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西安地鐵擺拍秀愛心 遭當事人打臉假新聞(圖)
 
西安地鐵宣傳,某領導提著藥箱,送創可貼給乘客。這張照片被當事人揭穿是擺拍。

【人民報消息】陝西西安地鐵9月18日在微博發布一則貼文,宣傳地鐵工作人員「做好事」,主動為一名女乘客處理傷口,並附上現場照片。未料這名女乘客隨後在微信朋友圈爆料,譴責西安地鐵的貼文有失實內容,當日工作人員利用她「擺拍」作秀,進行不實宣傳。消息傳出後引發熱議,不少人批評是「形式主義」。 18日,西安地鐵官方微博帳號發文稱,當地地鐵二號線鐘樓站內,工作人員注意到一位踮著腳走路的女乘客,詢問得知女乘客的腳被新鞋磨破。於是,工作人員立即拿來醫藥箱為她簡單處理傷口,並送上創可貼備用,女乘客對這一細心舉動表示感謝。博文內附了工作人員遞送創可貼的現場照片,還貼了「遇見最美西安」的話題標籤。 不過,這件「好人好事」曝光後,當事女乘客卻在社羣平臺發文「闢謠」,講述另一個版本的故事。 她表示,自己因工作原因磨破腳,並非穿新鞋磨破,外出時已在腳部貼了創可貼,但途中因與鞋子摩擦而捲邊。當走到地鐵看到愛心服務站時,上前詢問工作人員,是否能提供一片新的創可貼,並非工作人員主動察覺。 她寫道,經過3個工作人員的來回工作交接……最後一個男工作人員讓我稍等待,他去工作間取,在我等待十幾分鐘後,工作人員帶著他的相機及他的領導,領導手裏提著藥箱來了…… 「領導又對我進行詢問,緩緩蹲下,打開藥箱,拿出創可貼。我反覆說只需要一個,然後給到我手中由兩個變為四個,直到確定照片拍合適穩妥,才把創可貼交到我手中。我表示感謝後,去往單位。」 她譴責西安地鐵宣稱「立即拿來藥箱」和「為乘客簡單處理傷口」等內容都是不實報導,並指出這條短短的博文中有3個不實之處:第一,她走路很正常,工作人員也沒發現她踮著腳走,是她主動詢問;第二,醫藥箱不是「立即拿來」,而是在等待十幾分鐘之後;第三,工作人員並沒有對傷口作簡單處理,只是反覆給創可貼,直到拍出滿意的照片。 她最後表示,如此不實報導和工作效率,她和朋友以後若需要幫助可能不會求助於西安地鐵。 這條朋友圈被截圖發到社交媒體後引發熱議,輿論譁然。西安地鐵也迫於輿論壓力,在19日發文道歉,基本證實該乘客所說,稱是工作人員在未徵得當事乘客同意的情況下對此一過程進行拍照,為此向當事乘客及網友致歉;而針對事件暴露出的「形式主義」等問題,已責成相關人員反思檢討。 對於這齣鬧劇,有網友說,我說每天哪來的那麼多暖心事,這個新聞告訴了我們真相,原來都是擺拍啊,自己也夠傻的,信了這麼多年。 「你以為,怎麼每次做好事恰好有人拍照,有些還是多角度拍照。」 「不實的宣傳還是不要宣傳的好,不停地往自己的臉上貼金就沒意思了。」 「能理解宣傳的必要,但是刻意的話很招反感。」 「如今形式主義見怪不怪了。多的數不過來了!哪個地方來個大一些的領導檢查,那搞得跟真的似的,等走了,呵呵,懂的人都懂。」 「反正基層裏好多形式主義。」 「以『不要臉』的方式『要臉』。」 「為了宣傳,扭曲事實的報導還少嗎?」 「這種『正能量』大可不必。」 這一場戲確實是有點「始於感動,終於尷尬」。公眾對於這一幕並不陌生,西安地鐵「領導獻愛心」又是一場為形象宣傳搞的形式主義擺拍秀。只不過,縱然有此愛心便民、助民之實,在對外宣傳方面,西安地鐵確不該「弄虛作假」。 尤其是,有些領導為了宣傳自身形象而搞形式主義表演秀。這類擺拍秀一旦穿幫,可能會讓相關單位此前花數年苦心營造的形象一夕之間大受折損,實在得不償失。△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0/9/20/71468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