国近现代书画拍卖专场上,潘天寿的丈二匹巨画《松鹰图》以500万元高价起拍,最后以880万元的高价成交……

进入21世纪后,浙江美院被奇怪地更名为“中国美术学院”。潘天寿之子、著名水墨画家潘公凯出任院长,但旋即被江泽民的外甥许江(一个前中学美术教师)所取代。从此,典雅质朴的老校园遭拆毁,在原址上大兴土木,急剧扩张,盖起了超豪华宫殿式的西式建筑,突兀在西子湖畔。而其美院本身也理所当然地成了御用“艺术家”们追名逐利的庞大超市。

呜呼!从艺专到浙美,从浙美到国美,历经80年风云变幻,这座曾经的中国传统绘画最神圣的艺术殿堂,如今再也找不到潘天寿时代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以及氤氲其中的一丝一毫的艺术真气。

大师已远去。在我看来,潘天寿以其全部作品和整个生命所捍卫的中国画独立价值,以及中华民族伟大的艺术传统,不是那几处“潘天寿广场”、“潘天寿纪念馆”和“潘天寿雕像”可以赎回的;中共文化专制对一位艺术大师的伤害,已经深及这个民族的灵魂底层,永难弥合……

2006.7.31.宁波


——转自《中国观察》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06/8/1/41193.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相关文章
 
更多文章导读
 
 
 

大内幕!李光耀儿媳被迫自杀的真实原因(多图)
1. 大内幕!李光耀儿媳被迫自杀的真实原因(多图) (257,392次)

墨尔本九评座谈会 看巨变前夕的中国(多图)
2. 墨尔本九评座谈会 看巨变前夕的中国(多图) (111,400次)

一「道解」共产党的「神谕」(图)
3. 一「道解」共产党的「神谕」(图) (109,138次)

4. 重温我们的誓言与决心 (108,939次)

共产党解体是历史的必然 (图)
5. 共产党解体是历史的必然 (图) (108,100次)

嫖宿女演员!江和李岚清喜欢「公干」(多图)
6. 嫖宿女演员!江和李岚清喜欢「公干」(多图) (78,820次)

连任再遇阻!王兆国李铁映炮轰曾庆红(多图)
7. 连任再遇阻!王兆国李铁映炮轰曾庆红(多图) (56,579次)

作践老江!宋祖英围着赵本山转(图)
8. 作践老江!宋祖英围着赵本山转(图) (53,117次)

江绵恒肺癌!江泽民爬不回政治角力场(多图)
9. 江绵恒肺癌!江泽民爬不回政治角力场(多图) (50,392次)

一次最典型的高层乱象(多图)
10. 一次最典型的高层乱象(多图) (44,039次)

赵本山奔丧!演“同一首歌”惹麻烦(图)
11. 赵本山奔丧!演“同一首歌”惹麻烦(图) (42,115次)

12. 不是这碗蛋炒饭要了毛岸英的命(多图) (40,890次)

军委主席胡锦涛收不住闸了(多图)
13. 军委主席胡锦涛收不住闸了(多图) (39,260次)

少林寺密藏七百年的医药秘方为何失效(多图)
14. 少林寺密藏七百年的医药秘方为何失效(多图) (38,773次)

瞧!中共高官离婚大潮一滴水(图)
15. 瞧!中共高官离婚大潮一滴水(图) (38,338次)

16. 中共高层内部的反共力量开始发起进攻 (37,069次)

两颗人头垫底!吴官正透露入党如妓女拉客(多图)
17. 两颗人头垫底!吴官正透露入党如妓女拉客(多图) (35,641次)

18. 曾庆红把持党校 淫旗随处飘飘 (35,336次)

停印!江蛤蟆自传被扔进油锅(图)
19. 停印!江蛤蟆自传被扔进油锅(图) (34,937次)

为何黄菊的老婆弟弟此时被修理(图)
20. 为何黄菊的老婆弟弟此时被修理(图) (34,551次)

一张非常奇怪的照片出现在新华网上(多图)
21. 一张非常奇怪的照片出现在新华网上(多图) (33,711次)

支持!“中央一套”更适合避孕套商标(多图)
22. 支持!“中央一套”更适合避孕套商标(多图) (33,224次)

啧,张高丽那小子下届当政治局委员(图)
23. 啧,张高丽那小子下届当政治局委员(图) (33,044次)

24. 江猪媳接骂!一件陈至立抖馊馊糗闻 (32,699次)

轮回转世!出生34天会说“讨厌、骗人”(图)
25. 轮回转世!出生34天会说“讨厌、骗人”(图) (32,610次)

26. 俺晕!看胡锦涛慰问朝鲜洪涝灾害 (32,316次)

27. 有麻烦!李岚清接住了李光耀这个媚眼儿(图) (32,115次)

一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的痛与恨(多图)
28. 一代艺术大师潘天寿的痛与恨(多图) (31,881次)

不简单!中央有人问陈至立这个问题(多图)
29. 不简单!中央有人问陈至立这个问题(多图) (31,762次)

天津公安局长被低调「双规」的原因(图)
30. 天津公安局长被低调「双规」的原因(图) (31,514次)

新华网动态突显中共高层分歧 (图)
31. 新华网动态突显中共高层分歧 (图) (31,428次)

高层几个焦点人物的最新动态(图)
32. 高层几个焦点人物的最新动态(图) (31,283次)

郑恩宠一追到底!黄菊两亿巨款岂能下落不明(多图)
33. 郑恩宠一追到底!黄菊两亿巨款岂能下落不明(多图) (30,835次)

34. 正进行!一个让众党官颤栗不止的高层消息 (30,772次)

神奇见证!淤泥中的赞美诗诗集千年不腐(图)
35. 神奇见证!淤泥中的赞美诗诗集千年不腐(图) (30,536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