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2025年7月9日
發表
人氣:1,075
分享:
|
|
中國戰俘向習喊話「要回家」 柴靜訪談泄驚人真相 |
|
【人民報消息】(人民報記者龔奈報導)在大陸網絡上,時常看到這樣的宣傳:鐵血軍人,就要有一種「一不怕苦、二不怕死」的男兒血性;要有一種平時忘我、戰時忘死,英勇善戰、敢打必勝的「精氣神」。但事實是這樣嗎?
一、戰俘喊話習近平「要回家」
今年4月在俄烏戰場上,烏克蘭軍隊首次擒獲兩名中國籍士兵引發關注。其中一名是34歲的王廣軍,來自河南,他向黨魁習近平喊話,請求接自己回家。他表示,自己因失業被大陸中介騙到俄羅斯前線,對方承諾給他一個後勤崗,每月給1.9萬人民幣,但提前要交2.73萬元中介費。
一時的頭腦發熱疊加兒時的從軍夢想,讓本不具備軍人素養的中年男人走上戰場。25年3月底他正式加入俄軍,僅訓練了6天的劈柴、劈彈藥箱。伙食與住宿條件極差,每天給一頓飯,沒有水,吃雪,住漏水的地堡。俄羅斯人態度也很差,對中國籍士兵任何事都是保密的。沒收了他的手機和銀行卡,不讓逃跑。他的案例告訴我們:用自己的生命和對方的承諾交易,這就是被詐騙。
上了三天戰場,他就被烏克蘭俘虜了,身邊的戰友被炸飛了,投降慢的俄羅斯士兵被俄軍炸死了。有老婆、孩子的他只想回家。
網友評價:「愛莫能助,這樣的視頻在牆內是發不出來的。」
「習近平怕你小子學了一身武藝,回國第一件事就是去市政府獻忠。」
「居然敢直接喊話習近平,也是超越百分之九十九的中國人了。」
「在烏克蘭蹲幾年,可能混個歐盟身分!回來也是牢底坐穿,幼稚啊!」
另一位被俘虜的是1998年出生的江西消防員張仁波。在4月14日的記者會上,他也批評俄方政府,呼籲中國人不要替俄軍作戰。
7月4日,俄羅斯轟炸烏克蘭時擊中了敖德薩中國領館也證明,中共一味援助俄羅斯,換來的卻是冷臉與無情。
二、俄烏兩戰場上的中國人走出殊途
大陸前央視記者,現移居海外,獨立媒體人柴靜對俄羅斯與烏克蘭戰場上的中國籍士兵進行了對比採訪。確實,戰爭對雙方底層士兵都是殘酷的。但明顯,烏克蘭軍方中國士兵待遇要好很多。首先,柴靜對比了雙方到手的收入。俄方一個月1.5萬,烏方2.5萬。儘管中國士兵不承認自己為錢而來,但柴靜分析,錢也是必須的。
烏克蘭戰場上來的都是曾經的小粉紅,但現實中被中共邊緣化的年輕人,他們自備裝備,走上戰場,在炮火中與曾經假想敵臺灣人成為摯友,意識形態上殊途同歸——都在為自由、和平而戰。台灣人,大陸人此時突然意識到自己都是中國人。
反觀俄羅斯戰場上的中國戰士馬卡龍,被採訪時,他正被關在地牢裡,合約到期想回家,俄方拒絕了,沒收了他的一切證件與銀行卡,告訴他,從地牢出來就派他到突擊隊,直到戰爭結束才能回家。他明白,這就意味著,再也回不去了。
三、戰火中,大陸人台灣人實現了統戰
柴靜說:在大陸長大的高山,戰火中最親密的戰友是來自台灣的原住民曾聖光。兩個人一起分一碗麵,一起躲雨,一起照顧戰火中的流浪狗。
兩人的友誼超越了從小被灌輸的敵意。雖然他們都深愛故鄉,卻都不願彼此開戰。毫無人性的戰爭,對普通百姓而言,豪無意義。
反觀俄羅斯戰場上的中國士兵馬卡龍,沒有俄方人關心他需不需要交流、安慰。寂寞時,他只能跟地牢中的老鼠說說話。
四、戰場上人民覺醒
美國空軍智庫(China Aerospace Studies Institute, CASI)最新報告引用了張又俠的言論,稱軍方「尚未即時做好入侵或封鎖台灣的準備」,表明在當前條件下,中共士兵尚不能執行大規模聯合作戰任務。
外界有評論說,在柴靜的視頻裡,我們看到了張又俠的清醒。也許在未來攻臺戰爭中,當士兵真正走上戰場,那些被反覆灌輸的「戰狼神話」終將破滅,留下的是對自由的嚮往、對和平的渴望、對公平的追求,以及戰火中人與人之間最質樸的友情。挑起戰爭的一方或將不戰而敗。
也許戰爭來了,該膽怯的不是台灣民眾,而是中共政府,萬一人民覺醒了呢?
(人民報首發)
|
文章網址: http://www.renminbao.com/rmb/articles/2025/7/9/91311b.html |
|
打印機版
如果您喜歡本文章,歡迎捐款和支持!
|
|
|
|
 |
 |
 |
|
|