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45年合作協議美未續簽 誰損失最大
 
楊寧
 
2024年3月9日發表
 
【人民報消息】2月27日,業已延長了6個月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再次到期,可是此次美國沒有再續簽。該協議是中美在1979年建交時簽署的,當時共簽署了近50個議定書,確定了多個領域的合作,雙方同意「可在農業、能源、空間、衛生、環境、地學、工程和雙方同意的其他科學技術和科技管理,以及教育和學術交流方面進行合作」。 雙方基於此的科技合作包括六個主要方面:一、互派科學家、學者、專家和留學生;二、交換科學、學術和技術情報及文獻;三、共同制定和執行計畫與項目;四、共同研究、發展和試驗,以及合作單位之間交換研究成果和交流經驗;五、組織聯合訓練班、會議和討論會;六、雙方同意的其他科學技術合作形式」。 該協定每5年續簽一次,持續45年從未間斷。很明顯,這份協定在過去四十多年多個領域的中美科技合作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比如它使得大量中共專家、學者、留學生得以赴美,了解學習美國的最新技術等,進而推動了中共國科技等方面的快速發展。 然而,隨著美國安全戰略的調整,隨著中共竊取美國高科技、多方滲透美國的惡行以及指點世界、意欲統一臺灣的野心不斷被曝光,美國朝野上下意識到了中共才是對美國構成巨大威脅的「敵手」,與中共間是「關於21世紀生活將是什麼樣子的生存鬥爭」。美國遂開始了反擊,在政治、經濟、軍事、高科技、網路、文化交流等多個方面發力,遏制中共、給予中共重擊,不再續簽《中美科技合作協定》也是其中的一個舉措。 早在去年8月該協議到期面臨是否延長前,由美國眾議院「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牽頭,多名共和黨議員就致函美國國務卿布林肯,要求不要續簽,理由是中共「將獲得的技術用於軍事目的」。信函中還以中共在美國上空釋放間諜氣球為例,指出2018年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與中共氣象局組織了一個關於氣球研究的項目,「如你所知,幾年後,中國使用類似氣球技術來監視美國領土上的軍事基地」。「美國必須停止助長自己的毀滅,讓《中美科技合作協定》過期是良好的第一步。」 還有一個美國議員沒有提及的例子就是美國國會一個研究機構曾發布的一份報告稱,中共在履行協議進行合作方面並不一致,比如「據報導,中共扣留了美國疫苗所需的禽流感毒株,並在2019年切斷了美國參與冠狀病毒研究的機會,包括美國資助的武漢病毒研究所的工作」。 雖然去年美國政府在諸多議員們的反對聲中還是將協議延長了6個月,但今年到期後卻選擇沒有續簽,說明中共國家科技戰略以及中共國內的法律框架對美國的挑戰,已經沒有辦法再讓每個人容忍。 對於美方來說,儘管續簽可以維持中美雙方合作的某種互信,有助於某些美國研究者接觸和獲取中共國的某些信息、研究等,但不續簽,其損失遠較中共少的多。 於中共而言,不續簽意味著公派科技領域的科學家、學者、專家和留學生基本歇菜,意味著與美國交換科學、學術和技術情報及文獻乃至項目合作等受限,意味著中共再想堂而皇之竊取美國的高科技、知識產權的大門被關上,意味著中美間的科技交流會越來越少,這對於在諸多領域遠落後於美國的中國研究而言,是一個巨大的損失。 3月1日北京週報網的《中美科技合作協定,讓美方頭疼的續簽困境》一文就承認,「通過中美科技合作,中國獲得了很多技術,促進了中國科技進步及經濟社會的發展。」 然而,面對著遠較美國的損失,中共卻依然嘴硬,高喊著這也是美國的損失。北京週報網的文章緊接著說協定不是美國對中國的單方面「施捨」,美國也獲得了來自中國的大量廉價的科技勞動力,並大量利用了中國的製造能力,比如通用汽車在中國的生產、蘋果手機在中國的生產等。問題是現在很多包括通用、蘋果在內的美企、外企都在撤離中國,究竟是誰更需要誰呢? 文章隨後又列舉了美國國內支持續簽力量的理由,比如「美國將失去對中國技術進步的寶貴的了解途徑」,「可能拖慢美國在生物科技、清潔能源和電信等關鍵領域的發展」等,但與美國的安全相比,這些都算不上十分重要。美國政府最終選擇不續簽也說明這些續簽的理由並不充分,而這也是中共「求」來的結果,又怨得了誰呢? 人民報首發△
 
 
分享:
 
人氣:65,066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給予打賞。讓我們一起打拼未來!
 
       

 
 

 
 
人民報網站服務條款
 
反饋信箱:[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