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報消息】最近有一則新聞,可以讓我們窺見中國經濟統計數字造假的情形有多嚴重。根據「中國新聞網」報導,山西省今年上半年的國內生產毛額(GDP)比去年同期下降 4.4%,更比全國GDP成長幅度少11.5個百分點,成爲中國唯一的負成長省分。因爲這個數字「與衆不同」,發佈以來備受各界關注。 日前國家統計局刊登署名文章,讚揚山西省的統計部門「勇於表達事實真相」。這篇文章指出,在現行的政治體制下,各級政府評價下級政府的主要標準,主要是看GDP的總量、成長速度和排名,因此,一些地方和部門經常片面強調經濟增長指標,甚至做大GDP數據,更形成了所謂「官出數字、數字出官」的現象。 國家統計局的文章等於承認,除了山西省以外,其他在全球嚴重經濟衰退中,仍然可以有超高GDP成長表現的省分,大概都是造假做出來的。值得注意和深思的是,這些省分的統計數字造假絕對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爲什麼過去可以對這種情形睜一隻眼、閉一隻眼,而最近偏偏要挑出來明講呢? 我們可以從國家統計局文章的說法看出一些端倪。在這篇文章中特別強調:一個地方的數據將會影響左鄰右舍,若有地方把GDP做大,會讓大家都學習模仿,到時候不僅對該地區經濟發展沒好處,「最後的損害也要全中國買單」。 簡單地說,中國在這次的金融危機中要求銀行寬鬆銀根,並大力鼓勵企業貸款,但是在中國目前「大家造假數字」的環境中,要執行這種寬鬆貨幣政策的宏觀調控,卻跟矇眼開車沒什麼兩樣。舉例而言,如果目前的實況是如同山西省所報告的負成長情形,那麼持續寬鬆銀根是對的;但是如果在目前竟然還會出現7%左右「獨步全球」的成長率,那是不是代表已經出現投資過熱與泡沫經濟的危險徵兆,而需要加以煞車?在山西省與其他各省的不一致數字中,到底要相信哪一個?根據哪一個做決策? 在虛假數字中進行「宏觀調控」,卻不知道經濟的實情到底是蕭條或過熱,其實跟賭博差不了多少,只是這是一場牽涉中國能否安度全球經濟危機的豪賭,也難怪國家統計局「甘冒天下之大不韙」,也要揭穿「國王的新衣」。不過,更值得我們深思的是:到底是在怎樣的政治與文化環境中,才會形成這種扭曲環境,使得「說實話、做實事」不是「理所當然」,反而變成「需要很大勇氣」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