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喬託從牧童到畫家(圖)
 
周宇
 
喬託.迪.邦多納在阿瑞那禮拜堂所繪的《耶穌生平》,22個場景中的第6景《耶穌與衆博士辯論》。

【人民報消息】喬託.迪.邦多納(Giotto di Bondone)是14世紀期佛羅倫薩最偉大的畫家,也是最早突破中世紀偶像式的描繪,而以真實表現自然和人類情感的手法創作的畫家,對文藝復興繪畫的成熟影響深遠,因而被推崇爲文藝復興之父。 說起喬託學畫的機緣也是十分特殊。喬託原本只是佛羅倫薩附近一個小村的農家之子,幼年在鄉野間牧羊的時候,經常拿着石塊在岩石上畫畫自娛。有一天著名的畫家奇瑪布(Giovanni Cimabue)正好經過,看到喬託正在岩石上畫着羊羣。奇瑪布驚奇地發現羊羣畫得十分生動,不禁停下來,向孩子說:「你別放羊了,跟我來畫畫吧!」喬託喜出望外,回答說:「只要父親許可就行。」 喬託得到父親的允許之後,便跟着奇瑪布來到佛羅倫薩,成爲他的入門弟子。這是近代西方繪畫的鼻祖──喬託和其師奇瑪布之間的一段奇緣。 關於喬託到羅馬爲教宗服務,還流傳着這麼一段故事。 羅馬教宗布尼法斯八世想要徵召優秀的畫師到羅馬爲教廷服務,派了使者到意大利各地尋訪優秀的畫家。使者找到喬託的時候,要求喬託拿一張畫作爲樣本,讓教宗看看。喬託聽了,就隨意地拿起畫筆,在紅色的顏料筒裏沾了一下,在紙上畫了一個大圓圈。然後把「畫」交給使者,說:「這就是我的畫,請你拿回去給教宗看看吧。」 使者非常不高興,說:「我是很嚴肅地在辦事,你怎麼能這樣不正經地亂開玩笑?」 喬託回答:「不要就算了,我就會畫這個。」使者無奈,就把這件「樣品」帶回去給教宗,並且向教宗抱怨喬託無能,只會畫圓。 教宗看了圓圈,思考了一陣,問道:「你告訴我,他不用圓規畫這個圓圈,很困難嗎?」 使者說:「他就這麼隨手一畫而已。」 教宗說:「嗯,那麼這個圓圈畫得可真不錯,圓得很哪!線條也很有力量,顯然是個經驗豐富,有好眼力又有好手勁的畫家。趕快請他到羅馬來吧!」就這樣,喬託被教宗聘到羅馬來。他在1296年到達羅馬,爲教宗繪製了許多關於耶穌生平的壁畫,可惜壁畫經過嚴重破壞,已經很難辨識原貌了。 喬託最有名的作品應屬現存於帕度瓦(Padua)阿瑞那禮拜堂(Arena Chapel)的《耶穌生平》和在亞西西聖方濟教堂所作的《聖方濟傳》等。 喬託比前人更能真實地表達眼見的世界,把過去樣板式的宗教圖案一變成爲更貼近世人的生活場景,宗教故事在他的筆下變得情感充沛,富於戲劇性,背景也出現了世人熟悉的自然風景和動植物,這樣的畫作深深的打動了當時的人們,因此他在世時就享有極高的聲譽。 喬託的繪畫成就不僅超過中世紀,也超越老師奇瑪布。在13世紀的繪畫還不成熟的意大利,他的出現是那麼突然,那麼與衆不同,好像上天安排要讓他把藝術引導向未來文藝復興的成熟一樣。難怪傳記作者瓦沙力將喬託的藝術歸功於「上蒼的恩賜」。△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2/17/7044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