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体 - 正體 - 手機版 - 電子報

人民報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人定勝天?狂建水庫大壩遭反噬 川西泥石流頻發!(視頻)
 
【人民報消息】您剛剛看到的視頻是2025年7月4日下午,四川甘孜州丹巴縣(位於川西)一地受短暫強降雨影響,發生山洪泥石流災害,房屋瞬間倒塌,大片泥石流滾滾而下,轟轟的聲音像地震一樣。人類在災難面前顯得是那麼的渺小、無力。 這是7月5號上午11點10分,丹巴泥石流現場。博主表示路基全被泥石流沖毀了,留下四五米的深溝。可見泥石流的破壞力有多強。 四川西部,簡稱川西,地處高原,每年的雨季容易發生泥石流現象,而且逐年呈現越來越頻繁的趨勢,最近幾天泥石流滑坡事件不斷: 有網友說:「怪事年年有,今年特別多,是啥回事?破壞環境太厲害了,遭罪了現在?」 還有網友留言再次呼籲:「金沙江、大渡河、雅礱江、岷江上游少修大型水電站,水庫面積變大,水蒸氣蒸發遇冷在高原聚集。導致川西高原多雨暴雨,泥石流頻發。相反,四川等地乾旱少雨。簡單說:本該在四川盆地的雨下到川西高原了,生態失衡。」 對此,您覺得有道理嗎?我們不妨來看看泥石流形成需要哪些條件: 這是中國《地理學報》2019年7月發表的關於「西南地區山洪災害」的研究報告,研究表明西南地區年度山洪災害頻次呈指數增長,尤其是1999-2015年呈現快速增加;其次,降雨因子對山洪的影響 度最高,人類活動因子次之,地表環境因子最低,降雨因子中1小時降雨量對山洪的影響最強。 7月4日的丹巴泥石流就是在發生了短暫強降雨之後。 根據陸媒《四川觀察》的報導,川西,尤其是川西高原地區,近30年來氣候變化顯著,主要表現為氣溫升高和降水模式的改變。 具體來說,川西高原地區高溫天氣增多,冰川退縮,植被生長季提前且更長;同時,高原地區的降水量呈現增加趨勢,但四川全省的降水總量變化趨勢並不明顯。  圖表顯示的是部分於2014-2021年建成的中國大型水庫情況。其中雅礱江和金沙江主要位於川西高原。 研究表明,建水庫電壩會造成改變環境和生態惡化。我們結合前面講的不難看出,川西建水庫電壩的盛行和降雨量的增多正好呈現正向比例。 盲目建水庫電壩的弊端難道中國的專家們不知道嗎?不是!中共政府是政治掛帥,共產黨的意識形態是「人定勝天」,所以他們動不動就想搞出什麼驚天地的工程,以彰顯其「人定勝天」的正確偉大。 人定勝天嗎?未必!如果我們缺少了對大自然最基本的敬畏之心,不但沒法勝天,還會因此受到上天的懲罰。 中共建水庫電壩本想抗洪抗旱,沒想到洪災乾旱越來越多,越發的嚴重。不得不說這是老天對中共「人定勝天」最直接的回應和反噬。不知道中國的百姓有沒有在這一次又一次的災難中清醒過來,懂得敬畏大自然、順應天道才是真正的安全。△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10/91325b.html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分享至: Facebook Twitter Google+ LinkedIn StumbleUpon Pinterest Email 打印機版
 
 
 
 
 
 
 
 
 
 
 
 
 
  近期最受歡迎的文章 
2025年7月10日
 
 
本報記者
 
 
專欄作者
 
首頁 要聞 內幕 時事 幽默 國際 奇聞 災禍 萬象 生活 文化 專題 寰宇 維權 視頻 雜談
 
 
Copyright© RMB Public Foundation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