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机版 - 电子报

人民报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海归被拒 中国公务员选调政策凸显政治忠诚优先
 
【人民报消息】海外名校毕业生一度曾是中国各地选调公务员的热门对象,然而近年来,随著政策风向的改变,海归留学生正逐渐被排除在外。近期北京和广东等省份的选调更相继对海归人士关上大门。专家分析,这一变化反映出中共对政治忠诚的高度重视,以及对「洋学位」持有者对政权「潜在威胁」的警惕。 据美国之音报导,从公务员选调中脱颖而出是不少中国留学生的梦想,但从去年开始,中国多省市相继收紧对海外留学生的选调政策。 综合中国媒体报导,哈佛、剑桥、牛津等名校的学生以往可以报考广东的公务员选调,可是以这三所大学为首的60所海外名校已从今年的名单上消失。山东2025年的公务员选调也向海外大学的中国留学生关上大门。另外,河南省近日发布有关通知,普通类选调和法检专项选调可以面向境外大学,但也明确要求须为硕士以上毕业生,且大学阶段在国内大专院校就读。 悉尼科技大学中国学副教授冯崇义接受美国之音采访时表示,在上世纪80年代,出国留学被视为改革开放的标志,当时「洋学位」的含金量极高,政府公务员体系也会优先录用。到了江泽民、胡锦涛时代,海归人士依然吃香,但是随著习近平上台,最近十年,回国的留学生日益受到当局歧视。 有「背景」的留学生毕业后倾向选择进入体制 在美国华盛顿州留学的中国学生韩宇涛对美国之音表示,在美国的中国学生只要家里条件优越,毕业后都宁可回国并选择进入体制。 韩宇涛说:「家里在中国条件比较好,不管是有钱还是有权,这样的人最后大多会选择留在中国,因为留在美国的话,他的环境、生活是要降级的。没有人会选择降级自己的生活。他来到这里上个学也就是为了拿一个学历。之所以他们想回去进到体制内,一种是家里有钱,他在这里上学后回去,也会想方设法进入到体制内去获得权力。家里本来就有权力的,肯定会让孩子利用海外的学历进到体制内去升官,保持他们家族的权力。」 所谓选调公务员是指中国各省组织部每年从高校选调应届毕业生到基层工作,作为党政领导干部后备人选进行重点培养。他们的待遇和升迁优于一般招考的公务员。 选调生分为普通选调和定向选调。普通选调大多分配到乡镇和街道等基层单位工作;而定向选调生往往面向县、市机关,甚至是省直机关。 接受美国之音采访的美国南卡罗来纳大学商学院教授谢田表示,获得选调机会的学生通常是赢在起跑线上。 谢田说:「据我了解,被选调的人会被特意培养,选拔他作为公务员,特意培养他以后当官,人事档案的对待方式是不一样的。这个人对中共来说就是一个种子、共产主义的苗子。这些往往是有背景、来源的,或者有特别关照的,不是一般考上公务员的平凡的人可以得到的。」 2023年10月,中共官媒《中国新闻周刊》曾报导,北京、上海、重庆、广东、山东、四川、河南在内的多个省级行政区对归国留学生开放了定向选调。 谢田说:「对于『红二代』来说,他们从来就不缺乏从政、经商发大财的机会,但是中共有时候为了营造改革开放、欢迎外资外企、欢迎投资的良好环境,也可能需要海归的,在外面受过训练的,或者熟悉国外市场的人。疫情过后,经济一直没有开放,美国又展开贸易战了,跟这些都有关系。」 时隔一年风向逆转,多地选调公务员又开始对海归人士关闭大门。综合中国媒体分析,比起公务员考试,选调生的选拔具有更高的政治标准。比如,河南等多个省市对选调生的报考资格,明确要求必须符合下列其中一项条件:中共党员;担任过学生干部连续一年以上;获得校级以上奖励;大学期间具有参军入伍经历。按照媒体的说法,政治素质过硬、事业心和责任感强等标准,被放在最前头。 分析:海归留学生被中共视为双刃剑 谢田表示,在中共眼里,海归的留学生是具有潜在威胁的双刃剑。 「在中共看来,他们带来外国管理经验、知识的同时,往往也会带来西方的思想、理念、做法。他们会看不惯中共的官僚体制和党文化。他们会多多少少带来自由、民主的思想,那些反对共产主义的思想,」他说,「这对中共来说一直是双刃剑。有一段时间它可能觉得这些引得太多,或者带来的危害太大,会影响到政权的时候,它就会收紧一些。」 悉尼科技大学学者冯崇义则认为,疫情与白纸运动促使中共政权对留学生群体加强警惕。 冯崇义说:「以前海外学位是很好的敲门砖。学生的父母会有这样一个印象:拿个洋学位对就业、升职会有帮助。这些人会叫儿女出来,还是期待他们回国之后有更好的发展机会,但是现在想留在外边的人更多,迫不得已才会回去,回去后就业也有困难。新冠后,海外的留学生知道(中共)隐瞒疫情、让病毒扩散这些真相。其实留学生是突破中共讯息控制一个非常有力量的群体,这跟中共讯息封锁形成大的冲突。白纸运动时,国内的学生要求海外的留学生在外面支持他们。他们就站在了政府的对立面,加剧了留学生群体跟政府的对立。」 台湾淡江大学中国大陆研究所助理教授曾伟峰向美国之音表示,中共当局对于任用海归留学生有保留,除了政治因素,还有实际考量。 曾伟峰说:「在广州、上海这些高度国际化的城市,可能会想用这些拥有外语能力的人才。我猜他们现在不用,可能是他们觉得没那么好用,效益没那么高,对中国的情况可能没那么了解,第二个可能是,(海归人士)有很多自己的想法。他们在政府体制里面不一定有所发挥。他们家庭背景本来就比较好,所以可以出国留学。他们觉得自己比较优越,因此很难在基层做事情。现在中共体制内的人必须刻苦耐劳,要不断接受党的思想教育。有可能政府发现海归人员有用的比例不高。」 调查显示17%留学生毕业后首选考公务员 根据中国招聘求职平台「猎聘」2023年进行的调查,受访的海外留学生的毕业规划首选中,「考公务员」占比17%,反映了海外留学生对体制内的向往相当强烈。学者曾伟峰相信,中国公务员选调对海归人士关上大门的消息,会让中国留学生进退两难。 他说:「在习近平强调国家安全的体制下,对这些海归人员更为提防,其实会让这些人员感到挫折,间接也让海归人员这个群体产生负面的观感。对于已经出去的人来说真的是进退两难。他们在国外因为很多原因受阻,找教席也不容易,回去中国好像也没有办法获得更好的机会。」 随著中国公务员选调政策愈发聚焦政治忠诚,海归人士的处境愈加尴尬。这一趋势折射出中共政府在国际化与政治安全之间的权衡,同时也让人担忧,这是否预示著中国正迈向更加封闭的未来。 悉尼科技大学学者冯崇义认为,海归的排斥反映出中共对外部世界的疑虑日益加深。他说,选调公务员把海归人士拒之门外,让中国人无法和世界文明合流,并导致中国从新走向封闭。△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4/87761.html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机版
 
 
 
 
 
 

 
 
 
 
 
 
 
 
 
 
 
  
  
  九评共产党
  历史惊变要闻
  神韵晚会
  共产主义的终极目的
  魔鬼在统治著我们世界
  秘卷玄学系列
  高层秘闻内幕
  时事评论
  奇闻怪事
  天灾与人祸
  政治小笑话
  环宇遨游
  三退保平安
  还原历史真相
  江泽民其人
  焦点专题
  神传文化
  民间维权
  社会万象
  史前文明
  官场动态
  国际新闻
  控告江泽民
  活摘器官与贩卖尸体
  精彩视频
  谈东谈西
  聚焦法轮功
  精彩网语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首页 要闻 内幕 时事 幽默 国际 奇闻 灾祸 万象 生活 文化 专题 寰宇 维权 视频 杂谈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