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中国人不该只在当牛或当鸡之间做选择
 
楚一丁
 
鸡与牛的区别,在于对被宰杀的同伴的态度,而不是对自身权利的维护;不在于你是否抗议了,而在于你抗议的目的。

【人民报消息】牛与鸡之间这个话题来自于王友琴教授的牛鸡说。 教授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中文教授,也是海外研究中国文化大革命的权威学者。她从2000年起,花了20多年的时间,研究并整理文革中受难者的故事。在网上建立了一个“中国文革浩劫受难者纪念园”,其中记载着包括遇罗克、傅雷和刘少奇等近千个真名实性的文革受害人的故事,以及近万个无名氏在文革中遇难的经历。 然而作为所有这些受难者故事集成的开头,却是王友琴教授写在该纪念园前言中的牛与鸡的故事。这个故事,来源于一个曾在文革中被定成现行反革命的教师。 据王友琴记载,这名老师在文革中被发配到劳改农场干了许多年农活,其中包括放牛。这位老师在接受王教授的采访时回忆,当年他放牛的时候,常把牛群赶到农场的一棵大柳树边上吃草。原因是那块地方青草茂盛,容易让牛群吃饱。 后来,牛群中的一只牛被农场的人在那棵大柳树旁宰杀了。从此,牛群只要走到那里就会哞哞悲鸣,止步不前。即使那的草长势再好,也不会去吃。 然而鸡就不同。据这位老师说,在杀过鸡的地方,鸡群可以照样嬉戏,悠然故我。一群鸡中有几只被宰杀了,开膛破肚之后被扔出去的杂碎,鸡群中剩下的鸡还会互相抢食,甚至为此发生争斗。 牛与鸡对待死去同类的不同方式,被王友琴用于分析中国人对待文革受难者的不同模式。在她的文章中,她将这些模式总结为:抗议、同情、援助、沉默、扭头而去、幸灾乐祸、落井下石、作帮凶、作旁观者、遗忘、粉饰和致力于寻求事实及公道。 王友琴教授的观察是深刻的。当今中国一个不能不让人深思的问题是:面对疫情和中共的倒行逆施,大多数的中国人正在或将在这些模式之中做何种选择? ● 疫情中牛与鸡的选择 2020年从武汉传出的这场世纪级疫情,让全世界看到了中国人在对待受难者所做出的不同选择。而这种选择首先就体现在对这场疫情的命名和来源的调查上。 疫情伊始,海外的《大纪元时报》等媒体和一些正义之士就将引起疫情的病毒称之为中共病毒,直接揭示出这场疫情不是天灾,而是人祸的本质。 反观中共官方,先是对李文亮等八名率先向公众预警的医生进行封口。接着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在2020年3月在海外两次发推,向全世界散布谣言,说病毒来源于美国,由2019年到武汉参加军运会的的美军运动员所带来。2021年1月初,外交部长王毅在接受中共官媒采访时则改口,毫无根据地称病毒由世界各地多个地方同时传出,而中共则成为率先报导病毒的英雄。 然而防民之口如防川,中共的谎言又如何堵得住天下的悠悠众口。 先是李文亮医生在染疫后生命垂危之际,将武汉市公安局逼他签字的封口文件在社交平台上公之于众。接着,又出现了张展、陈秋实、方方等为追求真相而以身历险,为公理公义而仗义执言的记者和作家。 2021年6月4日,海外著名华人雕塑家陈维明的巨型雕像作品〈中共病毒〉在南加州自由雕塑公园揭幕,但雕像落成后不到两个月,就被中共在海外的特务所焚毁。2022年3月,美国联邦调查局正式将被逮捕的五名参与纵火的中共特务告上法庭。 按照牛鸡之说的分类,毫无疑问,李文亮是牛、张展是牛,陈秋实、方方都是牛。而中共的官媒喉舌则无疑都是鸡。 ● 牛鸡之间的大多数 纵观当代中国的历史,一个不能不让中国人感到气短的事实是:自中共统治中国之后,中国就鸡多牛少。当然,这也不能完全怪中国人。在中外所有的共产主义国家里,都有一个不争的事实:鸡多牛少。 真正能逼问中国人灵魂的问题是:那些沉默的大多数,他们到底算是牛还是鸡?或者说,那些躺平的人,他们算鸡还算牛? 中国人不应该以前苏联和前东欧的共产主义国家为自己的参照,因为那些国家已经覆灭了30多年。中国人唯一的参照,就是中国人自己。 看看2022年11月份爆发的那场“白纸运动”吧,有人将其称为“白纸革命”。也许吧,算是一场刚刚开头的革命。但问题是,即使是在那些已经走上街头的抗议人群中,有多少人可以归入牛类? 鸡与牛的不同分类,不在于你是否抗议了,而在于你抗议的目的。 牛与鸡的根本区别,在于对被宰杀的同伴的态度,而不是对自身权利的维护。大柳树下的草地牛群明明可以有权任意去进食,但牛群却拒绝。所以牛群的态度是出于为同伴,而不是为己。 在白纸运动中,非常令人欣慰地出现了“共产党下台”和“不要独裁要民主”的口号,但可惜并未成为引导整个运动的核心理念。大部分人的抗议仍然仅仅是针对“清零”政策本身,而不是该政策后面问题的根源。 客观地说,维权与躺平的人群都应该不再属于鸡群,但他们是否属于牛类却很难说。 而一个更为深刻的问题应该是:中国人为什么只能在当牛与当鸡之间做选择? ● 中国人的选择绝不应该止于牛与鸡 王友琴倾其一生的心血,在网上建立了文革受难者园地。这个在海外所建立的园地虽然不断地被中共用网路封锁的方式封杀,但毕竟为那些受害者,特别是那些死后连尸骨都找不到的冤魂建立了一片可以安息的陵园。 王友琴教授的人格是高贵的。 但中国人除了牛与鸡之外,应该还有更多的选择。 牛群与鸡群对待同伴被宰杀的态度虽然不同,但它们却最终都逃脱不了一个被宰杀的共同命运。所以,中国人对自己未来的选择,既不应该是牛也不应该是鸡。 曾经有人将躺平说成是中国人的不合作主义运动。对不起,这种说法只能说实在是高攀了。 甘地在西方的进取中融入了东方的隐忍,从而产生了印度的不合作主义运动。但不合作主义的宗旨却是积极而明确的,其终极目标不存在任何的消极和妥协的因素。而躺平呢?一万个躺平者当中有多少个是积极的?即使在一千个躺平者当中,他们能找到一个明确的共同目标吗? 躺平不行,那么维权呢?维权在今天的中国几乎不可能成为一场全民规模的不合作主义运动。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技术和原则两个层面的原因。 在技术层面,维权运动在中国很难拥有一个长远的共同目标,因为每个维权的人目标都不同。甘地的目标是印度独立,马丁路德金的目标是黑人的民权,这些都是能够长期作为一个群体共同为之奋斗的目标。但中国的维权群体各自目标不同,很难长期互相支持。 从原则层面上讲,甘地和马丁路德金所各自针对的,仍然是对法律和人道有足够尊重的对手。而中共则是一个从来都凌驾于法律之上的独裁党派。共产主义理念从诞生的第一天起就毫无人道可言——按需分配的理想否定了人性恶的一面,而暴力革命则否定了人性善的一面。人性的善恶两面皆被否定,何来人道可言? 面对一个无法无天无人道的政权,以法律和人道为手段去打官司或街头抗议维权,行得通吗?当然行不通。 所以,中国人靠维权和躺平都不可能改变现状,当鸡当牛都解决不了问题。 中国人唯一有可能成功的出路,就是人人退出共产党、退出共青团、退出少先队。用脚投票,退出中共。 最后解体中共。 (新纪元)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3/3/1/75635.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近期最受欢迎文章  (2023/3/1)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