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還原美麗海洋 荷蘭青年創建海洋吸塵器(圖)
 
荷蘭青年博揚.斯萊特立志挑戰海洋垃圾,成功創建海洋吸塵器。

【人民報消息】在我們的印象中海攤應該有醉人的美景,但實際上,當我們行走在海邊時,難免都會看到散落在海邊的塑料垃圾;一位荷蘭青年在9年前也遇到過這種讓他覺得非常掃興的事,不過他勇於付諸行動,以清除海洋垃圾爲挑戰,一直奮戰至今。 今年26歲的荷蘭青年博揚.斯萊特(Boyan Slat),在2019年10月終於完成他的心願,他們打造的太陽能海洋吸塵器《海洋垃圾攔截機》(Interceptor)終於向海洋垃圾挑戰成功。 時間回到2011年,當年只有16歲的斯萊特,在希臘潛水時,發覺自己被塑料垃圾圍住了,隨處漂浮的海中垃圾數量之大,讓他感到非常驚訝。於是他萌生了一個想法,希望能夠發明把海洋清理乾淨的東西。 「塑料袋比魚還要多」斯萊特後來在他的演講會上說道:「那時,我意識到這是個非常大的問題,環境問題是我們這一代人要面對的最大問題。」 2012年斯萊特在代爾夫特(Delft)的TEDx演講中提出了一個想法,他希望能利用海流循環建立無源系統收集海上垃圾的創意。他甚至中斷了在代夫特大學(TU Delft)航空工程研究的學業,將自己的時間用於發展自己的想法。 行動派的斯萊特在2013年創立了《海洋潔淨基金會》(The Ocean Cleanup),它是荷蘭非營利組織,以此做爲開發並創建他所設計的捕撈海洋垃圾系統。不久之後,他的TEDx演講在多個新聞網站上分享後,迅速地在網絡上傳播開來。 不過,立下這個宏大的志願並勇敢踏出腳步的斯萊特,一路走來並非一帆風順的,在2018年首次執行清理加州太平洋垃圾的任務時,就以失敗收場;幸好,他並沒有被挫折打敗,繼續努力修正並強化機器的弱點。 《海洋潔淨基金會》終於在在2019年10月底第二次執行任務時大獲成功,引來多家媒體競相報導。 據美聯社報導,有專家表示,每年約有800萬公噸的塑料垃圾包括寶特瓶、塑料袋和玩具製品等,從海灘、河流及港灣進入汪洋大海之中。 此次研發成功的《海洋垃圾攔截機》(Interceptor)是一種太陽能船形裝置,漂浮於河流的水面上,運用水流捕獲流經的塑料垃圾,再通過輸送帶倒進內部的垃圾桶中,共收集約110噸垃圾,不讓垃圾流入大海。 斯萊特說:「要真正擺脫塑料海洋,我們既要清理海洋上的垃圾,同時也要關閉它的來源處,以防止更多的塑料進入海洋。現在我們的海洋淨化技術與《海洋垃圾攔截機》結合起來,可以一併解決這兩方面的問題。」 在2019年10月26日之前,該機構已經同時部署了四個《海洋垃圾攔截機》,印度尼西亞雅加達和馬來西亞的巴生已經有2部在運作中,第3套系統將安置在越南湄公河三角洲,而第4套系統將部署在多米尼加共和國的聖多明各。 《海洋潔淨基金會》已預告了海洋清理的未來目標,他們預定在2025年底之前解決1,000個在全球污染最嚴重的河流,而這些河流約佔海洋塑料污染的80%。(嫣華綜合)△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3/9/70551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