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報 简体版
 
中國大學生畢業人數將達1,222萬 高失業率與學歷內卷加劇焦慮(圖)
 
2024年11月20日發表
 
資料圖:一群清華大學學生慶祝畢業。 (Photo by China Photos/Getty Images)
【人民報消息】中共教育部預測,2025年中國大學畢業生人數將達到1222萬人,再創歷史新高。然而,隨著就業壓力持續加劇,許多畢業生陷入「畢業即失業」的困境。部分學生通過偽造實習證明或依賴人際關係尋找工作,另有一些人選擇考研或考公務員以規避就業壓力,導致「學歷內卷」問題愈演愈烈。專家警告,如果中國的就業形勢繼續惡化,可能引發更大的社會不滿。 據美國之音報導,中共教育部和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近期公布,2025年全國高校畢業生預計達到1222萬人,比去年增加43萬人,畢業生將面臨更大的求職壓力。 儘管中共國家統計局11月18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全國城鎮16至24歲青年的失業率為17.1%,相比9月份的17.6%和8月份的18.8%有所下降,但不少分析人士質疑這一統計的可信度。去年,中國青年失業率曾一度飆升至21.3%,因此當局決定暫停公布按年齡段劃分的失業率數據。之後雖恢復公布,但剔除了在校生,使得青年失業率未再超過20%。 然而,北京大學國家發展研究院副教授張丹丹去年7月公布的研究顯示,中國全國16至24歲青年失業率實際高達46.5%,遠高於官方公布的數字。 大學畢業即失業 實際找到工作畢業生僅三成? 24歲的阿奇(化名)是一名法律系的應屆畢業生,目前在上海的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阿奇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坦言,中共官方公布的失業率「毫無參考價值」,因為他觀察幾年下來,身邊真正能找到工作的學長姐跟同學,根本不及三成。 阿奇說:「中國的大學時確實有要你在畢業之前想辦法找一份工作,提高整個大學就業率。這個當中造假非常的多,很多就是隨便找一個公司,或者是那種行政單位去蓋一個公章,象徵性說某某某在我們這實習,或者有工作怎樣,然後他們就算你已經找到工作了,所以中共官方的大學生就業率,就是完全是不准的,純粹就是騙人用的。」 他自認非常幸運才在如此嚴峻的就業市場中獲得實習機會,因為即便是「985」或「211」這類頂尖名校的畢業生,也難保求職順遂。他舉例說,自己老闆的兒子今年從上海師範大學畢業,由於主修文學類科系,就業難度更高,最終家裡只好請託一位在教育局工作的親戚,「靠關係」為他安排了一個教師職位。 阿奇調侃道,很多畢業生會把「去工廠打螺絲」掛在嘴邊,嘲笑自己念完大學四年,最終卻只能做沒有技術含量的體力活,甚至有許多人把送快遞和當直播主視為職業的選擇。 阿奇說:「中國的大學生畢業了,男生就去當快遞,女生就去做直播,做直播累了就點快遞,做快遞的累了就看直播,就是流行的冷笑話,就業環境非常非常的糟糕,很直觀的,你找不到別的工作的狀況下,就是去做這兩個工作。」 逃避就業 大學畢業生選擇考研考公 20歲的韋德(化名)來自四川重慶,高中畢業後即到澳大利亞大學學習法律,今年大二。他表示自己選擇出國留學的一大原因,就是對國內未來發展和就業環境的擔憂,包括工作難找、壓力大、待遇不佳。 韋德形容他留在國內的同學們「特別卷」,每當談到學習和就業問題,就讓他備感壓力。他表示,為提升就業率,許多大學對學生的管理愈發嚴格,學業壓力和實習需求也隨之增加。一些學生甚至從大一就開始拚命找實習,而找不到的人就花錢購買實習機會,「造假」已成為公開的秘密。 韋德告訴美國之音:「我們(中國)現在對大學生的管理和安排越來越像高中了,很早起來上早讀,然後一直晚自習到8點半,或者上晚課上到8點半,就儘可能去限制大學生做很多課餘的事情,把他們整天就限制在那個環境裡面,像管高中一樣去管他們。你如果去國內的一些社交平臺小紅書之類的,你會發現會有很多的,所謂的兩萬、三萬(人民幣)或者多少錢,他們能給你弄一個實習證明。」 韋德指出,大學生面臨到就業壓力最直接的反映就是考研究所和考公務員。隨著「學歷內卷」現象日益加劇,考研成為提升競爭力的重要途徑,也成為部分求職失敗者的「避風港」。 韋德說:「我們叫『脫產考研』,他們很多沒考上研究生,或者沒找到合適的工作,可能就先離開學校然後在家裡面自己準備一些考試,研究生考試、公務員考試這些的,我覺得這個部分還是挺常見的。「 韋德表示,國內的經濟狀況不佳等各種現象,使同齡人「對未來的期待值」大幅降低,他對中國的未來也持悲觀看法,認為許多權利和自由正被逐步壓縮。他坦言,未來不會考慮回到中國發展。 大學生:樂觀面對就業前景發掘自身價值 19歲的王琰是四川省成都市電子科技大學格拉斯哥學院通信工程專業的大二學生。在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她對未來的就業前景表示樂觀。她認為,學校提供了豐富的實習和科研項目,為學生創造了良好的發展機會,使畢業生具備較強的競爭力。她指出,大多數畢業生能夠進入大企業或科技公司就業,失業問題在學校並不普遍。 王琰說:「它(成都)確實會比比如說二三線城市就業機會多很多,因為有很多外資企業,或者是一些很大型的公司,會在成都設立一些分部之類,像我們學校旁邊就有華為,或者是其他一些科技公司的一些分公司,近水樓臺先得月吧。」 作為理工科學生,王琰表示,理科生在就業市場上的應用場景確實較文科生更為廣泛。然而,她大一時就感受到了來自同儕的內卷氛圍,並逐漸意識到過度的競爭可能對心理健康產生負面影響。面對未來,她並不打算過於執著與本科專業相關的職業,她認為,適時放鬆、追求個人的興趣與熱情,也是成長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環。 王琰說:「有可能會有很多(人),最後從事一個自己專業並不相關的一個領域,比如說,很多是會選擇做自媒體,或者說會選擇創業,就是人生不一定是要按照自己的專業來這樣循規蹈矩的發展,我覺得有個自己喜歡,並且熱愛的東西,追求也挺好的。我平時也有一些寫作的習慣,我會慢慢積累,說不定哪天,我就是開一個自己的公眾號,或者是分享點隨筆,當個小作家也挺好的。」 中國經濟衰退 教育產業化導致人才供需失衡 中國經濟問題專家、美國南卡大學艾肯商學院講席教授謝田接受美國之音採訪時表示,中國青年失業率逐年上升,經濟衰退是主因,隨著公司大量裁員、破產,小企業停業,導致就業崗位減少。經濟下滑直接影響就業年輕人和大學生的就業。 此外,謝田指出,中共將教育產業化,過度擴招導致教育質量下滑,培養出大量缺乏實際技能的畢業生,許多畢業生的專業與市場需求不符,造成供需錯配。同時,許多學生為了逃避就業壓力而繼續讀研,進一步導致研究生質量下滑,這種教育和市場的錯配加劇了就業問題。 學者:失業情況若未緩解 中共恐面臨更大挑戰 位於中臺灣嘉義的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則表示,中國的高青年失業率不僅引發社會不滿,也對政局穩定構成挑戰。許多年輕人對政府政策感到失望,「白紙革命」和日前鄭州的夜間騎行運動就是這種不滿情緒的表現。他認為,如果這些問題無法緩解,可能進一步削弱政府在民眾心中的信任度。 他進一步表示,就業壓力也促使部分年輕人選擇出國工作,導致人才外流。這不僅削弱了中國的國際競爭力,也使部分人才無法將所學及時應用,影響國內的創新與經濟發展。 「現在中共還把退休年齡延長,如果中國經濟沒有取得一個比較好的內循環跟外循環,那中國大陸青年的失業率,可能一時半載是無解的,可能會延續好幾年,每一年都必須還要消化,前一年還沒有找到工作的大學生,」孫國祥說。△
 
分享:
 
人氣:3,520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抵制國務院安檢 廣東潮汕全城商家關門「罷市」! 街頭比疫情時還冷清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黑色週五中國三大股指暴跌!為救經濟北京送十國單方免簽;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共啟用祕魯大型港口|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中國頻發事件| #人民報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關於我們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