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瘟疫聽喝 四次受命滅掉羅馬帝國(多圖)
 
尉遲鳴
 
2018年4月18日發表
 
科學家透過對綠膿桿菌的研究發現,細菌擁有「記憶」,可以傳給後代子孫。圖爲昆蟲病原菌。
細菌感染微觀現實圖。

【人民報消息】宇宙萬事萬物都是創世主的造化,大到蒼穹,小到肉眼看不到的細菌。 一項由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主導的國際研究發現,細菌雖然沒有中樞神經系統或任何神經元,但卻能有「記憶」,可以將與知覺有關的知識傳給下一代,這讓無神論的科學家感到相當驚訝,因爲他們並不知道細菌、瘟疫也是有使命的,決不敢私自作主的。舉個典型例子,四次瘟疫滅掉強大的羅馬帝國。 ◎ 四次瘟疫滅掉羅馬帝國

油畫《阿什杜德的瘟疫》(The Plague of Ashdod), Nicolas Poussin (1594-1665), 法國1630年。

公元541年到公元591年期間,古羅馬帝國發生了四次可怕的瘟疫,《聖徒傳》的作者兼歷史學家約翰見證了第一次瘟疫,而教會歷史學家伊瓦格瑞爾斯親身經歷了四次瘟疫。 在第一次瘟疫中,古羅馬帝國的人口減少了三分之一,在首都君士坦丁堡有一半以上的居民死亡。 伊瓦格瑞爾斯記載道,「在有些人身上,它是從頭部開始的,眼睛充血、面部腫脹,繼而是咽喉不適,再然後,這些人就永遠地從人羣當中消失了。有些人的內臟流了出來。有些人身患腹股溝腺炎,膿水四溢,並且由此引發了高燒。這些人會在兩三天內死去。」 約翰的記敘更爲詳細:到處都是「因無人埋葬而在街道上開裂、腐爛的屍體」。四處都有倒斃街頭、令所有的觀者都倍感恐怖與震驚的「範例」。他們腹部腫脹,大張着的嘴裏如洪流般噴出陣陣膿水,他們的眼睛通紅,手則朝上高舉着。屍體疊着屍體,在角落裏、街道上、庭園的門廊裏以及教堂裏腐爛。 「在海上的薄霧裏,有船隻因其船員遭到了上帝憤怒的襲擊而變成了漂浮在浪濤之上的墳墓」。 田地當中「滿是變白了的挺立着的穀物」,卻根本無人「收割貯藏」。「大羣已經快要變成野生動物的綿羊、山羊、牛以及豬,這些牲畜已然忘卻了耕地的生活以及曾經放牧它們的人類的聲音」。 在君士坦丁堡,死亡的人數不可計數,政府當局很快就找不到足夠的埋葬地了。「由於既沒有擔架也沒有掘墓人,屍體只好被堆在街上,整個城市散發着屍臭」。 「有時,當人們正在互相看着對方進行交談的時候,他們就開始搖晃,然後倒在街上或者家中。當一個人手裏拿着工具,坐在那兒做他的手工藝品的時候,他也可能會倒向一邊,靈魂出竅」。 「一個人去市場買一些必需品,當他站在那兒談話或者數零錢的時候,死亡突然襲擊了這邊的買者和那邊的賣者,商品和貨款尚在中間,卻沒有買者或賣者去撿拾起來」。 墓地用完之後,死者被葬於海中。大量的屍體被送到海灘上。成千上萬具屍體「堆滿了整個海灘,就如同大河上的漂浮物,而膿水則流入海中」。雖然所有船隻穿梭往來,不停地向海中傾倒它們裝載的可怕貨物,但要清理完所有死屍仍然是不可能的。 因此,查士丁尼皇帝決定採取一種新的處理屍體的辦法:修建巨大的墳墓,每一個墳墓可容納7萬具屍體。 「由於缺少足夠的空間,所以,男人和女人、年輕人和孩子都被擠在了一起,就像腐爛的葡萄一般被許多隻腳踐踏。接着,從上面又頭朝下的扔下來許多屍體,這些貴族男女、老年男女、年輕男女以及小女孩兒和嬰兒的屍體就這樣被摔了下來,在坑底摔成碎塊」。 「每一個王國、每一塊領地、每一個地區以及每一個強大的城市,其全部子民都無一遺漏的被瘟疫玩弄於股掌之間」。 伊瓦格瑞爾斯說了一個令人印象極其深刻的現象,與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最近主導的國際研究有直接關係:「每個人感染疾病的途徑各不相同,根本不可能一一加以描述……也有一些人甚至就居住在被感染者中間,並且還不僅僅與被感染者,而且還與死者有所接觸,但他們完全不被感染。還有人因爲失去了所有的孩子和親人而主動擁抱死亡,並且爲了達到速死的目地而和病人緊緊靠在一起,但是,彷佛疾病不願意讓他們心想事成似的,儘管如此折騰,他們依然活着」。 約翰說,「用我們的筆,讓我們的後人知道上帝懲罰我們的數不勝數的事件當中的一小部份,這總不會錯。也許,在我們之後的世界的剩餘歲月裏,我們的後人會爲我們因自己的罪行而遭受的可怕災禍感到恐怖與震驚,並且能因我們這些不幸的人所遭受的懲罰而變得更加明智,從而能將他們自己從上帝的憤怒以及未來的苦難當中解救出來」。 ◎ 羅馬帝國被毀滅並沒有給後人留下教訓 羅馬帝國被瘟疫毀滅並沒有給後人留下教訓。現在的醫學家們還在研究如何對付細菌和難以處理的感染。 據UCLA網站報導,對於了解囊胞性纖維症病患身上由細菌生物膜引發、難以處理的感染而言,這項研究的發現邁進了一大步。

綠膿桿菌
在這項研究中,由多國科學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針對綠膿桿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進行研究。這種細菌會在囊胞性纖維症病患的氣道中形成生物膜,並引發持續性的感染,可能會導致死亡。而細菌生物膜也可能在透過手術植入的裝置上形成,例如人工髖關節,進而使手術失敗。 細菌生物膜由基因上相同的細菌細胞所組成,它們幾乎可以繁殖到任何表面,而單一細胞之間會組織和互助,形成一個羣體。而形成生物膜的第一步就是細菌必須感受到表面,並發展出附着其上的能力。 在本研究中,研究人員首次追蹤個別細胞的整個世系的行爲,而且發現後代記得其祖先留下來的表面感知信號。無神論科學家們從來沒有想過爲什麼人會生病,造成生病的原因。他們不知道人幹了壞事是要償還的,這是天理。醫學家們拼命要做的就是解除病人的痛苦,讓人幹了壞事沒有報應。這怎麼可能呢? ◎ 細菌也對話 科學家發現新的細菌「語言」
細菌通過化學過程溝通。
醫學家們發現,在自然界中,細菌並不獨居,而是和其它細菌形成羣體生活。它們通過化學過程相互溝通,不僅能感應到其它細菌羣體的存在,甚至彼此能建立合作網絡。慕尼黑大學的研究人員對一種以前未知的細菌通信方式首次做出了解釋,研究結果對醫藥研究有積極的推動。 慕尼黑大學的微生物學家黑爾曼(Ralf Heermann)博士和法蘭克福歌德大學波德(Helge Bode)教授合作,發現了一種以前未知的細菌通訊「語言」。 不同的細菌有不同的溝通方式。到目前爲止得到較深入研究的細菌通信系統是使用N-酰基高絲氨酸內酯(N-acylhomoserine lactones)類信號分子。這些信號分子由魯西族合酶(LuxI-family synthases)組中的酶產生。發送信息的細菌細胞分泌出信號,相鄰細胞通過LuxR蛋白型受體識別濃度,信號感知功能使接收細胞改變基因表達模式,這導致細胞的功能特性或行爲發生改變。但是,很多細菌具有LuxR蛋白受體但缺乏魯西蛋白受體,因此,不能產生信號分子。這些受體被稱爲LuxR蛋白獨體。 ◎ 科學家研究如何對抗致病細菌 黑爾曼和波德現在已經發現一種能夠結合LuxR蛋白獨體的配體。他們選擇發光桿菌(Photorhabdus luminescens)作爲研究模型系統,這是一種對昆蟲致命的致病細菌。 波德說,「我們已經發現了一種新的細菌信號分子,由一種前所未知的生化途徑產生。」事實證明,這種細菌的LuxR蛋白獨體響應稱爲α-比喃酮的化合物,特別是對照片比喃酮(photopyrones)作出響應。此外,研究人員已經識別出合成照片比喃酮的催化物比喃酮合酶(PpyS)。比喃酮信令系統使細菌相互感應,從而產生導致細胞聚集的表面因子。黑爾曼和波德認爲集體行爲使得細菌細胞得以對抗昆蟲的先天免疫系統,並允許它們生產各種毒素殺死昆蟲。黑爾曼說,「發光桿菌是一個非常有用的有機物模型,因爲它與許多人類病原體有關,包括腸出血性大腸桿菌(EHEC)和鼠疫菌。」 ◎ 推動醫藥研究不可能減輕上天的懲罰 新的研究結果引起醫學界的極大興趣,因爲細菌病原體的通信系統對開發抗菌藥物提供了方向。干擾細菌「聊天」的藥劑可以抑制毒素的產生或防止生物膜的形成,這些藥物只防止病原性狀的表達,而不是像抗生素一樣殺死細菌,抗藥物性的危險將被極大地削弱。 黑爾曼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細菌之間的溝通比以前想像的要複雜得多。」研究結果發表在《自然化學生物學(Nature Chemical Biology)》雜誌上。 無神論的醫學家們並不知道,無論他們研究出怎樣新的藥物來對抗致病菌,也是無濟於事的。對抗致病菌唯一有效的辦法就是做個好人。(文/尉遲鳴)△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335,72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