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13年8月23日发表
人气:131,416 分享:
|
|
两个新娘的奇缘 |
|
【人民报消息】明朝嘉靖年间,一个晚秋的下午,天气阴沉,从黄岩城西门抬出一顶漂亮的花轿,但见妆奁华丽,仪仗整齐,吹吹打打,十分热闹。到了北洋,忽然下起雨来,幸好在一座小山岭头有一个小凉亭,大家就把花轿放在里面躲雨。正在这时,只见对面有一顶青衣小轿,也急匆匆上岭来,抬入凉亭,这样,小小凉亭已被两顶花轿挤满,两家抬轿的和迎亲的人只好到附近的树荫下或人家躲雨,凉亭里就只剩下这两顶花轿了。
两个新娘面对面坐在轿内。西边漂亮的花轿里的新娘见东边轿内的新娘正在掩面哭泣,看她戴着旧凤冠,穿着旧衣服,迎亲的人寥寥无几,鼓乐只有一支唢呐和一把胡琴,猜想她一定是个山村小家之女,嫌嫁娶冷落,不胜伤感。想安慰她几句,于是问道:“妹妹,今天是我们的好日,你为何啼哭不止?”东边轿里的新娘止住哭泣,抬头见对面轿里的新娘满头珠翠,一身锦绣,于是含泪答道:“姐姐哪里知道我的苦处!父亲为我出嫁,负了一身债;听说夫家也很穷,我担心今后的日子怎么过呀……”
西边轿内的新娘听了大为同情,有心帮她分忧,无奈身在半途,无能为力,只好陪着落泪。当她取手帕擦眼泪时,无意间碰到了两只嫁银袋,她心里一亮,便提起一只,向对面的新娘说:“妹妹,我上轿时,爹娘各送我一只嫁银袋,里面装有压寿银,分给你一只吧!”说着将一只嫁银袋抛过去,刚好落在对面新娘的怀里。对面的新娘一下子愣住了,她爹娘送的两只嫁银袋,应该成双得对,怎好分开?萍水相逢,又怎好受人家的礼物?她正想说句感激的话,把嫁银袋抛回去,可是就在这当口,雨停了,两家迎亲的都蜂拥奔入凉亭,抬起花轿分别朝东西方向急急下岭去了。
至此,两位贫富迥异、互相不知姓名的新娘开始了自己的婚后生活,谁也想不到她们后来的故事更加精彩动人,竟然流传至今。
先说西边轿内赠嫁银袋的新娘名叫王兰珍,是黄岩城北王姓人家的独生女,嫁给西乡山镇下郑村的一位文武双全的秀才郑慕狄。这个小伙子家境富裕,父母都已去世,为人却豪爽大度,仗义疏财,邻里乡亲都很尊敬他,与兰珍结婚后,夫妻恩爱,感情甚好。
正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就在婚后两个月的一天,一个凶讯传来:两天前的一个深夜,台州沿海的一股倭寇,窜到黄岩城里,大肆抢掠,兰珍娘家全家遭杀,财产洗劫一空。闻此噩耗,兰珍哭倒在地,慕狄悲愤欲绝。之后又接连听说倭寇还在做恶,并有大举进犯西乡的可能。
消息传来,下郑村一带百姓纷纷要求抗击倭寇,乡绅富户们为保护财产,也不断到郑慕狄家讨主意。郑慕狄号召乡亲们有钱出钱,有力出力,同仇敌忾,保卫家乡,一时间,群情激昂,一支三百多人的民团很快组成了,郑慕狄被推为指挥官,王兰珍自告奋勇负责军需物资,大家商定,一切费用先由郑慕狄家代为筹措,等打完仗后,再按田亩数分摊负担。
郑慕狄根据当地地形,决定在村东五里处的牛头峡布置伏击。一天傍晚,倭寇大股人马到了牛头峡。郑慕狄一声令下,四面包围,将倭寇逼近牛头塘。这伙杀人强盗成了落水疯狗,勇士们用堆放在岸边的石头掷打倭寇,经过艰苦的奋战,四百多倭寇大多被埋葬在牛头峡了。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乡亲们将牛头塘改名为“埋倭塘”。
哪知乡绅富户们认为入侵的倭寇已经消灭,家产已经保住,完事大吉了 ,他们不承认以前许下按田亩数分摊负担的承诺,反而说,“谁借来的钱粮谁去偿还!”这一来,郑家债台高筑,讨债的人络绎不绝,不到半年时间,弄的倾家荡产。慕狄只得到学馆教书 ,兰珍帮人绣花裁衣。哪知乡绅富户们又联名诬告郑慕狄“抗倭谋利,吞吃募饷,纠集民团,图谋不轨。”昏庸的官府竟下令捉拿郑慕狄。乡亲们得到消息,赶来相告,慕狄只得连夜出逃,兰珍也被迫带着孩子到他乡谋生。
兰珍带着孩子逃到南乡,给沙埠一家酒坊当佣人。酒坊主人叫许莹生,妻子叫谷金花。谷金花是谁呀?对了,正是当年岭头那顶东边花轿里哭泣的新娘。
话说金花嫁到许家后,打开嫁银袋,见里面装着五十两银子。因为一时找不到赠银的主人,夫妻俩决定先用这笔钱还掉一些紧要的债务,余下的做生意,开始贩卖杂粮,后来开坊造酒。日子渐渐旺盛起来。为了感激当年岭头送银的新娘子,他们在家设了一个“感恩堂”,上面供着那只嫁银袋,佣人只知这房间是东家重地,谁也不知其中的秘密。
兰珍来到许家,因她手脚勤快,又能写会算,很快成了许家的得力助手。这样过去了三年,在这一年年底,兰珍打算回下郑村打听丈夫的下落,金花特意备了一顶小轿送她。回到村里一问,谁也不知郑慕狄的下落。第三天,兰珍只得坐原轿回沙埠。临行时,乡亲们流泪送别 ,还将许多年货塞进她的轿里。
兰珍回到许家,天已转黑,她向主人问过好,便回到灶边小房间,放下包袱,把那些年货倒进畚斗里,内有一小袋花生,是邻居王竹匠送的,她倒完花生,想把小袋翻过来刷刷干净,忽见袋上绣着一对儿鸳鸯。兰珍怔住了,原来这正是她出嫁时爹娘送给她的嫁银袋,大概是破家荡产时 ,混乱中失落在王竹匠家了。看着这只嫁银袋,想起当年出嫁时的情景,想起父母遭难,抗倭破家,官兵搜捕,夫妻失散……兰珍一时思绪纷乱,悲从中来,痛哭不止。
金花因兰珍迟迟没出来吃饭,就去灶壁间唤她。进门就见兰珍捧着一只红袋在哭泣。仔细一看是自家的嫁银袋。就责问道:“你咋把我家的嫁银袋拿来了?”兰珍觉得奇怪,说:“这明明是我自己的嫁银袋,怎么是你的?”金花转身一口气跑到感恩堂,怪!自己的袋子确实还在。她把袋子拿到灶壁间,和兰珍的一比,两只袋子一模一样。金花奇怪地问:“你这只袋子是哪里来的?”兰珍说:“那年我出嫁时,爹娘送给我两只嫁银袋,里面装着压寿银,现在只剩下一只了。”“还有一只呢?”“那天乘轿在北洋岭头避雨,我见对面轿子里的新娘在悲哀哭泣,就把另一只送给她了。”“啊!”金花大叫一声:“原来是姐姐你呀!”接着猛地扑下磕头。一 切都明白了,两人抱头痛哭,互诉各自嫁后的种种遭际……
莹生夫妇俩一定要把家产分给兰珍,兰珍坚决不要,说:“这是你们勤俭操劳的结果。那一袋银子,如果我带到夫家去,也会花光的。”莹生夫妇愈加钦佩兰珍,好歹留她住下,并将小女儿许配给兰珍的儿子,俩家结成姻亲。
又过了一些日子,忽然一天中午,许家门口车马喧闹,原来,郑慕狄出走后投奔了戚家军,因抗倭有功,已升任随军参赞,前来迎接妻儿。夫妻团聚,悲喜交集。
莹生夫妇送慕狄夫妻回家,途经北洋岭头,想起当年避雨赠银之事,兰珍感慨万端,便手书“分嫁岭”三个大字挂在岭头,作为纪念。从此,分嫁岭的故事就在老百姓口头世代相传下来。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13/8/23/58490.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1. 段子:一人眼中的三个中国
(460,827次)
2. 段子:只要他们想干什么,就有以下步骤
(444,974次)
3. 人民币是全球活雷锋(图)
( 408,982次)
4. 湖南水库似荒漠 浙江一天蒸发5个湖(图)
( 262,066次)
5. 京媒:臭虫重出江湖 奥巴马应负全责(图)
( 254,516次)
6. 中共自燃!200岁柳树莫名起火(图)
( 251,900次)
7. 顺口溜:中国为何持续高温
(242,079次)
8. 天下火 地着火 跌倒就被严重烫伤
(240,789次)
9. 北京万雷轰顶 上海电闪雷鸣(图)
( 239,823次)
10. 真实笑话:党又戳人泪点(图)
( 185,342次)
11. 超萌!第一次知道中共是啥的丰富表情(多图)
( 176,837次)
12. 现代中国缩影:一个公务员的深刻检讨
(151,620次)
13. "镇江"现新华网 百度出"江泽民老狗"(多图)
( 140,017次)
14. 牧师口中吐出的钻石(图)
( 139,186次)
15. CCTV爆笑新闻:老江亲妈斯诺登爆新料(图)
( 136,996次)
16. 系列段子:老农舌战央视记者(多图)
( 136,868次)
17. 江十指交叉鼓掌有机关(图)
( 136,517次)
18. 上海法官被曝招嫖的真正"内幕"
(134,559次)
19. 两个新娘的奇缘
(131,416次)
20. 要老江命 一个斯诺登无法解释的问题(多图)
( 126,923次)
21. 老江吩咐的直播与直播薄熙来受审(多图)
( 121,592次)
22. 未成年与色重者勿入!色情与悲苦交织在一起的党文化(多图)
( 118,090次)
23. 一个恶梦让江日夜兼程去求地藏王菩萨(多图)
( 115,583次)
24. 美丽模特多重性格 原来是22鬼上身(图)
( 114,137次)
25. 庆贺《人民报》周报出版第400期
(113,100次)
26. 老江疼孙 梦鸽母子统统上砧板(多图)
( 110,008次)
27. 你死我活!习近平知道斯诺登情报来自老江(图)
( 109,359次)
28. 千古奇闻!癞蛤蟆等天鹅“宋”肉(多图)
( 109,125次)
29. 纽约时报这个专访是编造出来的(图)
( 106,512次)
30. 公审薄熙来是党打的一个水漂儿(图)
( 105,120次)
31. 捅窗户纸!老江这鼓掌方法受特异功能者指点(图)
( 98,771次)
32. 老江晴雨表碎 宋祖英明升暗降(图)
( 91,107次)
33. 新华网首次公开昵称老江“癞蛤蟆”(多图)
( 88,956次)
34. !高层出了大事(图)
( 87,881次)
35. 新华网这消息在给中共深掘坟墓(图)
( 87,113次)
36. 难怪金正日生儿子没屁眼儿(图)
( 83,678次)
37. 「爆」字揭开天灭中共的天机(图)
( 83,227次)
38. 有关小日本儿的这条消息愧对党的教育(多图)
( 80,460次)
39. 拾金不昧,积善余庆(图)
( 79,006次)
40. 行善桥(图)
( 78,613次)
41. 两怪!英子无汗 法官随老江兜尿不湿 (多图)
( 78,423次)
42. 95年前!列宁的导师宣布共产党必亡(图)
( 77,841次)
43. 澳洲男车祸醒来中文流利 成电视明星(图)
( 77,676次)
44. 纪委为何造成最残忍的举报(图)
( 77,346次)
45. 江拉了一泡儿屎 为何普京给吃了(图)
( 76,317次)
46. 撰"斯诺登爆薄熙来卖国" 多维博主挨骂一刀切(图)
( 76,185次)
47. 这招贴画泄露党的一个惊人内幕(多图)
( 75,494次)
48. 学朴槿惠 奥巴马才有活路(图)
( 73,945次)
49. 官媒赞恐怖组织塔利班是好哥们(图)
( 65,130次)
50. 中共驻法国使馆“临时工”打晕华侨 震惊警察(多图)
( 54,561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