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墨守成规 内藏墨子和诸葛亮的伟绩(图)
 
容乃加
 
「墨守成规」和诸葛亮有何渊源关系?图为明 张飌《诸葛亮像》。

【人民报消息】「墨守成规」这个成语很常用,指人或事侧重于守旧,不求革新,有不求进步的意思,更暗含会被时代淘汰、被新的事物取代之意。回头追溯一下「墨守成规」的本源,会找到其对应的人与事很有来头,说的是墨子和诸葛亮的智慧、发明与制度。在时代演递的过程中,「墨守成规」反而被赋予比较多的负面意义。 「墨守成规」一词包含「墨守」和「成规」二语,对应两个典故,内涵丰富,说起它们的形成年代也非常久远。 墨守乃「墨翟之守」 「墨守」的典故,发生在战国时代墨子身上。墨子的学问、名声在当时很显赫,墨子是思想家也是军事家,他主张「兼爱非攻」,并身体力行去研究守城防御敌人进攻的方法,且到处宣扬推广。 《墨子》一书里记载,有一次墨子听到大楚国计划攻打小宋国。公输盘(又名公输般、公输班,因他出生于鲁国,也称为鲁班)为楚国建造一座云梯,做好后就要用来攻宋。 墨子赶紧从齐国出发日夜兼程十日十夜到了楚都见公输盘,试图说服他放弃攻击的工事。接着,墨子请公输盘为他引见楚王,两人在楚王面前进行攻防模拟战,墨子意在以自己发明的守城战略封锁云梯的攻势,让楚王打消攻宋的念头。 墨子当时用衣带圈起来当城池,用木片、竹简作守城的武器。公输盘九次陈设机巧多变的攻城云梯,墨子连九次抵御他的进攻。当公输盘攻战的器械用尽了,而墨子还有不少防御守城的战术哪!楚王因而被说服放弃攻宋,这就是有名的「墨翟之守」,因为墨子的「墨守」而解除了宋国一次危机。 诸葛亮的成规保蜀 「成规」的典故故事发生在三国鼎立时代的蜀国。三国时,蜀主刘备临终前将国家大事托付诸葛亮(孔明),让他辅佐后主刘禅。诸葛亮不负所托,鞠躬尽瘁。 蜀主刘备驾崩,又失去智慧绝顶、料事如神的丞相、军师诸葛亮,这一来眼见蜀汉就要马上陷入危机。所幸大臣蒋琬(字公琰)和费袆(字文伟)依循着诸葛亮留下来的旧制治国理事,执政得宜,稳定了蜀汉的国家情势。 诸葛亮有识人之明,很器重蒋琬安民的才能,在世时曾向刘备推荐这位国之栋梁,他说:「蒋琬,社稷之器,非百里之才也。其为政以安民为本,不以修饰为先,愿主公重加察之。」诸葛亮也密表后主说:「臣若不幸,后事宜以付琬。」诸葛亮死后,蒋琬守住诸葛亮的成规,受任尚书令、大将军,总理政、军国家大事,辅佐后主九年,直到逝世。 另一位和蒋琬接力「守成」保蜀国的是费祎。费祎识悟过人,处事谦虚,诸葛亮对他另眼相待。《费祎别传》描写他「雅性谦素,家不积财。儿子皆令布衣素食,出入不从车骑,无异凡人」。诸葛亮死后,费祎继任为后主军师,又承接蒋琬尚书令、大将军之职务。 费祎曾经出使吴国,吴国的大臣们言词犀利如利箭,对准他交相诘问论难,费祎不急不徐,辞顺义笃据理以答,吴朝之臣无人能屈辱他。孙权看在眼里,非常佩服,但他是蜀臣,孙权遗憾地对费祎说:「君天下淑德,必当股肱蜀朝,恐不能数来也。」 陈寿的《三国志》评赞两人:「蒋琬方整有威重,费祎宽济而博爱,咸承诸葛之成规,因循而不革,是以边境无虞,邦家和一。」可见因为两人的墨守成规、因循不革,使得蜀汉在刘备和诸葛亮死后,尚能维系十多年「边境无虞,邦家和一」的局面。 后来「墨守」和「成规」被合成了「墨守成规」这一成语。 (参考数据:《墨子.卷十三.公输》、《三国志.蜀书.蒋琬传》、《三国志.蜀书.费祎传》、《三国志.蜀书十四》、《史记.列传.鲁仲连邹阳列传》)△ (有删减)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9/19/71476.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