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監管升級、經濟下滑 國際學校出售中國業務
 
【人民報消息】消息人士稱,英國名校德威國際學校(DCI)正在談判出售該校的亞洲業務,其中包括在中國的9間分校,佔比最大。 隨著中國官方嚴打教培產業、收緊課程監管和經濟放緩,數十所國際學校和民辦學校面臨關閉或整併,價值5700億美元的中國教育產業陷入動盪。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國的中小學教育在毛澤東時代基本上都是官辦教育,改開之後,民間資本和國際資本逐步進入,大批的私校在大中城市發展起來。 然而COVID-19疫情成為轉折點,一方面在華外國人大量離開中國、地緣政治影響各國公民進入中國,學生人數驟降。 另一方面,中國在2021年推出 “雙減” 政策,校外教培產業受到嚴重打擊,自此陷入困境。 位於北京的市場情報譫詢公司問創(Venture Education)總經理朱利安・費雪(Julian Fisher)表示,三年疫情隔離和中國經濟成長的放緩,更加劇了挑戰。 "憤世嫉俗的人會說這個行業正在走向終結,而一般的中國投資者只會認為它正在經歷成長的痛苦階段,” 費雪說。 德威國際學校在中國市場營運18年,辦學包括面向中國公民的雙語學校,這些學校受監管變化的衝擊最大。 除了中國之外,德威還在新加坡和南韓設有學校。 營運德威的屹Á(EiM)國際教育集團向路透社表示,他們正在 “引入新的戰略金融合作夥伴”,也允許合作夥伴退出,這是計劃中的再融資過程,“與任何市場的監管 變化無關”。 但是根據德威國際學校2022年年度報告,“鑑於政府法規的變化”,其在中國發展計劃縮減。 除了德威面對挑戰之外,歷史悠久的英國頂級私立學校哈羅中學(Harro School)及威斯敏斯特公學(Westminster School,又譯威斯敏斯特公學)在2021年退出中國市場。 根據英國文化協會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約有18萬所民辦教育機構,佔中國所有教育機構的3分之1以上,學生人數達5,560萬人。 然而過去兩年以來,從幼兒園到中學,許多學校已經關閉或陷入停滯狀態。 中共近年強調限制民辦教育與官方意識形態 除了雙減政策,中國2021年也推出了一部新的民辦教育管理條例,以加強中共在中國社會管理中所扮演的角色。 其中第一條就規定,民辦學校應 “堅持中國共產黨的領導”。 觀察家2021年時告訴美國之音,這是北京對科技、教育等領域的民間資本進行整頓並加強控制的開端。 就在上個月,中國再推出《中華人民共和國愛國主義教育法》,將自2024年元旦開始執行。 該法旨在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向青少年和兒童等傳承和弘揚愛國主義精神,實現黨的教育控制 “從娃娃抓起”。 上海萊克頓學校的副校長弗蘭克·馮(Frank Feng)說:“對於民辦中小學來說,監管更嚴格。由於控制更嚴格,一些學校很難獲得辦學許可證。” 也有國際學校思考轉型,北京順義國際學校認為來自 “一帶一路” 國家的學生將逐漸成長,校方正升級設施,包括設置多元信仰祈禱場所。 中國收購基金恆松資本董事吉米·欽(Jimmy Chin)表示,中國許多民辦教育公司,包括雙語和國際學校營運商,一直在考慮出售其在中國的資產,“目前賣家可能多於買家”。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11/8/78584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九評共產黨
  歷史驚變要聞
  神韻晚會
  共產主義的終極目的
  魔鬼在統治著我們世界
  祕卷玄學系列
  高層祕聞內幕
  時事評論
  奇聞怪事
  天災與人禍
  政治小笑話
  環宇遨遊
  三退保平安
  還原歷史真相
  江澤民其人
  焦點專題
  神傳文化
  民間維權
  社會萬象
  史前文明
  官場動態
  國際新聞
  控告江澤民
  活摘器官與販賣屍體
  精彩視頻
  談東談西
  聚焦法輪功
  精彩網語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