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軍中變天?軍報談何衛東案罕見提「槍響」 |
| |
|
【人民報消息】中共軍報11月13日重提何衛東、苗華等9名「軍虎」大案,罕見以「槍響之前」形容軍中隱患。專家認為,這場軍中大清洗並非單純反腐,可能暗示軍中已經變天。
中共軍報13日發表評論文章大談「軍中反腐」,重提查處原軍委副主席何衛東、軍委委員苗華等大案。
文章提到:「如果不在槍響之前徹底清除害群之馬,就會給政治安全留下重大隱患,到了關鍵時刻後果不堪設想。」
文章也重複腐敗警告,稱「軍隊發生腐敗問題,就會喪失戰鬥力、不打自垮」。
分析人士認為,軍報提腐敗只是藉口,政治清洗才是核心問題。
大紀元專欄作家王赫:「軍中腐敗比較普遍的情況下,大規模的將領落馬,這肯定就是一個政治清洗,派系較量的問題。而這次落馬的上將都是軍中的一些實權人物,它不同於所謂的窩案。所以這裡面肯定是個政治清洗的問題。」
據不完全統計,習近平上台至今,已有127名將軍「落馬」,包括22名上將、30名中將。超過戰爭傷亡。
學者認為,這次軍報用「槍響之前」的措辭,等同宣示「戰時等級」的政治危機。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我個人認為是部分軍隊高層在戰時指揮鏈上不完全可靠。這種話通常只有在像是意外政變、軍中對立派系、重大軍事行動前,突發國家危機,才會寫入軍報的社論當中。當然我們也可以衍生出它的意涵有另外的情況,也就是未遂行動或不服從命令的跡象。」
前中央黨校教授蔡霞曾爆料,她從體制內多個不同渠道獲悉,何衛東和苗華落馬前,曾在河北廊坊為黨魁習近平祕密組建「私人武裝」,裝備和資源配置達到了副軍級的標準,但只聽他二人調遣。
當時這一爆料引發兩方面的解讀。有人認為,何衛東和苗華手握特權反習,被習拿下。也有人認為,可能是習近平失去軍權後,二人受命為習翻盤,結果被反習派擒獲。
王赫認為,軍報這次極為嚴厲的措辭,其實就是在釋放更深層信號。
王赫:「習近平提拔的人紛紛落馬,他的權力應該是軍權旁落了。但是中共為了保黨保持表面的穩定,習近平表面上好像又是大權在握。但是那些實際掌控者又在悄悄地放風,讓大家去猜疑,給一些敏感的信號出來。所以這次軍報說這些詞都是非常敏感,非常隱晦,表示軍中已經變天了。」
值得注意的是,被指軍權獨攬的軍委副主席張又俠在12日撰文,罕見地至少20次提到習近平,聲稱全面整軍,維護核心等。
王赫:「這麼一個反常,事出反常必有妖。中共內部政治鬥爭,波譎雲詭,裡面招數和套路是非常的多。它一方面要人有所懷疑,感覺國內形勢發生了變化,軍中實權人物已經換了。但是它又搞得非常的隱晦,它放出很多煙霧彈出來。」
中共國防部10月17日通報,何衛東、苗華等9人「涉嫌嚴重職務犯罪」,被開除黨籍軍籍。9人都是習近平提拔的親信。
第二天,軍報發文批評苗華等9人「信仰坍塌、忠誠失節,嚴重破壞黨指揮槍原則和軍委主席負責制」,並稱他們的行為是「郭伯雄、徐才厚流毒的發酵變異」。
文章提的郭伯雄、徐才厚都是江氏集團要員,曾被指與周永康、薄熙來等人密謀政變、架空胡錦濤,向習近平奪權,後被定性為「野心家、陰謀家」。
10月23日,中共四中全會公報確認何衛東、苗華等人落馬;軍報第二天再稱,徹查他們「有力消除重大政治隱患」。
台灣南華大學國際事務與企業學系教授孫國祥表示,中共官方用忠誠失節,破壞黨指揮槍等措辭,從「紀律問題」升級為「政治安全問題」,意味著不止派系鬥爭。
孫國祥:「像何衛東、苗華都與火箭軍、戰區、裝備系統盤根錯節。但是派系鬥爭不會使用『槍響之前』、『政治隱患』這種戰前術語,也不會在四中全會公報中點名政治性質。顯示問題比派系更嚴重,牽涉到可靠性與戰備,因此最危險的可能性可能涉及到戰備攤底或匯報失真。」
孫國祥認為,中共軍中持續大清洗,火箭軍、裝備系統、聯合作戰指揮中心都受重創。軍中人人自危,軍心、裝備、指揮鏈都不穩。任何實戰行動都會因此而減速。短期內中共對台的軍事冒進或許會更保守。
(新唐人電視台)△
|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11/15/93018b.html |
|
打印機版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