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3月10日发表
人气:3,537 分享:
|
|
川普总统承诺「重振」造船业(图) |
|
 美国佛吉尼亚州诺福克造船厂停泊的海军舰艇。(voa) |
【人民报消息】唐纳德.川普(Donald Trump)总统星期二(3月4日)宣布在白宫设立了一个新的办公室,以「重振」美国军用和商用造船业。他呼吁修复这个陷入困境的行业,并说这对国家安全至关重要。他在与中国的战略竞争日益激烈之际号召「非常迅速、尽快」建造更多的船只。
海军陆战队司令埃里克.史密斯(Eric Smith)将军去年底在五角大楼接受美国之音专访时说,「我们的造船业现在已经萎缩到最低限度。」
在川普宣布这一决定之前,美国之音连续几个月对美国军方和业界官员进行了十多次采访,他们介绍了美国造船和船舶维护的疲软状况,以及这给军方带来的风险。
美国海军在火力和吨位方面仍被认为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但海军舰艇数量已落后于中国。美国海军舰队拥有296艘舰艇,而中国今年的舰艇数量有望超过400艘。
缩小的舰队
尽管美国海军的目标是扩大舰队规模,但近年来舰艇数量一直在减少。去年的预算只资助了6艘新海军舰艇,而舰队中15艘退役,净损失9艘。2025财年预算计划资助6艘新舰艇,同时退役19艘,净损失13艘。
英国BAE、美国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II)和费尔班克斯莫尔斯防务公司(Fairbanks Morse Defense)等海事产业巨头的命脉几乎全部来自美国军方。产业领袖说,他们有空间建造和维修更多船只,但海军合同很少。
BAE系统船舶修理公司副总裁布拉德.莫耶(Brad Moyer)说,「我们的产能只有一半。」尽管该公司是美国最大的船舶修理公司之一,但美国之音2024年11月参观BAE位于弗吉尼亚州诺福克的船厂时,大多数船舶泊位都是空的。
造船需求随著海军预算策略而波动,创造一种要么盛宴要么饥荒的行业氛围,导致供应链不断缩短。
费尔班克斯莫尔斯防务公司首席执行官乔治.惠蒂尔(George Whittier)对美国之音说,「成千上万的供应商已经倒闭,这是一个真正的风险。」这家公司是北美和南美最大的发动机制造商,也是唯一一家为军方两栖战舰供应最大发动机的公司。每台发动机大约相当于一辆小型校车的尺寸。
惠蒂尔说,「我们应该有两家发动机供应商。但现实是,如果海军每年只建造六艘舰艇,那么让一家发动机供应商继续经营就很困难,更不用说两家了。我们必须发展摆脱困境,这是我们唯一能做到的。」
他并不是唯一这样说的人。美国之音发现,有多家公司是特定船舶零部件的唯一供应商。美国军方和其它行业领袖担心,如果更多的产业企业倒闭,将没有零部件的后备供应。而那些幸存下来的供应商说,当业务不稳定时,提供零部件的时间会更长,采购材料的成本也会更高。
海军作战部代理副部长吉姆.基尔比(Jim Kilby)上将虽然主张扩大舰队规模,但表示他没有足够的预算来更换所有老化的舰船和潜艇,更不用说扩大舰队了。
他在最近一次采访中说,「我们得到一艘新船时,就会替换一艘旧船,因为旧船更贵,维护起来也更难。」
维修拖延,裁员
军事合同延迟和项目取消导致裁员。尽管BAE是业内最大的公司之一,但其西海岸造船厂因工作短缺在2023年裁掉了近300名员工。
在美国东海岸的诺福克,可供维修的海军舰艇数量从大约十年前的44艘减少到今天的不到30艘。官员们说,当时约有60%的工作人员被迫休假。
史密斯将军说,结果导致劳动力队伍空心化,不再以造船业为中心。
他说,「没有人一开始就是造船工人。有焊工、蒸汽装配工和电工,但如果没有稳定的工作,他们就会去哈雷戴维森、福特汽车公司或雪佛兰或其它公司工作。」
惠蒂尔和莫耶表示,问题在于国会的预算编制过程以及海军的舰船维护结构。
惠蒂尔说,「这个系统已经崩坏了。」
国会2019年以来一直没有按时通过预算。当使用持续决议(CR)为政府提供资金时,新项目就无法启动。在2024财年预算中,国会用CR为政府提供了半年的资金,惠蒂尔说,这给公司6个月的时间来完成12个月的工作。
惠蒂尔说对美国之音说,「这不仅是经营一家公司的重大挑战,也是海军在如何完成维护工作方面面临的巨大挑战。……这让每个人都很沮丧。」
参议院军事委员会委员马克.凯利(Mark Kelly)参议员同意CR很糟糕,但表示唯一更糟糕的事情就是关闭政府。
他并说,「人们总是试图责怪别人,但我只想说,我们从整体上都疏忽了这一点。」
造船业的困境
造船业还需要大量技术工人来维持运转。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Huntington Ingalls Industries)位于美国湾沿岸密西西比州帕斯卡古拉的造船厂是美国唯一一家建造海军两种两栖战舰的船厂:外形类似微型航空母舰的登陆直升机突击舰(LHA)和较小的登陆平台船坞登陆舰(LPD)。
这家公司还建造海军驱逐舰和海岸警卫队巡逻舰。
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执行副总裁卡里.威尔金森(Kari Wilkinson)说,维持建造巡逻舰、驱逐舰和两栖舰艇所需的11,000多名工人的水平变得越来越困难,尤其是在疫情后的经济环境下。
就在几年前,造船厂提供的工资远高于当地其它不需要大学学位的工作。现在,威尔金森说,他们正在与从咖啡供应商到快餐店的所有公司竞争。
她对美国之音说,「工资状况已经改变。现在差距已经不那么大了。」
威尔金森说,公司目前的员工流失率因此大约是疫情前的两倍。
为了节省材料费用,国会授权军方一次性从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购买四艘两栖攻击舰,被称为多舰批量购买。批量购买为五角大楼节省了9亿美元。
史密斯将军说,「这对我们来说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现在,亨廷顿英格尔斯工业公司必须想办法更好地留住员工。为了让工地更具吸引力,公司投资了空调和巨大的遮阳帘,以保护工人免受密西西比州炎热阳光等恶劣天气的侵袭。威尔金森说,帕斯卡古拉造船厂在过去两年雇佣了7,000名员工,但每年还需要再雇佣1,000-2,000人才能完成新船订单。
凯利对美国之音说,「我们必须找到方法,向人们支付与他们所做工作类型相符的有竞争力的工资。」
商业航运
国会预计将增加军事预算以增加资源弥补造船业的不足。
但凯利对美国之音说,美国商业航运也需要拯救。
他说,「我们的舰船数量从二战期间的10,000艘减少到今天的85艘。因此,一旦发生紧急情况,一旦与实力相当的对手发生冲突,我们很难将所有物资、设备和部队运送到大洋彼岸。」
美国每年建造约5艘商船,中国建造1,000多艘。
凯利参议员对美国之音说,「他们只有一个造船厂,只有一个造船厂,但其规模却比我们所有造船厂加起来还要大。」
凯利2024年12月提出《美国船舶法案》的跨党派法案,目标是在10年内将美国商用船队数量增加250艘,并增加军用船舶的供应链。
他说,「你不会真的认为这两件事有联系。但它们却密切相关」,「美国航空母舰上的很多部件,这些系统的一些相同部件也用于商船。」
这项议案要求采取税收优惠措施以及对入境货物征收费用,以帮助造船厂提高产能。
凯利说,这项议案的规定「已全部支付」,不会增加年度赤字。△(转自美国之音)
|
文章网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3/10/89339.html |
|
打印机版
如果您喜欢本文章,欢迎捐款和支持!
|
|
|
|
更多文章导读 |
|
|
 |
 |
 |
1. 高层形成了共识 习权威消失退位快了(图)
( 22,840次)
2. 习退位官宣不过明年 三个83岁老人主掌过度局势?(图)
( 19,378次)
3. 「白肺」激增病亡者众 易经师:正神下来收坏人(多图)
( 18,056次)
4. 中共内斗最新动向:太子党欲拥王岐山 习近平下狠手
(17,717次)
5. 坐实传闻!新华社和央视公开降低习规格(图)
( 17,005次)
6. 习近平王岐山权力争夺激烈
(16,451次)
7. 丁薛祥腿被打瘸 儿子和兄弟被查?
(16,028次)
8. 开始叛习?李强两会最不挺习出了啥状况(图)
( 15,223次)
9. 川普私下骂中共难听至极 习知晓吗?
(14,913次)
10. 王毅吹中乌是战略伙伴被骂惨(图)
( 14,746次)
11. 习李握手目不对视 蔡奇下手 顾万明被判刑(图)
( 14,686次)
12. 四中全会为何迟开?中南海乱套了(图)
( 14,068次)
13. 中共气数尽散党魁权威消失 官员爱看禁书
(13,681次)
14. 习近平用怪异「新词」治国被嘲笑
(13,415次)
15. 延寿9年,习近平当劫在此 — 荧惑守心Vs守鬼(多图)
( 13,182次)
16. 习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 陪同高官减少
(13,112次)
17. 越南惊现戈氏裁撤705个县 习近平心慌中共被打脸
(12,879次)
18. 从人大参会人数减少看中共内斗的惨烈(图)
( 12,542次)
19. 习参加军方代表团不提「党中央」再证其权力丧失
(12,319次)
20. 中共跨国官司扎堆 输了一场又来一场
(12,223次)
21. 天下奇谭(168)鳖族报复人类的方式你绝对想不到
(11,912次)
22. 2025是「最难就业年」 网友:赶紧改天换日(图)
( 11,751次)
23. 美国将全方位限制美港双向投资 恐对香港带来重大灾难(图)
( 11,544次)
24. 传蔡奇健康出问题要换中办主任 中共危机四涌(图)
( 11,431次)
25. 川普关税开炮 习近平拉马云当炮灰
(11,411次)
26. 中共突防「低级红」「高级黑」 专家:反证习统治危机
(11,404次)
27. 中美贸易战扩大引发多国剿共趋势 中共败亡在眼前
(11,375次)
28. 为与多国打贸易战 中共似要弃俄拢乌
(11,318次)
29. 【唐青看时事】川普四拳重击 美防长呛中共外交部(视频)
( 11,288次)
30. 中国多地爆发讨薪罢工抗议事件(图/视频)
( 11,270次)
31. 习此举逆天而为 市场失望股市不涨反跌(图)
( 11,162次)
32. 中共「奉陪到底」惹祸 墨西哥或跟进美国对中加关税
(10,988次)
33. 中共遇史上最惨两会 五大痛点困扰中南海(图)
( 10,979次)
34. 中国遍地高层住宅 沦为贫民窟!(视频)
(10,971次)
35. 宁夏又突发地震 民众恐慌狂逃(视频)
(10,898次)
本报记者
专栏作者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